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當我爹? 第一百二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震驚

《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當我爹?》第一百二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震驚

“現在先放出消息,挫敗突厥二十萬大軍的涇鐵騎南下,目的就是為了先吐谷渾軍心。”

“你想想,吐谷渾的可汗會不會覺得太虧了,打仗在他家裡打,死傷的都是他的子民,迎面而來的就是大唐的重拳出擊,可後方吐蕃與西域諸國,又抵著他不給後退,若他們真的合兵一,吐谷渾大汗的權威將會無比的減弱。”

“屆時被裹挾著出兵的吐谷渾,定然戰力減弱,這合兵的西部大軍,看似兵強馬壯,實則部已經在分崩離析的關頭。”

“這個時機,我軍以逸待勞,一戰定乾坤,這才是大的戰略!”

李預說講完,隨後子往後一靠,一副什麼國際影星的做派,“我話講完,誰讚,誰反對?”

沒人出聲。

聽完李預的敘述,便是長孫皇后都能明白這個布局,臉上都帶著震驚的神

至於其他一幫大唐重臣,則是心久久不能平靜。

小了,格局小了!

實在沒想到李預的作那麼風

他們隻想著打贏一戰,回長安大肆慶祝,往後這邊陲小國還敢造次,那等我大唐兵強馬壯了在發天兵覆滅之。

可沒想到他們只看到這一戰,卻沒想到敵方籌備的是個大戰。

而李預已經看了這大戰布局,甚至想一口吞了西域。

大唐如何不想重新掌控河西走廊。

那是大唐與西域諸國來玩的必經之地,大唐富貴人家向往的香料,糧種,馬匹以及稀缺的水果,全都由西域和大唐的胡商走往通商。

可如今河西走廊上盤踞著吐谷渾,大唐的商人們要去到西域,可謂是九死一生,半路被劫掠者數不勝數,大唐的商隊們不僅被洗劫了貨,被登記造冊的殘害者就達數千之眾。

Advertisement

可是為了養家糊口謀個生計,不商人還是前仆後繼的前往,有人失蹤了,大唐派員前去問詢,吐谷渾總是借口被狼群襲擊,要麼就是抵死不承認。

明明客商的貨品就堆積在吐谷渾的行營裡,可大唐員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默默的記下這個仇。

反而是西域的胡商,吐谷渾倒是願意網開一面,繳納了通關路費,無數的西域貨品流通進的大唐,要價還極其高昂,這些年卷走了大唐不的金銀財寶。

至於胡商們跟吐谷渾有沒有合作,這用腳都能想得到。

大唐,忍他們,已經很久了。

可說來說去,大唐如今從統一天下不到兩年,羽翼未,說白了還是沒有覆滅吐谷渾的實力和心氣。

大唐,還不夠強啊。

可李預的出現,這種局面,似乎並不是難題。

程咬金喝了口酒驚,才開口道:“沒想到啊,李預兄弟如此有戰略格局,先擾一批,在打一批,這哪怕他們合兵,估計我大唐也勝算極大。”

“妙啊,妙啊!”

兼兵部尚書的杜如晦著胡須,讚賞道:“這個計劃若是真能實行,那當真是一戰定乾坤了!”

見識過李預炮擊突厥的長孫無忌則是充滿的信心,“那是,李預老弟此舉,才是振我大唐民心的關鍵,試想,陛下穩坐大明宮運籌帷幄之中,彈指間便能取得如此輝煌的勝利,那將徹底的征服大唐的民心。”

李預已經懶得聽他們吹了,疑問道:“所以呢,你們還不趕快李二回來,這後天就是新年大典了,可別給我找借口了,他要是嫌麻煩,我可以讓人去接!”

Advertisement

李預這話一出,所有人都不好接了。

見不見李預,又不是他們說了算。

李世民這個時候開口了,“可李預,你要如何傳達你涇鐵騎的威勢,如何才能讓吐谷渾不戰自呢?”

李預似乎早知道會有這樣一問。

不急不慢的起,從一邊的桌子上拿出了他背來的行囊。

一打開,所有人的目都看了過來。

“這是,鐵板?”

房玄齡手冰涼的鐵塊上,下一瞬,他面微變。

“這鐵板,刻上了無數的字!”

眾人這才細細觀察起來,上面有這整齊的字跡,工整至極。

“李預啊,這是個啥玩意,不會是你從哪個墓葬裡拉出來的吧!”

李預瞪了一眼程咬金,對他的無知並不生氣,不過這廝是怎麼想到他去盜墓的,莫非他有這種經歷。

頓了頓,李預還是說道:“這是活字印刷,有了他,或許新年大典便會出版第一套長安日報了!”

“長安日報?”

便是長孫皇后都來了興致。

李預也不含糊,從行囊裡找出了備好的紙張。

李預波著活字鐵板,快速組了一套語句,隨後刷上了墨,隨著李預的一通作,在紙張拓印後揭開,眾人便看到了一篇完整的篇章,拓印到了紙上。

李世民一行頓時呼吸重,這輕描淡寫的幾個呼吸,便能完這麼大段篇章,這效率何其的高。

眾人都是有書令的,每次朝會,很多頒布的詔書策略,都需要書令有很強的記憶力,來幫助一眾大臣們完朝會商議好的事

書令再如何聰慧,總有忙中出錯的時候,只因為手寫記錄太慢了。

Advertisement

若是朝會上出了分歧,大家吵了起來,那就很折磨人了。

而李預卻能在幾個呼吸之間,就印出那麼大段篇章出來,這如何不令他們震驚。

李世民則想的長遠,激道:“怪不得你李預說,可以將我大唐的教育普及到每一個大唐子民,原來你有這種好東西!”

李世民的話,瞬間就提點了在座的重臣們。

僅僅靠著鐵板字跡的位置變化,就能快速的完一冊冊書本的製作。

活字印刷出現在了宋朝時期,在這之前,所有的書本典籍,都是靠著一代代大學士手抄下來的,僅僅前朝的事宜記錄,各地方的縣志典故,都算得上極大的工程,而其中要養好這批大學士,就需要耗費無數的財力力來培養。

所以活字印刷之前,文化的傳播,很容易就被上層階層給掌控,底層的百姓哪有讀書的機會,一個村能有認字的都值得炫耀了。

這就跟你手寫的東西,哪怕抄寫,也需要考慮的字工整,會不會寫錯,筆墨紙硯出問題了怎麼解決。

而印刷則只需調校好了,那便可以快速我完一本典籍的複製。

在座的重臣們如何不能知道,這印刷代表著什麼?

李預手中的鐵板,將會是大破固有文化壟斷的一把神兵。

而房盯著李預印刷的篇章,小聲念了起來。

“長安日報頭條:大唐貞觀元年,我大唐皇帝李世民於長安朱雀門大宴天下,共賀新年初立,與民同樂。”

“吾皇奉天承運,攜九天聖命登頂大位,乃氣運使然,有平天下戰之功,攬社稷神之力,憂患天下蒼生需休養生息,並星宿群臣之心,特設立年號-貞觀;特此大赦天下,舉國同慶!”

杜荷這個時候跳出來刷起存在,跟著念了一段。

無非是李世民如何得位,如何戴子民,將來會如何帶領大唐走向強盛。

而後面的,則是指出如今大唐存在的憂患,希與天下百姓齊心,共同迎接挑戰。

一篇文章寫的富,又不會太過於迂腐,以至於百姓都聽不明白。

杜如晦歎一聲,“這樣寫,會不會被一些文人墨客詬病,失了底蘊!”

李預冷哼一聲,“他們算什麼玩意,這是給百姓看的,他們看不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