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379章 元正

《定居唐朝》第379章 元正

秦王比比手,甲士們便散開,只留了幾人護衛在他邊。秦王看薛朗后的護衛手中就拿著些小獵,連只鹿都還沒打到,薛朗肩上的弓還背著,都沒取下來。不笑起來:“這是尚未開弓?”

薛朗點頭,實在的道:“開了也不一定能到。”

秦王大笑起來,笑完了,看薛朗兩眼,看得他一臉的莫名其妙后,突然認真的拱手作揖,向薛朗行禮道:“前幾日,多謝為我圓場。”

原來是謝這個!薛朗回了一個禮,不以為意的道:“人對母親的,不論貧富、種族、國家,都是共通的。我并不認為懷念母親是一種錯,如果懷念母親都是錯的,那這世間還有什麼對的事嗎?”

秦王似是想不到他會這麼說,先是愣了一下,旋即苦笑起來,笑容十分復雜:“然卻需為我辯解!”

薛朗沉默了一陣,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對著平公主他可以直說,對著秦王……有些話卻說不出口,說了就有挑撥天家父子的嫌疑,雖然人人皆知他說的事實,但就是不能說。

干脆,薛朗拱拱手,道:“趁著天還早,二郎還是好好狩獵的樂趣吧,只要你們過得好,想來先皇后在九泉之下,當能告。”

等冬狩結束,薛朗剛回到長安,公主府的祭酒方大娘就便找上門:“拜見駙馬,奉殿下命,來與駙馬商議大婚事務。”

Advertisement

薛朗客氣道:“有勞方大娘,你知道的,我是外來人士,于本地的婚俗并不悉,請方大娘你多多指點。”

方大娘連忙道:“敢不盡心!”

雙方見禮后,方大娘道:“今日前來,一者是請問駙馬對居所可有何要求;二者,婚禮時之席面,需請駙馬指點。”

薛朗怔了一下,道:“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婚床我也已經準備好,無需公主費心!”

方大娘略愣了愣,問道:“駙馬可是不知我大唐的婚俗?”

薛朗誠實的道:“婚禮的吉時在黃昏這個我知道,其他的,還真沒找人問過。”

方大娘笑起來,解釋道:“好駙馬曉得,吉時在黃昏,舉行婚禮便在公主府中,今后駙馬爺也將居于公主府,是故,駙馬所謂的婚床也當置于公主府中。”也是在這時,薛朗才知道,像他這樣新娘地位比新郎高的,或是男方家不在長安本地的,婚后是居住在方家的。所以,薛朗婚后是要住在公主府的。

當然,也不是說他以后就必須住在公主府,他也可以回自己的府邸,不過,舉行婚禮的地方是在公主府。

這點薛朗倒是無所謂,反正他就一個人,住哪里都行!于是,薛朗從善如流的點頭:“那我待會兒讓人送過去!”

方大娘又問:“婚禮之時需要大雁,這等時節,野外無有大雁,如駙馬不介意,可由殿下從苑捉一只使人送來?”

Advertisement

薛朗趕搖頭,這個時節的長安,除了皇家苑里,也沒地兒去弄大雁,都飛南方過冬去了。

就這樣一項項的把婚禮的相關事宜商量好,完了就是席面。方大娘過過來的時候帶著阿土,知道薛朗非常善于烹飪,特意過來與薛朗協商一下,希能整治出一份好席面。另外,還有新房的布置,薛朗的喜好等,以后薛朗住在公主府的日子還長,公主希能讓他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布置

本來薛朗以為席面要擺到他府里,先前是做了許多準備的,現在聽說要擺在公主府里,自

然就把他準備的東西拿出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把婚禮辦好就是。

為了于元正后舉行的婚禮席面能好看些,薛朗準備了許多吃食,不止蔬菜。其實唐朝是有反季節蔬菜的,但是呢,這時候的人講究順應時令,所以,反季節蔬菜并不歡迎。所以,薛朗便只準備了香腸和罐頭。

沒錯,薛朗把罐頭給弄出來了。秋天水果收的時候,除了做了大量的果醬,釀了許多果酒外,便是做了罐頭。用竹筒裝,用封,藏到冰井里,準備冬天的時候待客或是自己吃。

還好,這是可以使用奴仆的古代,只要下令,多有下人辦,幫薛朗分擔了許多俗務和力,不過,他也不能清閑就是,還有許多的事等著他。可憐的薛朗苦的陷禮部和方大娘的雙重“摧殘”中,禮部訓練他禮儀,方大娘負責婚禮時的俗務。

Advertisement

薛朗趁機把剛做好不久的拔步床送了過去,還有許多為婚禮準備的吃食等,一腦兒的送過去。

公事上,快年底了,在圣人封筆前,必須把所有事都做好。禮部為了婚禮的時候不至于出錯,越到婚期臨近,越發迫,派了個人天天跟著他,只要薛朗有點兒空擋,就見針的讓他復習禮儀。薛朗覺如果這樣的日子長一些,他只怕會被煩死,還好,婚禮不遠了!

忙著忙著,等薛偲來請示今年元正的節禮該如何送時,薛朗才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

原來已經過到年底,快春節了!媽蛋,過完除夕沒幾天就要親了!他要團了!?然而到了這種時候,薛朗還有一個大問題沒解決!

催妝詩啊!現在去買還來得及嗎?

薛朗跟好基友蘇寒吐槽的時候,蘇寒跟著他一起傻眼,遲疑道:“此事……我也莫能助,我于詩賦一道也不通。”

兩個好基友面面相覷,臉上就一個表——

怎麼辦?

倆兒一齊想到唯一的已婚人士江臨。等江臨被找過來,聽明白兩人的困難后,表十分微妙:“此事吧……”

“嗯嗯!”

“我也莫能助!”

“咦?!”

簡直不敢置信!

江臨不好意思的撓頭:“當初我親,催妝詩也是請別人捉刀的!要不……抄出來給大哥你應急?只是……公主愿意嗎?”

這是個問題!

薛朗愁眉苦臉的想了半晌兒,最后還是只能讓人悄悄跑去公主府問,結果就得到平公主一句“自己想”的回答。

薛朗琢磨,這是不準他找人捉刀代筆的意思了!啊!蛋疼……不是,是頭疼!想想抄哪首——

作為一個寫公文水平只進不到半文半白程度的人,他要是寫出古詩來,會有人相信嗎?這是抄都沒抄啊!在兩位好基友同的目中,薛朗只能自己默默苦,誰讓他想娶平公主呢!這麼一想,又覺得只是催妝詩而已,算不得什麼,這也是應有之義才是。

就這麼痛并快樂著,暗的在書房了一個自制的掛歷,每過完一天,就用筆劃掉一個日期,眼的看著婚禮的日期越來越近。

在元正封筆之前,圣人發下詔書——

晉封薛朗為芮國公,食邑三千戶,實食封一千戶;另有田產、絹帛、金銀等賞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