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270章 人心盡攬

《三國第一奇兵》第270章 人心盡攬

袁尚聽到田疇的名字,臉上也出一抹驚訝。

田疇,他自是知道的。

這個人有才華。

雖說田疇是幽州豪族出,實際上,這時代大多數嶄頭角的人,都是大家族出。真正的寒門士子,太

袁尚也不在意對方的出,只要能為我所用,那才是最關鍵的。

袁尚道:“先生的建議是?”

李儒道:“田疇居山中,能在短短時間,聚集幾千戶百姓,可見他是有能力的。這樣的數萬人在一起,沒有朝廷法紀約束,卻能如此穩固,更是不簡單。”

“這樣的人,必須招攬。”

“你不招攬,等別人招攬了,那就是此消彼長。所以卑職建議,主公親自前往招攬。關于田疇的況,卑職了解到一些。”

“大將軍此前曾安排人前往招攬,可田疇拒絕了。或許,是他認為大將軍不合適;或許,是認為大將軍不曾親自前往招攬,總之是失敗的。”

李儒道:“恰是如此,主公親自前往,也要有充足準備。”

袁尚頷首道:“先生言之有理,明日一早,我親自前往徐無山拜訪。”

李儒道:“主公英明。”

頓了頓,李儒再度道:“主公,還有一事。對將士的嘉獎,這是極好的。可是,這僅僅針對我們的將士。一方面,大將軍麾下的文,或許會反駁;另一方面,其余如張頜、高覽麾下的士兵,可能心中有想法。總之,這不利于我們。這事或許會有爭論,請主公三思。”

Advertisement

袁尚頷首道:“放心,一切由我。沮授、田等人有意見,我會理。至于張頜、高覽的士兵,也可以同等待遇。”

李儒一聽便放下心來,起道:“夜深了,卑職告退。”

袁尚點頭,李儒起就離開。

李儒走出州牧府,卻是想到袁尚對將士的恤安排,如今黃忠去通知了,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盛況?李儒心有所想,便往不遠的軍營去。

李儒進軍中,就見營地的將士,正匆匆往校場去集合。

畢竟已經是夜晚。

將士已經休息,這時候召集將士集合,時間會長一點。

李儒到了校場外面,沒有進干涉。

時間不長,所有將士集合。

黃忠站在軍陣最前方的高臺上,目掠過,下方數萬大軍整整齊齊,寂靜無聲。

這是如今的軍隊,軍容鼎盛,將士令行止。

“稍息!”

黃忠一聲吩咐。

刷!

將士齊齊從立正姿勢,轉變休息姿勢。即便如此,也是抬頭,神肅然。

黃忠主道:“今晚上把你們召集起來,是大戰獲勝,對戰死將士的恤安排。這一戰取勝,將士都有嘉獎。”

“不過這次提及的,是戰死的將士,除正常的恤外。據其立下的功勛,由主公安排,設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四個等級。”

嘩!!

校場,一下出現議論聲。

Advertisement

即便將士噤聲,可架不住黃忠說的消息太重要了。

戰死的將士,自有恤標準。

這是誰都知道的。

如今,又有了更多的嘉獎。

許多的士兵,都激起來。將軍馬上死,連將軍在戰場上都可能死去,何況是他們這些普通的士兵呢?將士們看重的,一方面是立下戰功的獎賞,以及自己戰死的恤。

立了功還活著,是誰都樂意的,誰都希冀的。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在戰場上誰都無法保證,能夠活下來。

戰死疆場,能讓家人得到恤,得到更多的優待,是士兵在意的。

一雙雙目,炯炯有神,散發著不一樣的芒。

將士,期待不已。

黃忠抬手下,剎那間,校場再度噤聲,又安靜了下來。

黃忠高呼道:“主公特令,評為特等功戰死的將士,赦免其家人十年賦稅。家中允許一人,到主公的邊擔任親衛。且地方上里正、村正的選拔,優先安排,并賜予特制的英雄之家牌匾,釘在房門上。”

話音一落下,黃忠便暫時停下,沒有立刻繼續說。

轟!!!

校場,猶如翻了天一般。

所有人議論起來。

議論聲,此起彼伏。

數萬人的議論,聲音猶如浪般,回不休。

十年賦稅、在袁尚邊擔任親衛,家人能擔任里正、村正,還有專門的牌匾,這是潑天的榮譽,這是真正用命換來的功勛。

Advertisement

,能為家人博取一個未來。

死,也死得有價值。

死,也死得其所。

戰場上,不負主君;家庭中,不負妻兒父母。

許多的士兵議論不休,誰都知道這個特等功很難,可即便如此,因為有了這樣的條例,那麼對將士來說,更多了寄托。

因為,后顧無憂。

所有人激起來。

黃忠等了片刻,等將士的議論聲漸漸平息,繼續道:“評為一等功戰死的將士,五年免賦稅,子孫中挑選一人,在主公的邊擔任親衛。地方上里正和村正的選拔,優先安排,賜英雄之家牌匾。”

“評為二等功戰死的將士,三年免賦稅,且地方上里正、村正,優先安排擔任,賜英雄之家牌匾。”

“評定為三等功戰死的將士,一年免賦稅,且地方上里正、村正,優先安排擔任,賜英雄之家牌匾。”

“普通戰死的士兵,賜英雄之家牌匾。”

“這是主公的恩賜。”

“普天之下,唯有主公,才給與我們這些人不一般的待遇,是把我們當做人看。不僅軍中的伙食好,更有所有人能讀書識字,而且俸祿兵餉優渥。”

“如今連戰死疆場,我們至也能后顧無憂。”

“主公如此,我等焉能不力效死。”

黃忠說到最后,近乎歇斯底里的吶喊。他之所以當著所有士兵的面宣布,沒有以通知的形式一層一層的通知,就是為了讓將士有斗志,就是讓將士能有

“誓死效忠世子。”

軍隊前方,有甘寧高呼起來。

“誓死效忠世子。”

又有陳到、魏延、周沖等人,跟著吶喊。

“誓死效忠世子。”

“誓死效忠世子。”

越來越多的士兵,跟著吶喊起來,其吶喊聲此起彼伏,回在整個校場中。這數萬人歇斯底里的吶喊聲,直沖云霄,震耳聾。

將士,激不已。

將士,心懷恩。

這些將士是半路讀書,一點點的識字。雖說他們如今,沒有什麼大學問,可他們有恩之心,更懂得恩義。

袁尚待他們,任重如山。

他們,當以命報效。

李儒聽著校場中的吶喊聲,看著一個個將士漲紅了的臉,角勾起一抹笑意,神,更是有一抹慨神

這支軍隊,有軍魂了。

昔年,董卓的西涼軍雖強,卻過于桀驁跋扈。如今,袁尚親手打造出來的這支軍隊,懂禮明法,令行止,才是真正的王道之師。

李儒心中徹底安心,便不在逗留,徑自轉離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