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466章 求教

《定居唐朝》第466章 求教

“若說辦法的話,其實有一個!”

坐上馬車,薛朗方才猶豫的道,心底有些為難:“只是于這個辦法來說,心里不太有底。”

公主鼓勵的看他一眼,微笑道:“且說來聽聽,為妻與你參詳參詳。”

薛朗點點頭。

天氣對戰事的影響,在現代似乎也沒什麼辦法解決。雖然在網上聽說過所謂的氣象武,然而,因為不是其中的人,也無從知道真假,自然也就不知道在現代用的是什麼手段。

不過,現在是在唐朝,以現有的技條件和薛朗的知識儲備,顯然,他造不出水泥,也造不出瀝青,甚至組織人手修建一條碎石路都做不到。

在這個一切工程全靠人力的年代,生產力低下,也沒有什麼機械可以幫助勞,更沒有多余的人口。勞人口連溫飽都沒解決,若是要修路,必然要調民夫,帶來的后果就是生產力的損失。

遠的有秦始皇征調民夫修建萬里長城,近的就是隋煬帝楊廣征調民夫修建京杭大運河,大興賦役,死人無數,民不聊生。剛立的唐朝,顯然也沒能力和底氣做這樣一件大工程。

所以,薛朗的辦法只能從最簡單著手。薛朗道:“最好的辦法顯然是修路,但是,修路花費頗大不說,耗費的工時也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我的辦法就是征集人手,提錢在路的兩邊堆上一些沙石摻土的土堆,多堆積一些,覆蓋上茅草或是干的樹葉之類的東西,等雨天行進的時候,遇到路不好的地方就現時鋪墊一下。這樣一來,雖然路途上耗費的時間會比平日慢一些,但是,起碼路能通不是?并且,這個事做起來也簡單,就地取材就行,只是提前準備,算是個笨辦法。”

Advertisement

公主眼睛一亮,似是經過這個提醒,也打開了思路,道:“此法勝在提前準備,若是依此而行,兵械、糧草都可提前準備。與突厥接壤且會被突厥進攻的州縣就那麼幾個,朝廷若提前選好統帥,提前駐扎,趁著雨季未到來之前,把糧草、兵械囤積好,戰事起時,才不致后繼乏力,士氣不振。”

薛朗笑著點點頭,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這是個笨辦法。”

兩人又商議了一下,補充一下細節方面的東西,等回家再寫疏奏呈遞圣人。至于薛朗擔心的調民夫而帶來的生產力的損失,平公主道:“邊關久突厥時時侵擾之苦,之法,就地取材,與生死存亡相比,算不得什麼。”

薛朗點點頭,覺得這就是兩人眼差別所在,平公主更有大局觀,而他還習慣的著眼于細致的地方,格局不夠啊。這是所站立位置的差異。平公主出極好,又有大量的實務經驗,自然看得更廣更深。薛朗即便有后世資訊發達,知識儲備廣博的優勢,在眼界上,還是有差距。

糧道可以用薛朗這個辦法,但兵的防銹上,薛朗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以后世的工藝來說,鐵防銹一般采用的手段就是鍍和涂油或是上漆等手段,在

Advertisement

唐朝,幾乎都不可能,有技上的難題。最后,只能采用改建馬車的辦法,提議運輸的時候,加一個斜頂的蓋子,或用草扎,或用氈,使雨水順著斜頂落,不至于沾兵械。

加上平公主讓統帥提前駐扎的提議,回到公主府,由平公主執筆,兩人聯名上疏,把辦法呈遞給圣人,由政事堂的諸位大臣們商議定奪。

因為事急,圣人看了疏奏便急召了政事堂的大臣們進宮議政,經反復商討和完善后,在薛朗的提議基礎上,形最終方案。

征突厥的統帥,群臣屬意秦王,唯獨太子李建推薦了安國平公主。太子道:“若論統兵屯駐,有葦澤關之事跡在,即便是秦王,在平面前,也不敢說必勝。秦王已奉敕點兵征討楊文干,唯有平閑賦在家,是故我推薦安國平公主為行軍總管,總領后方,以應對突厥之侵擾。”

薛朗聽得目瞪口呆,只有一句話想問太子——

你還是人嗎?

本不是人說的話!他的公主殿下剛新婚有孕,別人在他們兩口子這個年紀,若是第一個孩子站住,已經打了議親的年紀。而他與公主膝下猶空,這樣的要時刻,居然推薦公主出征……如是有個萬一,這豈不是要他和公主的命嗎?

Advertisement

薛朗面鐵青的看著太子,無論如何也忍不下這口氣!

圣人看太子一眼,斷然道:“平非適合人選,另薦他人便是。”

太子有些不甘,不過還是應道:”喏。“

太子再不甘,最終,為了長安城的安危,眾臣及圣人皆屬意秦王為行軍總管,只待楊文干叛一事平定,秦王便改道,提前駐防并州。

七月初五,秦王帶領的軍隊還沒到寧州呢,已然傳來楊文干被部署所殺,連人頭都被人割下來,送往京師長安。楊文干叛一事,平息!秦王被封為行軍總管,帶著人馬直接轉道并州,提前開始準備應對突厥的侵。

京師長安,圣人著案頭的疏奏皺眉頭疼——

悔不該當日失于太子建的失策,一時沖之下許了二郎太子之位。待他出征歸來,此事真不知該如何是好?所謂金口玉言,為帝王,說出來的話若是不作數了,于他的名聲及后世評價,定然有損。

圣人很頭疼!

這事兒吧,主要錯在他,元吉明顯是支持太子的,平……若是找商議,只怕不得一頓勸諫。圣人思前想后,對宮人道:“去宣駙馬薛朗進宮,就說我有事與他相商。”

這小子在對待子上笨拙,然做事卻既有機變,又有原則,實是難得的人才。前幾日方才出主意解了一大難題,不知在此事上,可否會有中肯的建議或是辦法!何況,當日口而出時,薛朗也在場,與他商議也好說些。

圣人著胡須,打定主意,等著薛朗前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