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初唐攻略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悔不當初

《初唐攻略》第一千零一十三章:悔不當初

聽得楊綺這番話,李淵嘆了一口氣說道:“時也命也,太子當有此罹難呀。”

看著李淵悲痛的樣子,楊綺拱手說道:“誰也不愿意看到這樣的事發生,雖然太子與齊王遇難,但是他們的子嗣都活著,這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吧。”

李淵輕輕點頭之后問道:“朕聽秦王說你答應了他三個條件。”

楊綺拱手說道:“是的,不然的話,臣無論如何也不會再次出現在朝堂之上的。”

李淵嘆了一口氣,極其無奈地說道:“古語有言,四十知天命,而朕在四十歲左右自太原起兵,攻破長安之后建立了大唐,隨后又按照長有序的制度,冊立建為太子。而世民也罷,元吉等人也罷,朕都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讓他們給大唐開疆擴土,然而元吉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是世民卻讓朕眼前一亮,積累了不的功勛,為大唐打下大片疆域,只是隨著世民的功勞越來越大,朕卻不知道該如何安排他。”

李淵深吸一口氣說道:“自從楊文干事件發生以后,朕已經發覺他們兄弟兩人之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那個時候朕想了很多的辦法去阻止這一切,但是似乎都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后來朕不得不將你召回長安城,期著有你在朝中,他們兄弟兩人能安分守己,誰曾想結果卻是這樣的。”

李淵嘆了一口氣說道:“當尉遲敬德將建和元吉的頭顱,仍在朕面前的時候,你可知朕有多麼的悲痛,那一刻朕的心都要碎了,這是讓朕白發人送黑發人呀,早知道朕建立大唐以后會發生這樣的事,那朕寧愿待在太原做一個刺史。”

Advertisement

這番話落下以后,李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淚水嘩啦啦的流了下來,而楊綺則開口說道:“若非是圣上舉兵起事,只怕中原依舊紛不休,圣上終結了隋末大,史書畢竟會有濃重的一筆,另外圣上也不必過于悲痛,雖然太子和齊王罹難,但是太子的子嗣和齊王的子嗣尚在,這也是一件好事。”

李淵眼角的淚花問道:“朕聽聞你答應秦王要將他們送出大唐,而且終生不能返回大唐?”

楊綺點頭說道:“一切如圣上所言,他們終生都無法返回大唐了。”

李淵問道:“不知他們去了什麼地方?”

楊綺拱手說道:“應該是倭國。”

李淵眉頭鎖,思慮片刻以后說道:“如果朕沒猜錯的話,倭國應該距離新羅,百濟等國很近吧。”

楊綺點頭說道:“隔了一片海域,即便如此乘船也需要將近七八天的功夫。如果從大唐的沿海地區出發的話,約莫一個多月就會抵達倭國的九州島。”

聽得楊綺這番話,李淵惆悵不已地說道:“如此遙遠的距離,看來朕今生無法和孫子們相見了。”

誠如李淵所說,今生恐怕真的無法和李承道,李承德等人相見了,但是李淵還有其他的孫子呀,比如李承乾,李恪等人,雖然是這樣想的,可李淵對于李承道的喜歡,不是別人可以比擬的,早在李建當了太子以后,李淵對于其長子李承道就相當的歡喜,經常的招宮中,可見一斑。

Advertisement

看著李淵面無表的樣子,楊綺拱手說道:“圣上莫要悲痛,過段時間臣自會將公主帶來看圣上,以解圣上心中煩悶。”

李淵輕輕點頭說道:“朕聽聞那一夜秀寧傷了,故此還是待秀寧傷好了之后再說吧。”

這番話落下以后,楊綺準備告辭離去,而李淵又說道:“朕決議將皇位傳給太子,你覺得如何?”

聽得李淵這番話,楊綺一愣,隨即說道:“圣上今日方才冊封秦王為太子,轉眼間就將皇位傳給秦王,這恐怕不妥吧。”

李淵不解地問道:“有何不妥?”

楊綺緩緩說道:“玄武門之變發生不過幾天的時間,倘若圣上這麼著急將皇位傳給秦王的話,自然會被人說三道四,以為是太子在迫圣上退位讓賢。”

楊綺這番話落下以后,李淵眉頭鎖地說道:“可是朕已無理政務,這該如何是好。”

楊綺嘆了一口氣,默然片刻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圣上可讓太子監國,過上三兩個月以后,將皇位傳給太子,如此一來,就沒有人說三道四了。”

聽得楊綺這樣的話,李淵輕輕點頭說道:“如此也行,你轉告太子,最近國事就由他理,不必轉呈于朕了,另外朕最近任何人不想見,當然除了你和公主。”

楊綺拱手說道:“臣明白。”

在太極殿與李淵閑聊片刻以后,伴隨著李淵的疲憊,楊綺退了出來。只是退出來的時候,卻發覺李世民站在殿外面,瞧著楊綺邁步走來,李世民輕聲問道:“父皇心如何了?”

Advertisement

楊綺隨意說道:“圣上依舊沉浸在悲痛之中,最近這段時間,恐怕無法上朝了。”

聽得楊綺這番話,李世民驚呼一聲道:“今日還好端端的,怎麼一會兒就?”

看著李世民驚慌失措的表,楊綺朗聲說道:“傳圣上口諭,從即日起國事由太子負責,不必轉呈與朕,另外朕最近不想見任何人,除了安慶王和平公主。”

聽得楊綺說出這番話,李世民極其無奈地說道:“遵旨。”

這番話落下以后,楊綺又沖著李世民說道:“圣上說他累了,倦了,待得三兩個月以后,這位子就給秦王了,希秦王能帶領大唐駛向繁榮昌盛。”

楊綺這番話落下以后,李世民撲通一聲跪在太極宮前,大聲疾呼道:“請父皇放心,孩兒一定會讓大唐駛向繁榮昌盛,讓萬國來朝。”

在楊綺看來,即便是自己不說這句話,恐怕李世民也會極力的證明自己,畢竟李世民的皇位來路不正,盡管大多數人,都在說李世民率領兵馬平定了李建和李元吉的謀反,但是這不過是一句說辭而已,真正的原因大家心里都是清楚的,但是沒有一個人愿意說出來,畢竟秦王已經贏了,再去說誰對誰錯,似乎沒有一點意義了。

歷史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差錯,楊綺也不知道千年過去以后,人們如何評價李世民主導的玄武門之變,會不會像歷史上說的那樣,李世民發玄武門之變僅僅是為了自保?很久以前楊綺也認為李世民為了自保才發的玄武門之變,現在看來并非如此,李建已經為大唐的太子,為什麼要冒著風險除掉對于自己威脅并不大的李世民呢,真的毫無一點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