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當我爹? 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了,格局小了

《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當我爹?》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了,格局小了

等李預和薛仁貴回到府苑的時候,已經是深夜十分了。

李靖知道薛仁貴乃涇鐵騎都尉後,招攬的心思就淡了。

“大人,我先去休息了,明天定然把日報的初版給做出來!”

李預點點頭,回到自己屋子。

似乎有應一般,他看向了主屋,裡面依舊燈火通明,依稀可見崔小仙在走

李預歎息一聲,話已經挑明,這姑娘還留在這裡,那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兩人沒什麼分,清河崔氏想要存續下來,那必定要放棄數百年經營的名,還有那暗中發展起來的諸多產業,還富於民。

這種事,要不是刀架在脖子上,有多人願意做。

所以崔小仙只能在李預這邊求了。

,李預換了一服,想在第一版的報紙上寫點什麼,可一想到手底下的弟兄們對於這種事輕車路了,何況還要給李二版面,加上杜如晦和房玄齡的,篇幅已經不夠了。

也罷,那就睡覺去。

第二日,李預早早的就被醒。

杜如晦果然帶來了三省六部的文書,讓駐守長安的唐軍開始與周邊各縣進行換防。

隨之而來的,便是唐軍們帶著資前往各地。

聽到這個消息後,李預松了一口氣。

其實李預對於朝堂認同他宣揚報紙並沒多大信心。

這事一旦做了,李二的皇位雖然穩固,但天下會生,這是可以預料的。

珍貴的糧種散給了百姓,要李預是世家,那必定會出手攔截。

但這一步,朝廷同意了,那報紙的事也定然是允許了。

李預臨走前,還是推開了崔小仙的房門。

Advertisement

崔小仙沒想到李預會主來找,現在的不是很好,但依舊勉強出一個笑意。

“找我有事麼?”

李預直接開口,讓寫封信回去,讓崔家最近不要出手。

崔小仙不明所以,可也明白崔家現在是危如累卵,要是有什麼作,那必然將會遭到重大的反噬。

“我知道了!”

崔小仙迅速寫好了信件,隨後把自己能用上的印信都按了一遍。

李預拿到手,這才轉給杜如晦。

“杜大人,有勞你去崔家一趟了!”

杜如晦淡淡一笑,今日他沒去朝會,自然是因為昨晚陛下就部署好了一切,今天他來,協助李預把長安日報籌備好就算完事。

但李預倒是為了崔小仙網開一面,只能希崔家識相一點,別壞了李預的和崔小仙的一番好意了。

辦了,李預就要離開,崔小仙才鼓起勇氣說道:“李預,謝謝你!”

“等崔家真能忍住這一次再說吧!”

坐進了馬車,杜如晦就開門見山說道:“李預,長安日報大家都同意了,可阻力也是很大的,看來李預你已經預料到世家們的作了!”

李預微微一笑,“杜大人,能說說最近的事態麼?”

杜如晦點頭。

世家門閥不是傻子。

李世民在長安舉辦新年大典,但皇城一直沒有新的消息能被他們接收。

所有的信息都是在於一個詩詞大會。

詩詞大會算個什麼事,對於李二的政策,世家門閥哪個不是提前知道信息,然後通過信息差攫取利益的。

可今年不同往日,往日裡的朝臣,多會與他們有個來往,世家深耕華夏數百年,勢力盤錯節,有不朝臣都願意與他們理好關系,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有世家是屹立不倒的,進長安當了,同他們這些大家族互有外來,共同鞏固自己的地位才是正事。

Advertisement

但這段時間以來,先是李靖清掃了不長安黑惡勢力,把世家一些無法放到明面上的東西給掃了。

那拐賣人口到西域的案子,所謂支持的後臺也沒了下落。

再有就是同樣出河北的房玄齡,一直沒和他們有往來,信息閉塞,有派人去找找這幫朝廷重臣,可都以一個詩詞大會敷衍過去了。

這讓世家們很不滿。

所有苗頭都指向了李預這個大理寺卿。

更何況他還剛明目張膽的開了個店。

杜如晦笑道:“好在李老頭有閑逸致,幫你當了掌櫃,看似信手來的一筆,但對於你來說,可謂是神來之筆了。”

李預疑道:“李老頭什麼來路,這幫了我是怎麼個說法?”

杜如晦乾咳一聲,“隴西李氏的能力,你也該了解一下!”

李預瞬間了然,老李他們家就是五姓七宗之一,難怪在長安有那麼大的勢力。

杜如晦正道:“這些都是小事,你需要提防的,就是這些世家會暗中對你下手!”

“搞刺殺,我可不怕!”

杜如晦沒有解釋,反正陛下已經預料到,李預一旦敢在長安樓開始宣讀報紙,給大唐百姓開一個讀書識字的口子,那李預馬上就了眼中釘。

與世家的關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狀態了。

說明白了其中的要害,李預一臉無所謂。

大唐的變革,若是連知識都於世家壟斷的狀態,明智不開,那大唐估計也延續不了多久。

既然李預執意要做,杜如晦隻好陪著他去往樓,這邊早已安排好了人手。

軍裡負責文書工作的人員已經就緒,在李預的指導下,很快就進行了報紙的印刷工作。

Advertisement

杜如晦也將朝堂之上商討的議題,包括草擬的貞觀新年,李世民的一些施政方略都說了出來。

等報紙真正完印刷之後。

杜如晦拿著薄薄的紙張,眼神中帶著驚豔的神

“李預啊,我本以為你說的報紙,就跟個皇榜差不多,怎麼還有那麼多東西!”

報紙有四個版面。

第一個頭版當然是李世民的治國要,還附帶了對於貞觀新朝的期許,以及對百姓的祝福。

第二部分,就是房玄齡與杜如晦這段時間以來執行的工作心得,對於大唐今後的農業生產的指導意見。往下還附帶了新發現的糧種,也就是土豆紅薯的栽培,防治蟲害等等措施。

第三部分,則是李靖等長安守衛部隊如何改進唐軍的訓練方式,順道治理了長安的不平事跡,並羅列了長安的一些惡犯罪,罪犯都已經伏法的信息。

第四部分,則開始說起太平坊的盛世長安開業,萬仙樓東家房居然前去探查的信息,順道還指出了房對於這事的點評。

杜如晦細細看下來,瞬間就明白了報紙的重要

前三個部分,都是向百姓們灌輸大唐朝廷對於百姓所關心的問題,如何解決。

這樣的信息疏導下,那百姓自然能迅速知到陛下以及大唐臣工對於百姓的護,那反之則是百姓們在接這些信息的況下,對於大唐的支持那絕對是空前的。

這絕對是穩固陛下皇權,穩定大唐的一大利

第四部分,則是一些趣事,在重要的信息之後,還能有一些百姓閑暇談論的趣事。

有意思。

“沒想到啊,李預,這報紙看起來竟然如此,老夫都想帶回家好好品味一番!”

李預歎息一聲,“你老哥要覺得前三個板塊沒問題才,昨天看你老哥和房大人的意思,還以為這報紙是什麼洪水猛呢!”

杜如晦尷尬一笑。

他和房玄齡只在意到這種東西,對於開啟明智這一層。

可李預想的,卻是如何最大化的宣揚陛下的威儀,宣揚大唐自上而下如何關百姓。

得民心者的天下。

民心在前,反對勢力如何能攪大局。

杜如晦由衷的想到,是他們格局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