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梟龍 第393章:女真圍城

《寒門梟龍》第393章:女真圍城

蘇城被攻下,瀛洲府的第二道防線算是全線崩潰,只剩下最后瀛洲府最后的應天城了。

此時的應天府的瀛洲知洲在聽到第二道防線三城被奪之后,眼里充滿了震驚和不信,這才多久時間,從瀛洲之戰開始到現在,怕也就一月多吧。

沒想到子弟軍竟然從第一道防線打到了這里。他心里充滿了不甘和憤怒。讓他投降,他當然是不愿意的。

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底,怎麼可以甘心的轉手讓人。他也有自己的皇帝夢。能夠為天下共主,誰不想呢!

只是,子弟軍的恐怖,是真的讓他害怕了。雖然,他手上還有幾萬的兵力,甚至連武裝備都要比前軍的二十五萬要先進。

但他本就沒有信心跟子弟軍戰斗啊。思想經過數次的斗爭之后,蘇銘最終決定放棄瀛洲,帶著手下的兵力投奔向大名府方向的鄭世民。

以目前的況來說,他的皇帝夢也是該醒了,可留下來,卻又怕江找他后賬。而他能投靠的,只有江的敵人,鄭世民了。

愿意跟鄭世民走的,都是那些為富不仁的大地主。子弟軍搞的那個土地改革,沖擊最大的就是他們這些地主了。

連同著一起帶走的,還有許多瀛洲的財富。而大部分的瀛洲民眾,則不愿意隨蘇銘離開。

Advertisement

等到東離鷹帶著子弟軍趕過來時,瀛洲城中留下的百姓,自發的組織起人來歡迎子弟軍進城。自從,瀛洲被江的子弟軍給拿了下來。

整個天下也自此知道了江拿下瀛洲之事,子弟軍奪下瀛洲府,用時不到二個月。

這樣的戰績,讓天下各方勢力震,同時,大家對子弟軍也充滿了畏懼和忌憚。寧洲府周圍的各大勢力,全都是人人自危。

本來打得熱火朝天的方百佛五方勢力跟鄭世民一方,也就此停止了對戰,雙方之間似是達了某種默契。

他們怕是都想要消滅子弟軍,只是,各方勢力一時間卻不敢輕舉妄。畢竟,子弟軍的戰力實在是太強了。

強到讓他們對子弟軍心生恐懼,誰都不敢去對那個出頭鳥。哪怕是全都想要將子弟軍消滅。

可誰都不想第一個招惹子弟軍,生怕一個不好,可能就會給自己引來覆滅之危。

不過,他們幾方勢力在那時常的面,看樣子是在準備商量著對策。找機會來覆滅子弟軍。

鄭世民那邊,因為瀛洲知洲蘇銘的到來,倒是讓他趁機撈到了不好的錢財,甚至還多了幾萬的兵馬。

找了個機會,鄭世民將瀛洲知洲弄死了,將他帶過來的一切,全都占為已有。

鄭世民的實力,也變得更加壯大了。他對江的恨意也越來越深,只是,他暫時還是不敢對江戰爭。

Advertisement

另一邊的大趙,只剩一洲之地的大趙皇帝,也被真人攻到了京都,真十萬大軍,將京都給圍了起來。

因為前幾次,真軍屠城的原因,京都的守軍怕城破后被屠城,倒是難得的英勇起來,生生將真人擋在城外。

真攻城半月,居然破不開京都的城墻,而周圍的大趙之軍,大部分的開始了揮軍勤王之路。

但是,即便真軍只有十萬人,還需要攻城,可是,他們派出其中一半的兵力,對周圍的勤王之軍展開了攻擊。

雙方之間,幾乎是一之即潰。真軍以其悍勇,生生將四五十萬的勤王軍打得潰不軍。

接近十倍的兵力,在真軍面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而京都城中,趙皇宋構陷到了絕中。

天下雖然還有許多的洲府,但幾乎都已經自立。而他除了京都府之外,幾乎無地可去。更是無軍可調了。

周圍四五十萬的勤王軍的慘敗,更是讓他陷到深深的絕中。與此同時,在攻滅了勤王軍后,真軍再次開始了激烈的攻城戰。

真軍更是宣稱,如果再不投降,將會把整個京都府的人全部屠殺殆盡。

而這樣的話,讓京都府的民眾都慌了,他們自發的組織起來,上城墻上對抗著真軍。

Advertisement

真軍的兇殘,被惹惱的他們,絕對不會放過城中任何人,現在這般說辭,只不過是想要騙開城門。

但也有想要投降的,這當中以新任右相秦會,以及一眾秦會的心腹,而左相李崗則是一力主戰。

同時,他也向宋構提議,準備向寧洲府的江請求援助,哪怕江曾經殺了皇帝。

可是,如果是整個天下,還有誰能夠跟真軍一戰,那就非江的子弟軍莫屬了。

只要他們能夠堅持個把月的時間,再用快馬向寧洲府求援,大趙或者能夠保下來。

聽到李崗的話,宋構眼里充滿了復雜之。他嘆了口氣道:“李卿所言極是,可想要請,又談何容易,他當初可以一怒殺我父皇,足見此人桀驁不馴,無君無父。他不得我大趙滅亡!”

說到最后,宋構眼里涌起一,神有些激

一旁的秦會聞言,連忙出聲道:“陛下慧眼如炬,微臣佩服。微臣還是以為,求那反賊江,還不如跟真人和談,真人此來大趙,無非也就是撈點好而已……我們……”

只是,秦會的話剛說到這,卻讓一旁的李崗給喝斥住。

“住,秦會,我等為臣子者,可以投降,甚至還有可能得到重用,可陛下投降會是什麼結果,你可想過,你為了自己的私,置陛下如險地,你是何居心!”

李崗一句話,將秦會懟得啞口無言,脹紅著臉,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事。回過神來的秦會,連忙向宋構辯解著。

只是,宋構可沒有心思去聽他說這些廢話。而宋構本也知道這個道理,不然,又怎麼可能會到現在還不開門投降呢。

本來,他是準備棄城而逃的,可錯機了棄城而逃的最佳時機,現在只希真要麼退去,要麼就是有人能夠解京都之危。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