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293章 論戰

《三國第一奇兵》第293章 論戰

渡口北岸,靠近岸邊,一支大軍浩浩的奔襲而來。

這支軍隊,旌旗飄揚。

一桿桿袁字大旗,在空中獵獵作響。袁尚統帥的大軍自鄴城出發,已經到了濮渡口的北岸停下,大軍在此駐扎了下來。

十余萬人駐扎,鋪天蓋地,綿延數里路。

整個大軍,人數極多。

在大軍駐扎下來后,袁尚帶著徐庶、魏延、甘寧、陳到,以及張頜、高覽,到黃河濮渡口北岸,眺著河對岸的況。

這一的河道,足足百丈寬。這還是三月剛開春枯水期,一旦到六七月的夏季雨水多時,河水猛漲,河道加寬,到時候渡河更難。

如今,相對來說更容易。

尤其這片區域,也就是濮度北岸這里,適合行船南下。這片區域南下,其余的地方不適合大規模的軍隊渡河。

要大規模渡河,就只能往西南方的白馬縣方向去,走白馬渡南下。

袁尚卻不愿意。

他的目標,就是東郡治所濮縣。

如今,便要奪取濮縣。

袁尚目力極好,看到河對岸遠立下帳篷扎營的一片軍隊。遠遠去,有著一片片的營盤,更有一桿桿大旗飄揚,只是看不真切。

度南岸,已經有了曹軍駐扎,專門負責阻擊。

袁尚收回目,環顧下面的一眾人,說道:“此番我們南下和曹軍開戰,接下來的關鍵,就在濮渡這里的渡河。你們各自,可有渡河的辦法?”

魏延、甘寧、陳到、張頜和高覽,都是各自領軍的人。

其中,陳到率領的是飛熊軍,是騎兵。

肯定不適合作為先鋒。

陳到沒開口。

魏延、甘寧、張頜和高覽的兵種,都是復合兵種,有步兵也有許騎兵。要沖鋒,便是他們作為先鋒渡河。

Advertisement

只是渡河這一戰,便是關鍵。如果被阻攔,頭一陣就失敗,對士氣定然有影響。

這是只許勝不許敗的。

一個個暫時,并未表態。

甘寧眼中掠過一道,說道:“殿下,末將麾下的錦帆軍,有相當一部分人擅長泅渡。他們的水極好。如今開春進三月,天氣開始轉暖。值此之際,可以安排一部分人,直接泅渡過河,突襲曹軍大營。我錦帆軍,愿意作為先鋒。”

戰事來了,需要勇爭先。

甘寧本就是驍將,如今聽到袁尚的話。他稍作猶豫后,便下了決心請戰。

袁尚聽到后,眼眸幽深,他詢問的是渡河辦法,甘寧卻請戰,而且這請戰也有諸多問題。所以袁尚沒有表態同意,而是看向其余人。

其余人,并未開口。

徐庶作為軍師,主道:“殿下,關于甘將軍的請戰,卑職有疑問。”

袁尚道:“什麼問題?”

徐庶正道:“曹安排在濮渡口南岸的軍隊,必然是銳。眼下我們,不知道濮渡南岸方面,到底有多的兵力,到底是誰主持局面?”

“如此貿然出擊,極可能被擊潰。這樣進攻,我認為是不妥當的。”

“另外,甘將軍要安排人泅渡,能安排多人?上千人嗎?恐怕不可能。在這一前提下,安排幾百人泅渡過去,已經是頂天。”

“難不,甘將軍要率領幾百人,就強攻曹在南岸渡口的大軍營地。這樣的前提下,恐怕是送死,而不是突襲。”

袁尚的臉上,出贊許神

說得好!

他之所以沒有表態,就是因為甘寧的計劃,不備可

太莽撞。

甘寧面微變。

他沒想到徐庶一開口,如此的犀利。

Advertisement

只是徐庶提出的問題也是正常,單單是靠他麾下的幾百人,就想突襲取勝,近乎是極為艱難的,甚至可說是不可能。

昔日,袁尚帶著不多的人,在汝南、南兩郡輾轉出手,的確是擊潰了曹軍,斬殺很多人。問題是當時的況,是勝在能調敵軍,讓敵軍進埋伏圈,才能借助埋伏取勝。

可是甘寧帶著人泅渡過去,是要突襲,本沒有機會調對方。

突襲過去,最大的可能是陷困窘。一旦被曹的兵馬團團包圍,最終的結果,就是全滅在南岸。畢竟沒有兵力馳援,數百人就是砧板上的魚,任由曹軍宰割。

甘寧深吸口氣,道:“徐軍師言之有理,是末將過于莽撞。不過末將麾下的錦帆軍,仍是愿意請戰,作為先鋒軍。”

“既然極數的兵力,無法突襲取勝。關鍵就在于渡河,確保大軍能順利渡河,然后大規模進攻。只要我們的大軍,能源源不斷的渡河,自然一切順利。”

“所以末將轉變一個思路。”

“末將麾下的錦帆軍,善于泅渡,他們可以悄然渡河,在河對岸拉起繩索。然后,借助繩索搭建浮橋,保證大軍渡河。”

甘寧說道:“只要是軍隊渡河,且大批錦帆軍先一步泅渡,就可以迅速在大軍渡河時,在南岸渡口形一支防的力量,為大軍渡河爭取時間。”

袁尚聽到后,臉上多了贊許神

甘寧的反應很快。

一下就明白過來,這是好事,事實上大規模的戰事,便最考驗將領的能力。

這是必須要歷練的。

袁尚看向徐庶,問道:“軍師,你看如何?”

徐庶說道:“殿下,其實拉起繩索,再搭建浮橋渡河,仍是不妥當的。原因是,這浮橋不可能凌空,因為河對岸不會給你凌空拉起的機會。”

Advertisement

“甚至一旦有人沖到河岸邊上,斬斷鐵鎖,整個浮橋就斷了,我們仍是無法過河。最穩健的安排,在卑職看來,其實是以船搭建浮橋。”

“這一安排,在江南之地,其實很普遍。”

“江南多水系,到是河流,一些幾十丈寬的河流,或者是十來丈寬的河流,修橋不方便,而百姓為了渡河,又不愿意坐船,很多時候就是在河道上,以一艘一艘小船并列立于水中,再以鐵鎖一一串聯固定。”

“然后,再搭上木板,短暫的形舟船的木橋。”

“如此一來,士兵踩在上面,便如履平地,能安穩渡河。而這一關鍵,便是以舟船串聯時,必須要迅速,且不至于被河對岸發現。”

徐庶說道:“不過搭建起的木橋,也還是需要人在河對岸保護,為大軍渡河拖延時間。”

袁尚眼中多了笑意,贊許道:“軍師的策略,也是本王的想法。我們要渡河,便是這般安排。的渡河時機,是需要江岸起霧時,遮擋了視線,再迅速搭建舟船渡河。”

“屆時,視線看不怎麼真切,曹軍短時間無法發現,就可以迅速行。另外,泅渡到河對岸的數人,就是先一步形力量防,阻擊曹軍來搗。”

眾人一聽,都是眼前一亮,更是看到了機會。

張頜主道:“殿下,末將麾下的將士,愿意作為先鋒。”

高覽道:“殿下,末將愿意率軍為先鋒。”

魏延也跟著請戰了。

一個個全都是激了起來。

大方向的計劃已經擬定好,接下來便是一步步的實施計劃,最后突破過去,守住對岸,使得大軍能迅速渡河。

只要大軍渡河功,在南岸徹底立足,曹安排在對岸的力量,也就徹底被摧毀。

甘寧聽著這些人的話,氣憤不已,他再度道:“殿下,末將率先請戰。尤其是涉及到泅渡,末將麾下的士兵也最擅長,他們才能安全泅渡過去,形第一批的防力量。”

袁尚環顧眾人,最終目還是落在甘寧的上,頷首道:“甘寧,此戰錦帆軍作為先鋒。只要你麾下的錦帆兵立足濮度南岸,大軍便源源不斷渡河。大方向的計劃抵定,接下來,由你統籌安排。”

戰事較量,袁尚更要培養麾下的人。

甘寧、魏延等人,都是這般,給予各自廝殺的機會。

以便于能歷練出來。

袁尚議定出兵的策略,擺了擺手,眾人便各自退下。

袁尚又打量了河對岸的況,才帶著徐庶返回。

甘寧先一步回到營地,回到他的營帳中,召集麾下一眾錦帆軍的將領,環顧眾人,說道:“此次南下濮縣,濮渡口南岸,有大批曹軍鎮守駐扎。”

“我已經向殿下請戰,由我錦帆軍兒郎作為先鋒軍,先一步渡河。”

“這一戰的策略,是這樣安排的,先召集舟船,需要打造舟船。我們趁著江岸上起霧時,便迅速串聯走船,再鋪上木板……”

整個計劃,甘寧仔細的闡述了一遍。等所有計劃闡述完,甘寧再進行分解任務,哪個人負責搜集舟船,哪個人負責帶著士兵泅渡,哪個人負責帶著將士鋪木板。

以及其余各項事,一一安排下去。

眾人聞言,都是頗為激

這是好事

先鋒軍意味著頭功,更意味著擊潰了敵人,便得到最大的功勞。

甘寧把所有的事安排完,不再多言,看向眾人,道:“都明白了嗎?”

“明白!”

一眾人齊齊回答,

所有人,興不已,很是激

甘寧頷首道:“此戰是我們錦帆軍真正的第一戰,只許勝不許敗。如果哪一個緩解落敗,負責的人提頭來見。好了,都行吧。”

“喏!”

眾人應下,便各自迅速去安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