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當我爹?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成立個組合吧

《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當我爹?》第一百一十一章 成立個組合吧

“杜大人,你說長安對於大唐來說,象征著什麼?”

杜如晦說道:“那自然是我大唐皇都,財富,文化和皇權象征!”

李預給杜如晦碗裡夾了一塊剛剛燙好的羊,見到老李把碗也遞了過來,一筷子敲他碗上。

李世民一臉不快,只能去燙點其他的東西給長孫皇后。

李預鄭重的說道:“是啊,長安象征著這麼多的東西,你大唐的百姓,要如何才能知道我大唐的繁華呢?”

在李預的認知裡,大唐繁華,長安繁華,完了就沒了。

其他地方依舊宗族派系林立,一個是皇帝沒地方管理,還有一個就是別人知道你長安好,可咱也融不進去不是。

李世民一行都吃著火鍋,一邊聽聽李預要扯什麼謀詭計了。

李預說道:“長安如今有一幫文臣武將,自從科舉開了之後,不世家族都遷了長安,可長安就這麼大,所以長安能如此繁盛。”

“一個是李二想掌控馴服這幫世家,二就是世家們也想徹底壟斷了科舉,政令一出大明宮,有什麼風吹草世家們就能知曉。”

“試問其他地方的百姓們,想來長安,進不來,想見見大唐如何繁華,見不著;信息閉塞,茫茫多的百姓們只能從有學識,或者長安出去的世家子弟說道一二,那麼長安的好,大唐的好,百姓如何得知?”

長孫無忌搭腔道:“可你不是獻上了仙,讓百姓們能吃飽飯,把這至高的功德賜給陛下了麼?”

Advertisement

“此乃其一!”

李預幹了一杯酒,歎息道:“文化一旦被別人壟斷了,你讓人家吃飽飯,那人家說長安還要更好的東西,那吃飽了沒事的被有心之人煽起來,你說說是什麼後果?”

後果?

李世民一驚,那不是有力氣造反了麼?

杜如晦面難看,震驚道;“不會吧,百姓們念叨陛下的好,世間也太平,誰會想跳出來造反!”

“非也!”

“我都說了是有心之人!”李預十分認真,“人的貪是無窮的,我不是說過人心似水,民如煙麼?”

“你看看今日我公審的況,試問有識之士在其他地方這樣一煽,然後把一切的不幸轉移到朝廷上來,後果是什麼?”

李世民皺眉。

這種事,歷朝歷代都無法解決,因為朝廷不可能控制到每一有人的地方。

控制力最強的大秦,十裡一亭長,結果說沒就沒了。

但大秦是始皇帝想博名,沒對六國族徹底清除,可他不一樣,他的軍功與文治,已經屬於登峰造極了,對於朝堂的掌控,更甚大秦。

一時間,李世民覺得李預說的不對。

幾人推杯換盞下來,李世民還是吐槽道:“李預,就拿你公審來說,我覺得民變的可能還是不大。”

李預笑道:“還是覺得躺在讓百姓吃飽飯的功德簿上不是,你們呀,以為我為何要唱剛剛那首歌麼?”

眾人皆搖頭,唱曲不是為了助興麼?

李預解釋了起來。

“百姓們吃飽了,可每年如此大的產出,那肯定要到地主與地方貴族的盤剝,那麼地方貴族就有了太多了糧草,囤積那麼多糧草,想變錢,那自然不會去養地方上的百姓。”

Advertisement

“想搞錢,那就得往外國送,換取一些能在大唐變現的東西出來,這樣一來,外邦也糧草充足了,我問你們一下,這種況發生了,大唐朝廷如何理?”

“殺!”

長孫無忌用手掌一比劃。

結外邦,挖空社稷的蛀蟲,除了殺還能做什麼。

李世民卻是若有所思起來,頃才驚訝道:“對啊,這是個死局啊!”

沒等李預解釋,李世民就說道:“咱們去平叛,可那地方勢力也不是沒有能力防抗,因為搜刮的糧草過多,他甚至還能養起一幫私軍,然後再跟外邦勢力裡應外合,臥槽,這不是大患已麼?”

李預一拍桌子,“看看,咱老李的腦子就是好使!”

“這天下誰不想站在權力巔峰,錢有了,人也有了,憑什麼還聽你長安的,天高皇帝遠,地方勢力就樂得個自由,你想攔我不跟外邦做生意,攔住我賺錢,那不好意思,今天我就反了你,搏一搏,單車變托!”

雖然不知道李預在說什麼,可杜如晦和長孫無忌就徹底明白了。

“這樣說,貿然把這畝產數千斤的糧食發放下去,也是錯誤的了?”

“那錯不了!”

李預話鋒一轉,笑道:“你們不能用尋常的思維來判斷往後的大唐該往哪裡走!”

杜如晦一挪椅子,站起來,恭恭敬敬的拱手道:“好李預,你給賜教一二!”

李預笑瞇瞇的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

另一邊,崔小仙目圓瞪。

杜如晦可是當今尚書仆,兵部尚書,位極人臣。

Advertisement

是認知裡,杜家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世家了,比起一幫軍功赫赫的武將們,素有房謀杜斷的杜如晦,在陛下面前可是紅的發紫的。

房謀杜斷,說的就是房玄齡為中書令,為大唐制定政策,而尚書仆的杜如晦,則是去施行政策的人。

可以說現在站著的杜如晦,是大唐第四號人,僅次於陛下,以及左右丞相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

可現在,杜如晦居然起,恭敬的行禮,請求李預的指點。

加之昨日房玄齡跟李預的親近。

小臉上一陣變幻,雖然已經意識到李預不簡單,可沒想到有這麼不簡單。

李預淡淡一笑道:“所以我說杜大人啊,我那首歌,就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李預坐直了子,看向一桌子的人,淡淡道:“我先去在涇,說要設立學宮,學堂,將一學識傳授給天下百姓,杜大人當時你說我這是要挖天下士子的,阻力極大。”

“我當然知道你的意思,學識學識,這可是一把利劍,無數王朝無不以愚民為國策。培養一批讀書人為自己所用,當皇帝的給予讀書人們財富,並他們的忠誠,由他們去教化天下百姓忠君國。”

“偶爾有一兩個地方造反,那派軍前去平叛,小地方出了逆賊,清理掉就好了。可杜大人也知道,書讀的多了,人的心思就多了。大多的造反,哪個不是民反,亦或者是朝廷腐敗,貪墨橫行,讓百姓活不下去了,民不得不反?”

“這個時候,你說說這些讀書人有什麼用?”

杜如晦面上一陣尷尬。

李預也不想讓老杜不開心,這才話頭一轉,說道:“所以我想,杜大人既然覺得我那廣開民智的做法太激進,那我便換種玩法,先慢慢來,首要的就是立幾個藝,然後開設報紙!”

李世民眼神一亮,笑了起來。

李預要是能給出作方法,那今晚就不是蹭了頓飯,而是賺大了。

“你笑,你懂麼?”

李預一陣數落,讓李世民頓時不笑了,這才緩緩說道:“這謫仙,需要用子來唱,李夫人說的不錯,創立年號的大典上唱就不錯,然後讓其他團,到各地,各鎮去唱!”

“歌曲傳播開來,百姓們乾活也有勁不是,我這招,富百姓們的業余生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