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初唐攻略 第九百七十六章:步步維艱

《初唐攻略》第九百七十六章:步步維艱

李世民并沒有選擇在外面隨意找個酒肆宴請楊綺,而是選擇在家中招待。待得李世民與楊綺并肩來到大堂的時候,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孔穎達,虞世南,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盡皆站了起來向楊綺行禮問安。

原本李世民要讓楊綺坐在首位,而楊綺卻表示自己怎能喧賓奪主,于是李世民便選擇和楊綺坐在一起,面對李世民的熱好客,盛招待,楊綺自然是的。在大唐這個極其講究份的朝代,李世民一個親王能和自己坐在一起,這已經是一種莫大的榮耀了。

待得楊綺落座以后,侍們踩著蓮步將一盤盤味佳肴端了上來,正當李世民準備舉碗敬楊綺時,長孫氏踩著蓮步走來說道:“奴家聽說安慶王來了,便冒昧前來敬一碗水酒,不知可否?”

李世民越過案幾,拉著長孫氏的手說道:“妃快快落座。”

長孫氏微微一笑,端起一碗水酒看著楊綺說道:“聽聞安慶王前來,奴家敬一碗水酒。”

長孫氏為什麼要專門敬自己一碗水酒,楊綺是不明白的,接過長孫氏遞過來的酒,楊綺緩緩說道:“秦王妃親自敬酒,乃是在下的榮幸。”

言畢以后,楊綺將一碗酒一飲而下,長孫氏接過酒碗說道:“安慶王果真豪邁。”

Advertisement

李世民哈哈大笑一聲說道:“若不是豪邁的話,也作不出那些氣勢豪邁的詩詞呀。”

房玄齡揚聲說道:“秦王言之有理。”

楊綺倒是有些尷尬地說道:“那些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如今在下腹空空,已經作不出什麼豪邁的詩詞了。”

李世民端起一碗酒說道:“安慶王太謙遜了。”

因為并非是家宴,所以長孫氏又敬了楊綺一碗水酒之后就離去了,作為一個人留在這里也是不方便的。待得長孫氏離開以后,李世民則端起酒碗看著在場所有的人說道:“昨日安慶王仗義搭救克明兄,不僅僅是克明兄的恩人,那也是我李世民的恩人,這第一碗水酒我們當敬安慶王。”

待得李世民這番話落下以后,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等人端起酒碗說道:“吾等敬安慶王。”

楊綺端起酒碗喊了句:“諸位莫要客氣,我們共飲此碗。”

一碗酒下肚以后,侍重新給楊綺添了一碗,杜如晦麻利的站了起來道了句:“千恩不言謝,盡在這碗酒中。”

楊綺微微一笑,端起酒碗說道:“克明兄客氣了。”

接連三五碗水酒下肚以后,程咬金站了起來,哈哈大笑一聲說道:“早就聽聞安慶王酒量驚人,今日一見果真如此,俺先干為敬。”

Advertisement

這番話落下以后,程咬金將眼前的三碗酒一飲而下,而楊綺也不逞多讓,極其豪爽的將三碗酒下了肚,待得這三碗酒下肚以后,楊綺才才落座,李承乾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沖著楊綺說道:“學生拜見先生。”

許久未見,李承乾比以前拔了許多,模樣也英俊了許多,楊綺快步行至李承乾前說道:“許久未見,比以前拔不。”

李承乾微微一笑,楊綺又拍了拍李承乾的臂膀說道:“臂膀也比以前更加健碩了。”

聽得楊綺這番話,李承乾咧一笑說道:“雖然已經從軍事學院畢業了,但是學生的生活依舊和學院中的一模一樣,清晨起來練,用罷早點以后讀書寫字,風雨無阻,無一日間歇。”

聽得李承乾竟然如此的刻苦,楊綺欣喜地說道:“能保持這樣的習慣,說明你自律很好,堅持下去,會有所收獲的。”

李承乾重重點頭說道:“學生會的。”

看見李承乾,楊綺忽然想起了以前待在軍事學院的點點滴滴,可以說軍事學院是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學生也是自己與李淵商議之后招募的,大多都是朝中藩王子嗣及員子嗣,之所以招募大唐的二代們,是為了磨練他們的意志力,讓他們學習一些謀略或者是治國之道。

Advertisement

想當初為了徹底的改造這些之前風流倜儻,只懂得尋花問柳的公子哥們,楊綺可是下了不的功夫,但凡任何不聽話者,除了繞著場跑,不準吃飯這些簡單的懲罰以外,楊綺還別出心裁的創造了小黑屋,當那些公子們在小黑屋待了三五天以后,那是徹底的服了,沒有一個人膽敢挑戰楊綺的權威。

后來楊綺鎮守山西以后,軍事學院也就給了李建等人打理,而李建平日里協助李淵理政務,那是日理萬機,也沒心思打理軍事學院,故此軍事學院依舊由盧赤松,封德彝等人負責,平日里封德彝僅僅向李建匯報學院的事務也就是了。

酒過三巡以后,李世民提議要攜帶楊綺在秦王府轉一轉,楊綺正好不想喝酒了,于是仍然答應。兩人越過游廊來到一亭臺中,李世民邀請楊綺落座以后,輕聲說道:“這次多謝楊相了。”

楊綺口說道:“秦王何須客氣。”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說道:“不僅僅是因為克明的事,也因為楊相堅持己見的讓本王督察醫學院一事,在你沒有回到京師之前,本王在朝堂可是步步維艱,不管是圣上,或者是太子,從來不會給我安排任何實質的事務。”

楊綺不解地問道:“秦王好歹也是尚書令,難道沒有任何事務?”

李世民無奈地說道:“雖然貴為尚書令,但是朝中六部二十四司大小吏都聽從太子的號令,任何事也是向太子匯報,何曾將我這個尚書令放在眼里?”

李世民的境實在是有些尷尬,倒是楊綺覺得即便自己是李淵,恐怕也不知道該如何合理的安排李世民。在大唐這個時代,如果一味的挑選最為優秀的兒子繼承帝位,那麼很容易引起諸多皇子之間的惡競爭,最后引發骨相殘。而嫡長子繼承帝位的制度,從理論上可以避免諸皇子奪嫡之爭,雖然話是這樣說的,可嫡長子繼承皇位真的能將國家帶到一個繁榮昌盛的地步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