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292章 先鋒

《三國第一奇兵》第292章 先鋒

東郡治所,濮縣。

如今在濮縣城,駐扎著一支大軍。

軍營,一桿桿曹字大旗,迎風獵獵作響。

這支大軍的領軍人,赫然是曹。他了大漢朝的丞相,大權在握,朝廷上下,全部換上了曹的心腹,皇帝的力量,更是進一步被制。

在年前,便定下了開春出兵。此前議定出兵的事,就迅速調兵遣將,短短時間,大軍云集在濮縣。

這是和冀州魏郡接壤很近的地方。

戰的前線。

尤其濮縣這里,曾經東郡太守劉延鎮守。可是劉延,卻被袁尚帶兵突襲殺死。以至于,東郡破損,人心惶惶。

這般的況,是曹極為憤怒的。先有于,后有劉延,曹恨不得立刻報仇雪恨。

這一戰,曹必定要滅掉袁尚,一雪前恥。

中軍大帳

如今,正盯著附近的地圖看。

此前和袁紹在渡一戰時,曹對東郡北面的地理環境,實際上已經是了如指掌。這一戰的戰事剛開始,戰的地點曹選擇在濮縣這里,即便是他悉地形,仍是繼續盯著地圖,仔細琢磨況。

這是曹的習慣。

即便悉,也要益求,繼續了解況。

雖說主力在濮,可是東郡北面一系的白馬縣等地,他都布置了兵馬。不管袁尚南下時,是選擇那里進攻,曹都能迎擊。

甚至,如果袁尚選擇走白馬南下,那麼曹就可以順勢突破濮,北上殺魏郡,直搗魏郡的腹心鄴城。

在曹盯著地圖看時,一陣腳步聲傳來,卻是荀攸進

這一次出戰,荀攸便隨軍一起,在曹邊謀劃。

荀攸躬揖了一禮,鄭重道:“丞相,奉孝傳回消息。他已經進關中,和馬騰、韓遂匯合,匯同鐘繇所部的兩萬兵馬,攏共有五萬銳。”

Advertisement

“這一次,馬騰、韓遂方面,帶來了三萬西涼兵,已然是準備好。他們的兵馬,并沒有暴行蹤,如今正悄然往并州進發。”

“一旦河東殺并州,并州方面,高覽必敗。”

荀攸說道:“我們的這一步謀劃,已經是了。”

“好,好,好!”

眼中盡是贊許。

有了馬騰和韓遂率領的西涼銳參戰,又有鐘繇的兵力,關中足足五萬銳。

這是一支強橫的力量。

這一次北上,布下的策略,不是一路大軍討伐袁家,而是幾路大軍。尤其曹罕見的,竟是把心腹郭嘉,安排到西路軍鐘繇、馬騰和韓遂這里,作為軍師出謀劃策。

足見曹的重視。

捋著頜下的胡須,眼中有期待,說道:“咱們這一次,發這麼大的規模。尤其西路軍方面,高干在并州全無作為。”

“尤其并州,更有烏桓、匈奴、鮮卑等各蠻夷作,并州一直作一團。這樣的并州,高干沒有統能力,更沒有抵抗能力。”

“高干之所以能一直在并州,一方面是袁紹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并州地偏遠,沒有人去罷了。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便是如此。”

極為自信,更是歡喜,說道:“這一戰,我相信奉孝的謀劃,必定會勝利,拿下并州。只要是并州落我們手中,要對付袁家,就更容易。”

荀攸道:“卑職也是相信奉孝,并州方面的謀劃,必然會取得勝利。”

片刻,忽然道:“青州方面,可有消息傳回?”

荀攸道:“暫時還沒有。”

皺起了眉頭,鄭重道:“青州方面,袁譚的行也是至關重要。如果袁譚,能為我們所用,袁譚就會是一支奇兵。”

Advertisement

“在關鍵時候,袁譚足以作為一柄利,給予袁尚致命一擊。對于袁譚的游說,務必要加強。不斷的許之以利,不斷的安袁譚,說只要是他掌握冀州,我們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執政。”

“我不相信,袁譚會心甘愿,任由袁尚宰割。我更不相信,袁譚沒有想法。”

道:“所以,青州要加快速度,不能沒有進展。”

荀攸道:“卑職會加強的。”

“報!”

就在此時,有侍從急匆匆的進,來到荀攸旁,低聲說了一番話,便遞上了一封書信。

荀攸神頓時舒展開來,拿著書信,上前兩步,擱在曹的面前,歡喜道:“丞相,這是剛剛送回的消息,好消息,是關于袁譚的。”

迫不及待打開,他一目十行,迅速的往下瀏覽。待曹看完,那略顯黝黑的面龐上,也是布滿了歡喜的神

,很是激

了!

了!

喜悅之溢于言表,說道:“公達,我們正說著袁譚,袁譚就有了回信。袁譚已經答應了出兵,他會打著馳援的名義,率軍返回鄴城鎮守。”

“袁譚方面名義上,是要回去鎮守,實際上,是趁著袁尚離開鄴城,去奪取鄴城的掌控權。一旦袁譚掌握鄴城,袁尚就是無之萍。”

“到時候袁尚的糧草,得不到補給。武,得不到補充。袁尚的軍隊,軍心潰散,自然就沒了戰斗力。”

說道:“并州、青州盡皆有了消息,我們如今是萬事俱備,只能袁尚大軍南下。只不過,袁尚這一次南下,也不知道,是走白馬縣,還是走濮縣南下。”

“恭喜丞相,賀喜丞相。”

荀攸的臉上,也是掛著笑容,他微笑道:“不過眼下,這一戰才剛開始,還不能著急。畢竟袁譚能否功,也是未知數。”

Advertisement

“最關鍵的,還是在于我們自。如果能直接打破袁尚的大軍,長驅直直撲鄴城,那才是最好的結果。”

“到時候,袁紹氣死,袁家崩毀,就可以一戰奪取冀州之地。拿下了冀州,整個河北之地,便會在短短時間,納我們的掌控中。”

荀攸并沒有特別歡喜。

他極為自制。

頷首道:“公達所言甚是,是這個道理。”

他眼眸瞇了起來,緩緩道:“本相,絕不會輕視袁尚。此子尤其擅長出奇謀,很是難纏。這一次,我們要和袁尚抗衡,本相的打算,便堂堂正正廝殺。今時不同往日,我們如今,已經不像是兩年前渡一戰的況。我們,備了正面一戰的可能。”

荀攸道:“丞相英明,不過涉及到袁尚進攻的地點,因為我們屯兵此,所以卑職判定,袁尚也應該會來濮縣。”

“報!”

就在此時,卻是有哨探急匆匆的進

哨探站定后,稟報道:“回稟丞相,袁尚率領的大軍,已經迅速南下。目前,直奔濮縣北方的濮渡口來了。”

“袁尚的大軍,沒有南下走黎縣南下去白馬渡口,而是直撲濮縣來。袁軍的兵力,至十萬之眾以上。其中,張頜、高覽所部盡皆參戰。”

哨探簡單說了大況。

“再探!”

吩咐一聲。

哨探轉退下,曹看向荀攸,問道:“公達,這一次袁尚出兵,帶著張頜、高覽,要知道張頜、高覽,是袁紹的舊部,都是悍卒。”

“這一批軍隊,都是全部出來,可見袁尚這一次,是傾力一戰。上次袁尚和烏桓開戰,都只帶著他自己的兵力,留下了張頜、高覽坐鎮鄴城,防備我們的突襲。”

“眼下,他已經紅了眼。”

“本相認為,袁尚如此調兵,是要孤注一擲,和我們決戰。”

“不過和袁尚戰,我倒是認為,我們沒有必要主先渡河進攻。暫時來說,我們可以選擇鎮守濮渡,借助濮渡口的地利優勢,阻擊袁尚的大軍。”

“我們不讓袁尚的大軍過河立足,借助濮渡不斷的阻擊,削弱袁軍的兵力。”

“只要是渡口這一戰取得勝利,就開了一個好的開端。接下來反攻殺過去,到時候,才能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說道:“這是本相的一個打算,你認為如何?”

荀攸頷首道:“丞相英明。”

道:“你認為,在濮渡口的這一戰,派遣誰領兵前往最合適?”

荀攸略微思索,道:“卑職認為,張遼很合適。張遼用兵很兇猛,攻略如火。同時,他鎮守也擅長,是文武兼備的人。”

臉上出笑容。

荀攸的考慮,和他的想法是一模一樣的,他也是準備安排張遼去。

頷首道:“來人!”

一名士兵進,躬站立。

吩咐道:“傳張遼來議事。”

“喏!”

士兵轉去同時,不多時,張遼頂盔摜甲進,他燕頷虎須,極為魁梧。作為歸順曹的降將,張遼這里沒有遇到邊緣化,反倒是很重視。

甚至,曹屢屢重用。

張遼對曹,如今也是忠心耿耿。因為追隨曹,更為舒心。

張遼站定后抱拳道:“末將張遼,拜見丞相。”

頷首道:“文遠,本相剛得到袁軍南下的消息,袁尚已經率領大軍南下,直撲濮渡口來了。袁尚之眾,兵力十余萬人,頗為強盛。本相給你三萬銳,可否把袁尚,阻攔在濮渡口北岸,使得他無法南下?”

張遼說道:“末將定不負丞相厚,絕對不會讓袁尚南下一步。”

要說擊潰袁尚,張遼沒把握。

鎮守,他有信心。

更何況,有濮渡口這一河道,作為防線,足以最大限度的阻擊。

道:“去吧。”

張遼再度揖了一禮,便轉離開,去調兵出戰。

在張遼調兵離開后,短短時間消息傳出,夏侯惇便急匆匆的來了。他眼神銳利,一臉不忿的神,抱拳道:“丞相,末將不服氣。”

道:“元讓,如何不服氣呢?”

夏侯惇沉聲道:“此番濮渡口的防守和阻擊,為什麼不讓末將前往呢?以往歷次和袁家戰,末將都負責其他地區防,無法參與戰事。”

“如今這一次,咱們和袁家正面開戰,甚至主出擊。到了濮縣這里,即將和南下的袁尚開戰,末將理應是作為先鋒,率軍前往阻擊。”

“于,袁尚此子殺曹洪、徐晃、于,更殺了劉延,這些都是和我一起并肩作戰的同袍,我要為同袍報仇。”

“于理,我一直負責鎮守,沒有出戰的機會。如今這一次,怎麼著,也該到末將,不該讓我在軍中做冷板凳了。”

夏侯惇昂著頭,梗著脖子,大聲說道:“丞相,于于理,該讓末將出戰了。”

捋須笑道:“元讓,戰事才剛開始,急什麼呢?”

夏侯惇道:“末將恨不得立刻就殺了袁尚,殺到鄴城去,覆滅袁家,還冀州一個朗朗乾坤。請丞相下令,讓末將帶兵前往濮渡口。此戰,定要剿殺袁尚的大軍。”

荀攸看著夏侯惇急切的模樣,忽然道:“丞相,卑職有一個建議。”

道:“公達請說。”

荀攸主道:“張遼率領三萬兵力前往,他守在濮渡口,按理說張遼能力出眾,是沒什麼問題的。可袁尚此子,不能以常理衡量。”

“袁尚,很是兇狠。”

“所以我們再怎麼重視,都是不為過的。所以卑職認為,還是要多做準備。故而夏侯將軍請戰,卑職建議,再讓夏侯將軍率領四萬銳,隨其后。”

荀攸說道:“有夏侯將軍在張遼的后方鎮守,一旦前線濮渡口出了任何的問題,夏侯將軍隨時策應。只要濮渡口在,袁尚就無法南下。”

聽到后,捋著頜下的胡須權衡一番,眼中也出贊許,問道:“元讓,你可愿意?”

“我,我……我愿意!”

夏侯惇本能的想要拒絕。

讓他去查補缺,給張遼殿后,他是不怎麼樂意的。可一想到留在軍中,也無所事事。眼下干脆帶著軍隊出戰,也是不錯的安排。

所以,夏侯惇答應了。

微微頷首,擺手道:“既然你同意了,那就去吧。你的軍隊,等明天上午再出發。晚一天前往,張遼不至于有什麼想法。”

“遵命。”

夏侯惇也是應下。

他知道曹格,一旦是決定了的事,不可能做出更改。所以在當下,他好歹能帶兵出去參戰,也就同意了。

夏侯惇轉離去,營帳中只剩下曹和荀攸兩人。

荀攸又說了些軍中安排的事,也一樣告辭退下,曹一個人枯坐著,那眸幽深。

這是和袁家第一次正面開戰。

也是和袁尚第一次這樣的正面鋒。

此戰,他曹必勝。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