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第一奇兵 第327章 利弊分析

《三國第一奇兵》第327章 利弊分析

袁尚正在營帳中看濮縣附近的地圖。

在渡口一戰落敗后,就一直據守濮縣不出,同時曹也不曾撤軍。

實際上,袁尚這段時間也散播了消息,說曹大潰敗,即將落敗。可是曹方面,曹鎮守濮穩健,其余各地也沒有兵力來馳援,曹一方沒有任何的

雙方局勢,很是僵持。

袁尚如今要攻打濮縣,以曹的能耐,袁尚要打破城池很難,即便是取得勝利,也會消耗巨大的兵力作為代價。

這是袁尚最不愿意的。

更何況,后方鄴城的袁譚,已經被拿下控制,戰場上的大方向局勢,已經開始朝他偏轉。所以袁尚也不著急,他有足夠的耐心。

在袁尚等待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一名士兵急匆匆的進,稟報道:“殿下,白馬縣方向急報。”

“傳!”

袁尚吩咐一聲。

士兵直接去通知,不多時,魏延派遣回來稟報的哨探,進大帳中,抱拳道:“殿下。”

袁尚頷首道:“說說看,魏延在白馬縣進行得怎麼樣?”

哨探道:“回稟殿下,魏延將軍帶著士兵,已經功奪取白馬縣,且拿下了程昱的兒子程延。況都在書信中,請殿下閱覽。”

袁尚接過書信,迅速的瀏覽一番。他看完書信后,眼中也是出一抹驚訝。

魏延攻打白馬的策略很高明。

以魏延的兵力,要強行破城,肯定不容易。他不曾直接攻打白馬,而是營造出白馬渡口北岸有大軍來的模樣,迫程延出城決戰。

如此一來,便發揮了自的力量。

這是最高明的安排。

尤其俘虜了程昱的兒子,白馬縣令鐘善都投降。

這樣的白馬縣,自是更為穩健。

Advertisement

袁尚思索著魏延的請求,他沉一番,吩咐道:“來人,通知徐庶、逢紀、荀諶來議事。”

“喏!”

士兵去通知,袁尚暫時讓哨探下去等候。

不多時,徐庶、逢紀和荀諶聯袂來了,三人進中軍大帳后,齊齊行禮。

袁尚迅速道:“魏延方面,已經順利奪取白馬縣。如今魏延請示,是留在白馬縣駐軍,還是繼續南下,往許都的方向去?”

逢紀眼中一閃,不假思索道:“殿下,既然奪取了白馬縣,自當繼續南下,直撲許都。曹賊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濮縣。他的后方許都,必定空虛。這時候魏延出其不意進攻,必然是取得極大的效果。即便拿不下許都,也會攪個天翻地覆。”

荀諶附和道:“殿下,卑職贊同。”

不論是逢紀,亦或是荀諶,都贊同奇襲的策略。

這是之前沮授在的時候就定下的策略。

袁尚點了點頭,他不曾表態,看向徐庶道:“徐庶,你怎麼看?”

徐庶正道:“殿下,此一時彼一時,此前我們和曹剛開始戰,如果奇襲許都,能為我們分擔力,乃至于,使得曹后方大,讓曹無法全力以赴。當時的況,奇襲是最合適的安排。在當下,卑職認為,如今不適合奇襲了。”

袁尚開口道:“理由呢?”

逢紀立刻反駁道:“徐軍師,依我看,實際上不管什麼時候,都適合奇襲曹的后方許都。因為一旦許都落陷,或者許都陷困境,曹都必然會驚慌失措。乃至于落敗。”

徐庶搖了搖頭,緩緩道:“逢先生繆矣,當初剛和曹開戰,曹有十足的力量抵。我們突襲曹后方,他不可能撤軍,還是會死戰到底。”

Advertisement

“所以那時候突襲曹的后方,能影響到曹軍的士氣,使得曹心不穩。可是如今,曹白馬縣落敗,再加上濮縣大敗后陷困境,甚至曹意圖借助袁譚也是失敗。”

“可以說,曹大多數謀劃,都是落敗了。”

“按照我們之前的分析,曹如今,只剩下關中這一部分的力量。在這個前提下,一旦讓魏延的兵力繼續南下許都,恐怕曹就不僅是恐慌,而是會選擇立刻撤軍,全速撤回許都去。”

“曹的大規模撤退,甚至進一步,就會影響關中的曹軍出兵和并州廝殺的戰事。到時候,想殲滅自關中殺并州的軍隊也難了。”

徐庶侃侃而談,顯得很是鎮定。

他對大局勢,一直在琢磨。

如今魏延取勝后,戰場上的局勢又發生了變化。

徐庶繼續道:“換做是我,假設得知濮的曹況,極可能撤軍不再攻打并州,轉而全面防守,然后關中的兵力會回到許都來。”

“到時候曹的兩路大軍匯合,就會全力以赴和我們打持久戰。如今的曹,不似前幾年。如今曹基雄渾,他可以打持久戰。”

“我們雖說部穩定,但持久戰對我們,沒有太大的益。”

“所以,我反對突襲許都。”

“我認為,應該讓魏延在白馬縣附近,拿下東郡西南方的燕縣,再拿下其余周邊各城池,把這些盡皆掌握,為我們的橋頭堡。”

徐庶說道:“我們此戰和曹鋒,不求徹底擊潰曹,只要能徹底奪取東郡,把東郡掌握在手中,那就是獲勝,這是卑職的建議。”

逢紀聽到后,思忖一番,臉上一副不贊同的神,搖頭道:“不,我還是不贊同。按照你的說法,如果奇襲許都,極可能曹放棄濮,退守許都作戰,那正好啊。等曹所有的兵力,都會匯聚,就迫使曹決戰,一戰徹底奠定勝負,天下抵定。”

Advertisement

徐庶道:“我們如今能擊敗曹,可是,沒有滅掉曹的實力。甚至,以我的看法,即便如今能擊敗曹,那也是慘勝,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到時候,諸多患會發。”

“南方孫權,荊州劉表,乃至于漢中張魯,關中馬騰等,都可能會趁機出手。甚至鮮卑、匈奴這些,也可能攙和進來。”

“乃至于整個冀州上下,都容易出現問題。”

“所以,如今就發起決戰,不是什麼好辦法。我們如今占先,就該穩扎穩打。如此,才是最穩妥的辦法,而不是直接強橫出手。”

徐庶正道:“其興也焉,其亡也忽焉,這不是什麼好現象。天下大勢,要穩穩的改變,而不是要一鼓作氣徹底推翻。”

逢紀道:“你的話,簡直是謬論,我不贊同。”

袁尚看著爭執的兩個人,忽然看向荀諶,道:“荀先生,你怎麼看?”

逢紀直接看過來。

因為不論是逢紀,亦或是荀諶,都是一條線上的人。

他們都支持突襲許都,畢竟如果突襲許都取得了就,他們作為提出建議的人,自然要獲得最大的利益。

荀諶不曾看逢紀,神平靜,臉上掛著淡淡笑容,不急不緩道:“殿下,卑職認為徐軍師的分析有道理。”

“殿下如今要做的,首先是擊潰曹的攻勢,打破曹的防線。可實際上,這一次和曹戰,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滅掉曹,因為滅掉曹太難,暫時辦不到。”

“這一戰的主要目的,是借助這一戰,解決自的一些問題。”

“譬如,青州袁譚,并州高干。如今袁譚進鄴城被拿下,袁譚的威脅解決了。可是高干在并州,問題依舊存在,暫時還沒有推進。”

“從這個角度出發,還需要穩住曹導并州戰事的推進。”

荀諶考慮事的角度又不一樣。

袁譚、高干兩人,都不是袁尚的人,甚至是敵對的人。

這些必須解決。

荀諶侃侃而談,繼續道:“我們如今應該考慮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誠然,長驅直許都,能奪取許多的城池,甚至迫曹決戰。”

“這樣的奪取,未必能持久。所以在當下,卑職建議魏延不再長驅直,而是專注于東郡西南方,把東郡白馬縣、燕縣掌控在手中。”

“甚至,如果進一步從長遠考慮,大將軍的病愈發嚴重,殿下的重點不在于前方的戰事,還應該要主要考慮后方。”

“攻城掠地,隨時都可以。”

荀諶道:“但出兵作戰的關鍵,還是要自穩健,不能出任何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后方的穩定,才是一切的基礎。”

逢紀道:“荀諶,你……”

荀諶說道:“逢兄,我考慮事,自然一切以殿下的利益為先。”

逢紀頓時氣得不說話了。

袁尚把這一幕看在眼中,心中仔細的思忖著。荀諶的分析,的確是當務之急。因為并州、青州都需要袁尚耗費心思去治理。

否則,只有冀州和幽州還遠遠不夠。

袁尚正道:“既如此,我們如今暫時專注于東郡的戰事。本王會傳令給魏延,令他不再南下許都,奪取東郡西南各地就是。”

“我們這里,暫時也繼續維持僵局,和曹打持久戰。”

“不過魏延取得了勝利,我自當去告訴曹,讓他更進一步的慌才是。這個程度下的局面,曹不會撤軍,軍心卻會因為這一消息,而進一步影響。”

袁尚直接下了決定。

徐庶道:“殿下英明!”

逢紀和荀諶也開口表態,只是逢紀臉上神卻有些不喜。

袁尚看著逢紀的神,卻不曾放在心上。對于袁尚來說,下面的人有爭執,未必是一件壞事,這是有利于袁尚的。

袁尚擺手讓徐庶、逢紀和荀諶退下,先撰寫了書信,令魏延奪取東郡西南的各地,他寫好了書信,就讓哨探直接送走。

袁尚這里,又大搖大擺的,帶著一隊士兵往濮縣的縣城去。當袁尚抵達濮縣城外,他高呼道:“曹,本王又來了,出來答話。”

正巧在城樓上巡邏。

他看到城外的袁尚,哼了聲,高呼道:“袁尚,這段時間你一直按兵不。如今,卻帶著數人來,莫非是不打算再當頭烏,準備來攻伐濮了嗎?”

袁尚說道:“本王一向是不當頭烏,而是等消息。正巧,如今又收到一則消息,所以立刻就趕來了,要把這喜悅分給你。”

聽到后,一顆心沉了下去。

喜悅?

袁尚會有這樣的好心?

更何況袁尚的喜悅,那就是他的痛楚啊。

哼了聲,沉聲道:“袁尚,你這個人,一貫是喜歡虛張聲勢。莫非你見本相鎮守濮縣,守得固若金湯,心中不忿,想詐唬本相,想要嚇唬本相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