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278章 再建一軍

《三國第一奇兵》第278章 再建一軍

李儒心中思忖一番,眼神漸漸銳利起來,沉聲道:“主公,卑職認為,既然天子主下詔敕封,我們不管后果,接下就是。”

“這次朝廷的嘉獎,雖說以天子名義,可誰都知道,天子是曹的傀儡。所以這一次,是曹的意圖。曹這般的嘉獎,一方面是嘉獎主公覆滅烏桓,另一方面也是對主公的考驗。”

“甚至,曹以天子的名義下詔,也有讓主公在前方試探的想法。”

“一旦主公的趙王份坐實了,沒有人反對,那麼下一步,曹恐怕也要稱王。天下間的各路諸侯,就會陸續景從,不知道會有多人稱王。”

“不過天下局勢會糜爛到什麼地步,不是我們考慮的。”

“河北之地,暫時沒了烏桓的威脅。尤其袁熙被滅掉后,袁譚一個人在青州,獨木難支。加上如今大將軍支持,主公沒有后顧之憂。”

李儒果斷道:“卑職,建議主公稱王。”

徐庶道:“天下人反對的,是諸侯自行稱王,可這是朝廷敕封。即便非劉氏不得為王,可是昔年,西漢開國初年,呂后臨朝,也曾大肆敕封呂家人為王,也不見有誰反對。只不過呂后死了,呂家人才被剿滅。如今朝廷敕封,稱王又如何?卑職贊同。”

龐統道:“主公,卑職也贊同。不過涉及到稱王,這事做了后,肯定也有影響。在卑職看來,實際上最大的影響,極可能是曹安排人煽士人。”

“河北之地,士人很多,但卻是以鄭公為首。鄭公是士林領袖,如果鄭公都不反對,乃至于都支持主公,再加上管寧、邴原等文士支持,便再無顧慮。”

Advertisement

龐統道:“這些士人,還是要加以重視。”

李儒聽到龐統的話,他眼睛一轉,忽然道:“主公,卑職認為士元的分析有道理。涉及到士人,可以有個先后的順序。”

袁尚道:“先生打算怎麼安排?”

李儒說道:“第一,主公去拜謁鄭公,爭取鄭公的支持。然后,再通知管寧、邴原等名士,請他們也站在主公一方。”

“這些人支持,卻不急著表態,先對外宣布主公稱王的消息,看看哪些人,會跳出來反對。一旦有人反對,再請鄭公、管寧、邴原等人表態。”

“如此,才能起到引蛇出,以及鎮的作用。如果一開始,就讓鄭公等人表態,反倒容易讓人攻訐鄭公等人。”

“第二,一定要大肆宣傳,朝廷念及主公剿滅烏桓的大功勛,敕封主公為異姓王。這,是朝廷的安排,主公是盛難卻,難以拒絕,才接下了詔令。”

“第三,最為簡單,讓人弄點祥瑞出來。譬如,某某山中出現了瑞,以及其余的吉兆,讓百姓議論說主公稱王,是大勢所趨,才是萬民期待,才是順天應人。”

李儒眼神銳利,道:“按照這一方法安排,曹雖有謀詭計,那也不足為慮。”

袁尚聽得眼前一亮。

李儒的分析,是極為妥當的。

這是個好辦法。

袁尚環顧其余甘寧等人,問道:“你們可有什麼意見?”

甘寧道:“末將贊同。”

陳到也是道:“主公稱王,是人人所期待的。”

魏延道:“請主公稱王。”

一個個全都贊同,這些人并非傳統漢家士人,也不在朝中做,都是隨袁尚一起的人。所以袁尚要為趙王,所有人都支持。

Advertisement

甚至,他們更是期待。

大漢,早就爛了。

天下逐鹿,就看誰能走到最后,袁尚是有這個機會的。

所以一個個求帶。

袁尚點了點頭,頷首道:“既然所有人,都沒有意見,此事便定下。明天上午,父親會在大將軍府宣布。”

頓了頓,袁尚道:“魏延!”

“末將在!”

魏延一步起,抱拳回答。

心卻是有些疑慮,眼下正商討事,袁尚怎麼單獨把他拎出來呢?

莫非有什麼安排?

亦或是,要讓他帶兵執行任務嗎?

魏延的心,也是激起來,他一貫自視甚高,認為自己能力不差。

只是相比于甘寧,他沒有甘寧的名氣,也不像是甘寧一早就有自己的嫡系錦帆兵。所以魏延沒有單獨領軍,輸給了甘寧,也是服氣的。

陳到更是文武雙全,地方豪族出,人家是一族之長,帶著族人投奔,更帶來一批騎兵,且陳到的實力極強,毫不弱于他魏延。

這般的前提下,魏延輸給陳到,也心服口服。

至于黃忠,更不說了。

魏延在黃忠的麾下做事后,曾和黃忠較量。雙方在校場中廝殺,魏延連十招都不曾撐過,直接被擊敗。若非黃忠留手,足以殺了魏延。

魏延在軍中,一直很努力,練將士,更悉著袁尚軍中的一切。短短時間,魏延悉了一切,且他統軍的能力很強,所以在魏延練下,他麾下的一軍戰斗力很強。

魏延也是穎而出。

袁尚沉聲道:“黃忠如今,率領黑龍軍坐鎮幽州,不可能回鄴城。在鄴城這里,雖說有飛熊軍、錦帆軍,還是不夠。我再組建一支軍隊,名為天狼軍,由你魏延執掌。如今,就以你麾下的黑龍軍為嫡系,兵力擴招,擴建為三萬人。”

Advertisement

“末將遵命!”

魏延抱拳回答。

心更是激不已,他終于有了單獨統帥一軍的機會。

魏延心,暗暗下了決心,他麾下的天狼軍,不會弱于任何人的軍隊。甚至,他麾下的天狼軍,一定會能征善戰,能排在前面去。

袁尚點頭道:“行了,大就這麼多事。風雨來,都做好準備。”

“喏!”

眾人齊齊應下。

一眾人起告辭,各自去忙碌手中的事

袁尚也是吩咐鄧山準備馬車,便乘坐馬車朝鄭玄的住宅去。又是一年寒冬時節,冬天對老人來說,很是辛苦。

去年這時候,鄭玄病危,袁尚找到華佗,把鄭玄救了回來。經過一年的調養,鄭玄的早已經大好。所以今年的鄭玄,面對寒冬來襲,很好。

袁尚到了鄭玄的府上,在書房中,見到正批注經典的鄭玄,他行了一禮,坐下后笑道:“老師,天氣寒冷,您老人家批注一些文章,多休息吧。”

鄭玄搖頭道:“眼下也沒什麼事,批注點書籍,打發時間,總歸是好的。尤其你府上送來大批的上等木炭,我房間中一直燒著炭,驅散了寒意,已經不怎麼冷。”

頓了頓,鄭玄話鋒一轉,道:“老夫聽說,你在幽州大破烏桓,不僅是斬殺烏桓單于蘇仆延,還把斬殺的六萬余烏桓人,全部筑京觀。”

“是有此事。”

袁尚點了點頭,他正道:“我漢家兒郎,該膛,不懼胡人了。區區烏桓蠻夷,就敢隨意寇邊劫掠,這是決不允許的。”

鄭玄擱下手中的筆,笑道:“為一任,造福一方,當守土安民。你是大將軍的繼承人,未來要執掌河北之地,自當擊敗烏桓,保全百姓。”

“不過你是年輕人,年輕氣盛。尤其是,驟然立下赫赫功勛,容易心浮氣躁,目空一切。所以眼下,還是要戒驕戒躁,切不可因此,就認為天下無敵。”

鄭玄道:“顯甫,老夫說話不中聽,但還是,希你記在心上。”

袁尚笑道:“弟子謹記老師教誨。”

鄭玄道:“老夫聽聞,你妻子懷孕,這是好事。有了后人,家族就有了傳承。對你這大將軍府世子來說,有了后人,麾下也更有凝聚力。”

袁尚道:“老師說的是。”

頓了頓,袁尚正道:“老師,弟子還有一事,想詢問老師。”

鄭玄道:“但說無妨。”

袁尚正道:“朝廷得知我擊破烏桓,斬滅六萬余烏桓大軍,派遣大儒孔融,來鄴城傳旨,敕封我為趙王。此事,老師以為如何?”

鄭玄聽到后,一下瞪大眼睛,有些意外。

朝廷敕封袁尚為趙王。

這事古怪啊。

大漢天下,非劉氏不為王,這是一個鐵律。如今,朝廷卻違背了這一鐵律,敕封異姓為王,可謂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