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465章 難題

《定居唐朝》第465章 難題

于朝廷的兵事向,秦王了如指掌,略作思索后,道:“平定輔公佑一戰,已然大局在握,接近尾聲,斷不可半途而廢,以致前功盡棄。只不知此次突厥集結了多部落,人馬幾何,規模大小。”

齊王道:“不管規模大小,來一個打一個,來兩個滅一雙便是。父親,兒隨時待命,懇請父親準許兒帶兵出征。”

這話說得真真是年輕氣盛!

圣人連眼皮都沒一下,平公主看他一眼沒說話,秦王眉頭微皺,道:“與突厥一戰,關系極大,豈可兒戲?尚未開戰你便有這般輕率之語,若在我軍中,先打三十軍,再言其他!”

齊王不服,還待說話,圣人已然皺眉道:“夠了!你二哥、阿姐皆是軍務練達、能征善戰之人,他二人尚未說話,何時到你說話!”

齊王癟,強忍心中不快,應道:“喏!”

公主這才說道:“前年頡利來犯,被我軍痛擊,大敗而回。頡利非庸才,若今年再啟戰端,定是為勝而來,想來規模應該不會小,定然來勢洶洶。來者不善,我軍不可小覷,當早做打仗之準備才是。”

公主之言,得到圣人和秦王的贊同。圣人道:“如此一來,為迎戰突厥早作打算,楊文干叛一事,須得速戰速決,決不可拖延!不然,倒時突厥進犯,既有輔佑公,又有楊文干,難免牽扯力!此兩者比之突厥,不足為慮。”

別人不知道,薛朗缺失知道這場戰事的過程和結果的……

這次突厥來犯,乃是突厥可汗,頡利可汗兩部集合,集結了兩部全部的兵力,兵鋒直指長安,已然威脅到新生的大唐帝國的存亡。

Advertisement

彼時,時值雨季,關中連綿大雨,糧道阻,武雨,朝廷及軍隊皆心懷憂慮,士氣不振。關鍵時刻,仍是秦王李世民力王狂瀾,使用李建杰,分化突利的聯盟,勸服突利與唐朝結盟,并與突利皆為兄弟,方才使得突厥退兵。

這一戰,可以說不勝不敗,只是暫緩了突厥的攻勢。

于是,薛朗道:“稟圣人,戰事一道,臣不懂,不過,臣這里有一事,想提醒圣人。”

“賢婿講來便是。”

“喏!”

薛朗道:“如今已然六月,若突厥來犯,大致在七月至八月這兩個月。然則今年的天氣,自春夏,已然下過好幾場大雨,比之去年,雨水來的早,來得多。屆時若是打仗,天氣晴好自然好,若是遇到連綿大雨,則糧道如何走,兵如何保存,這些須得提前考慮、布置。”

現在的道路,即便是最好的,有人維護的道,甚至是長安城的朱雀大街,都是泥土路面,晴天還好,若是遇到連綿大雨,必然泥濘不堪,車馬載重運輸,道路況影響頗大。遇到連綿大雨,若是再運輸輜重。糧草,可以想見,定然十分困難。

薛朗道:“所謂兵馬未糧草先行,還請早做打算才是。”

圣人不語,平公主、秦王也是皺起眉頭,凝目沉思——

薛朗所說的這個況,有很大的可能為現實。前年他所言草原雪災之事,事后證實確實發生了、有此事佐證,薛朗在天氣上的斷言,并不是信口開河之人。

圣人在大殿來回踱步,來回走了五六次,斷然道:“敕秦王世民領兵,出戰寧州,務必以最快的速度評定楊文干之叛!若得勝還朝,為父便立你為太子!”

Advertisement

“嘶!”

不止秦王,在場之人,齊齊變了,即便是城府最深的平公主,也不小口微張,滿臉驚訝之

秦王先是一愣,旋即一喜,響亮的答道:“喏!”

“父親!”

與太子建最親近的齊王跪了下來,滿臉焦急之:“父親改立太子之言,可是當真?

大兄雖有錯,但罪不至此,求父親收回前言。”

公主表莫測,問道:“父親此語,莫不是戲言?”

秦王抬頭,看看齊王,?又看看平公主,表晦暗不明。

薛朗才不理他的想法,兒是嚴正道:“太子之位關系江山社稷,豈可如此輕易許之,圣人可知,今日圣人隨口一語,將會給朝堂造何等?突厥來犯在即,圣人卻于此時輕言易儲,如此輕率,置國家安危于何地?此事,臣絕不贊同!”

公主也道:“駙馬之言,便是兒之意,請父親三思!”

圣人表有些尷尬,擺擺手,道:“二郎且去領兵符,歸來再說。”

秦王能如何,只能領命:“喏!”

秦王快騎回長安,領了兵符,準備點了兵便開赴寧州。而圣人在仁智宮也待不下去了,于第二日便起駕回長安。

圣人都要回去了,薛朗與平公主自然也不能留下,跟著圣人一塊會了長安。唯有齊王,滿臉郁郁,圣人并沒有答應他領兵出戰突厥的請求。比之年輕,于軍事一道上無有什麼才能的秦王,圣人顯然更意屬秦王,秦王能征善戰的威名,是用赫赫戰功堆砌起來的,齊王比之顯得太,太不靠譜了,這位皇子可是有丟下城池、下屬,自己一人逃亡的黑歷史。

Advertisement

回到長安的第二日,圣人便馬不停蹄的開了朝議,平公主也被召了來參加朝會,薛朗自然也在列。

宮人扛來地圖,指著地圖,加上朝廷陸續收到的急報,眾人各抒己見。封德彝道:“天氣時序天定,不可違也。為今之計,唯有早作打算一途。若是提前把糧草籌集好,運勢過去,可否行得通?”

薛朗心中默算了一下,道:“夏收的新糧剛完庫,若平叛楊文干之十日花費得短,以如今積存的糧草,應付起來應該不難。”

然后,薛朗把現有的存糧數據大致說了一通,這信手拈來的本事,聽得朝臣們頻頻點頭之余,也對他的博聞強記敬佩不已。

裴寂道:“糧草既夠,如今唯一可慮者便是運到何積存!還有,若是遇到連綿大雨,兵當如何保存。”

現在可沒有潤油之類的防水的東西,鐵鑄的兵,遇到大雨天氣,上銹是一個人頭疼的問題。

蕭瑀道:“糧草、兵械皆是重要之,若要提前運輸,運到何地且不說,單只是否可以托付一事,便是難題。楊文干舉兵叛尚未平定,若是……”

蕭瑀話雖然沒說完,但大家都聽明白他的意思了。各州領兵的都督,并非人人皆忠誠于朝廷,從武德元年至今,已有數州刺史、都督造反作。糧草、兵若是先存放于各州,若是有人據此舉起造反,那就是資敵了!

天氣對戰事的影響,莫說古代,就算是有了飛機、大炮的現代,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因素。朝廷開了這一次朝議,雖然對天氣問題束手無策,但也達共識——

若突厥來犯時,真遇到大雨連綿的天氣,軍械當如何運輸,了擺在朝廷諸公案頭的首要問題!

下朝時,平公主與薛朗一起回家。公主道:“前年大雪,你提供的床弩助秦王破敵,今年大雨,也無有辦法嗎?”

薛朗苦笑起來,道:“雖然殿下你對我有信心我是很高興了,但是,我也不是小叮當啊!”

何謂小叮當?“

公主好奇的問了一句。薛朗道:“一個似乎無所不能,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想出辦法的笨蛋。”

公主面不解,薛朗只好大致把漫畫的節給說了一通,聽得公主殿下頗為神往:“想不到還有這等有趣的故事,擅畫,不若把這個故事畫給我看吧?”

薛朗:“……”

覺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