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480章 安頓

《定居唐朝》第480章 安頓

“還未請教,這位是?”

待送走江臨,裴云昭打量著蘇寒,向薛朗請問道。薛朗道:“還未向使君介紹,這位是我的好友蘇寒蘇衡宇,太醫署之醫,擁有一絕好的醫,我家公主勞煩他于途中照料我,待我安頓好,他還要回長安去。”

裴云昭道:“原來是蘇醫,裴某有禮!”

蘇寒回禮:“使君客氣,蘇某不請自來,勞煩使君。”

互相見禮后,裴云昭把人請進刺史府,在刺史府的后衙客廳分賓主坐下。薛朗道:“既然使君乃是裴公之孫,你我雖是初見,但也不是外人,薛某便直說吧。不知使君安排薛朗做何勞役?居住何?”

薛朗很坦然,雖然沒奪他的爵位,勛職也沒去掉,但被流放就是被流放,干脆自己主詢問來的好。

裴云昭見狀,道:“駙馬之能,云昭往日也曾多有耳聞。聽說駙馬擅長釀酒,不知可聽說過我越州黃酒之名?”

薛朗點點頭,越州黃酒就是在現代所說的紹興黃酒。作為酒中饕客,怎麼可能沒聽說過紹興黃酒。

紹興黃酒名垂千古,譽一方,紹興黃酒聲名鵲起那是在宋朝以后的事。在宋以前,江浙一帶最有名的酒是烏程的若下酒。

烏程的名字就是善釀酒的氏族的姓氏,以姓氏而命名地方,影響力可見一斑。可惜,若下酒在宋以后,突然就銷聲匿跡了,不然,紹興黃酒能不能崛起,還真是一個謎團。

裴云昭道:“世人只知烏程有若下酒,不知我越州也能出好酒。云昭聞駙馬善釀,若能得駙馬指點,改進、優化我越州黃酒,好教世人知道除烏程若下酒外,我越州之酒也可名揚天下!”

Advertisement

薛朗沒有立時答應,他不知這位裴刺史是真的想搞一搞越州黃酒這個事,還是只是找個借口,找個輕省些的活兒安頓他。不過,不管是什麼,這對他來說,真真是再合適不過的一件差使。

薛朗略作思索后,便領了這份,道:“多謝使君看重,然則,要出好酒除了技,關系的東西還有許多,薛某不才,于釀酒一道略有研究,可探究探究。”

裴云昭一直嚴肅的面容出一笑容,頷首道:“如此……便拜托駙馬了。為了釀酒方便,駙馬看,居住之地可需要特定的地方,或是有何特殊要求嗎?”

若說在紹興釀酒最好的地方,那還用問嗎!薛朗笑著道:“我曾聽說過,在東漢永和年間,會稽太守馬臻納曾匯山、會稽三十六源之水得一湖泊,名曰鏡湖,聽說湖水水質極佳,若能用來釀酒,想來會有意想不到的好和效果。”

“可,那云昭便安排駙馬到鑒湖邊之村落居住。”

說著,朝長史看了一眼,長史立即應了一聲。選好居,裴云昭特意拍了長史陪著薛朗過去鑒湖那里。

剛出刺史府大門——

“爺!”

長儉已然等候在刺史府外,跟他一起的,還有提前來越州的部曲隊長谷力。薛朗點點頭,道:“我正要雖長史去居住地,你們也跟上吧。”

“喏。”

長史目睹這一切,眼閃了閃,但是沒有多說什麼。在長史的護送下,到達鑒湖旁的一個小漁村。這個小漁村四水村,因村莊旁有西條小溪環繞經過,故而得名。

Advertisement

到達四水村后之前,先去拜訪這一帶的里正,然后在里正帶領下,再去拜訪四水村的村長,把薛朗給他——

流放之人是要被監視居住的。被流放一般都安排在流放地的村落,由村長和當地的居民監管。在去拜訪里

正之前,薛朗道:“楊長史,薛朗乃是流放之人,再以駙馬稱之,恐有不妥。不如楊長史便喚我一聲阿薛如何?”

楊長史嚇了一跳:“這如何使得?卑職不敢!”

薛朗苦笑道:“如今我已是流放的罪人,,再以駙馬稱之,待到了村里,村民如何想?大家也不好相,為今后方便計,這稱呼卻是要改的!”

蘇寒也幫腔道:“確實,楊長史稱呼為阿薛,我嘛,若不棄,喚聲蘇醫生便是。”

楊長史看二人心意堅決,只得改口。之后,拜訪了里正,與里正一起前往薛朗今后要居住的四水村。

四水村有五個姓氏的家族組,陳、吳、蘇、潘、俞。村中最大的姓氏是便是陳,村長也姓,是個須發灰白,神矍鑠的小老頭兒,材瘦小,雙目炯炯有神,說話帶著吳儂語特有的腔調。

薛朗走過的地方,見識過的人實在太多了,他是會聽蘇浙一代的方言的,當然,不能說太鄉土的俚語,一般的說話還是能聽懂。這里的人說的與現代略有區別,但口音什麼的卻有點兒相似,薛朗連蒙帶猜,也能聽個一知半解。

唐律以四戶為鄰,五鄰為保,百戶為里,每里設置里正一人。在唐朝這個以戶為單位納稅的時代,流行的是大家族雜居的生活。

Advertisement

四水村算不得大,戶數不多。所以,這個里正是好幾個村落聯合起來方才出一個的基層員,每個村最主要的還是村長。里正是旁邊那個漁村的人,姓劉。

這三人大概以為薛朗是外地人,只會聽話,聽不懂吳語,談起來雖然不說肆無忌憚,但也是視薛朗如無。就聽劉里正問長史:“楊長史,今日為何竟要你親自送人下來?莫不是這人是重犯?”

楊長史道:“非是重犯,而是在京中大有來頭之人,真正的份不好跟你說,總之,我二人也是老,只能提醒你,莫要以常人待之。”

劉里正和吳村長皆一愣,吳村長眼珠一轉,小心翼翼的問道:“那勞役一事,該如何安排?還請長史示下。”

長史道:“此事裴刺史已有安排,不需參加爾等村里田地上之勞役,這位另有調派。只是居住在你們村里,你看著他不要擅離就行,余者不用多管。”

“喏。”

吳村長應著,沒再多問。

等到達給薛朗安排的居住地,就在距離鑒湖不遠的地方,距離村子有一點距離,算不得遠,只是周圍有水環繞,若要出村,只能從村里穿過,十分方便監視。

房子應該是許久沒有人住了,灰塵滿屋不說,圍墻、屋頂什麼的都十分破舊。楊長史嚇了一跳,連忙道:“請阿薛見諒,這些人并不知會有人來,所以,挑選的地方多是破舊之,我立即找人來修繕一下?”

薛朗擺擺手,道:“不瞞楊長史,在我來之前,我家娘子已然先派了人來,我這里人手盡夠,修繕什麼的,我自己來就好,只是,勞煩楊長史給這位吳村長說一聲,勞煩他帶我的手下去購買材料。”

楊長史機靈的道:“這樣吧,我把我的小廝留下,有什麼事,阿薛盡可指使他便是。”

也罷,跟他結一段善緣也好!

薛朗點頭答應,長儉會意,立即上前與楊長史的小廝三明攀談起來。部曲隊長谷力打量一下四周,道:“爺,這地方略狹小,若我們所有的人都要過來,只怕住不下。”

薛朗道:“不用?全部都來。你們在越州城租個院子,先住下。這樣吧,你們分五組,每組十人,換著過來。”

谷力想了想,答應下來:“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