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三百五十章 初期工作

《帶著倉庫回古代》第三百五十章 初期工作

府比沿途所見其他城鎮要好一些。

孔郡守人是迂腐了點,僚了點,清廉是真清廉。城府又是城公主封地的核心城市,敢在這里鬧事的人都被孔郡守收拾得狗一樣。

所以城府窮歸窮,窮在產出不足上,盤剝等以上凌下的事卻很見,最多最多也就是多收點租子利息。

朝廷十稅一,這里府再加兩,農民可以保留十分之七的產出。又土地兼并之事不常見,地主收租也就三左右,所以這里的農民實際上過得還可以……相對于被稅十分之九的那些人還可以。

就是先天的底子太薄了。

府有一條渾濁的小河,雨水多時就淹沒沿岸的農田,雨水時就剩幾個泥塘,只有雨水不多不的時候才能穩穩地卡在肆和供給之間。

認真算算還是缺水的時候多,尤其是農作最需要水分的春季,春旱旱起來真不是開玩笑的。

就是這樣的河流,也只能輻一小塊區域,其他大部分區域都靠著一兩口井和人工池塘過日子。

目前城府種植比較多的是抗旱的麥子和黍子,收很糟,最近十年就只有一年收,其余九年有五年欠收三年平收一年絕收

農業的況是這樣,商業當然也好不了。

因為當地辦事過于迂腐、拖延,行商不到萬不得已,不愿意從城府出海,這又導致本地經濟落后,絕大多數商業活還停留在糧米-布帛易的層次。

在李咎看來,其實城府非常適合發展商業活

Advertisement

府地皮平坦,除了幾個緩坡,沒有別的山坳,一馬平川的大平原,道路怎麼修都錯不了。

有出海的海灘,可以曬鹽。

因為和現代位面是同一個地球,這里的自然條件和地球同個地點的城市也差不離,城府附近必然有海洋的沿岸流,會有不錯的魚獲。

旁邊還有個淺水港口,大船出不了,停泊普通貨船、臨時補給港口還是沒問題的。

非常典型的商業型區域優勢,天賦一點兒都沒有點在農業方面的地方,偏偏攤上了最保守、最排斥商業的員集團。

最靠譜的辦法是揚長避短,然而李咎也很現實,他就在這待個半年左右,最多也就是一年,時間太短,他沒辦法移風易俗,讓人們在這麼短的時間里接行商主導的經濟系。

……產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型這種結構調整級別的大事還是給城公主自己來吧,他只是來完農業技站試點的。

李咎逛完了附近的田野,特別關照了一下那條重要的河流,回到署又和幺娘談了談本地的手工業,再有孔郡守調的征稅的簿子作為參考,大差不差的搞清楚了現狀。

和李咎預料的沒太大差異,解決方法李咎也早就在琢磨了。

四種耐旱很強、產量稍低的小麥和粟米種子,備自我繁能力,需要專人照管培養維持品系的穩定。

一種落花生種子,也是高抗旱、耐寒品種,產量小了點,但是榨油的最佳選擇。

Advertisement

黃瓜和蘋果作為主要的蔬果,用的都是現代的品種。黃瓜主要用在沿河的灘涂地,改良過的品種,刺兒更,也沒原生種那麼鋒利,長好了帶著蔓兒送到附近的城市賣錢或者做醬菜都不錯。而現代的主流食用蘋果是比較理想的經過現代數代改良的富士、國,不論品質、大小、產量,都甩原生的柰、沙果、林檎十八條街……不是看不起原生品種的意思,主要是蘋果這個現代雜栽培種真的過分優秀。

而曬鹽是李咎逛完后的新發現。古代的制鹽技已經十分發達,特別是沿海地區,什麼煎鹽煮鹽曬鹽都有,只是去不掉海鹽里的氯化鎂使得鹽的口非常差。而李咎從書里翻到的未來革新過的曬鹽法能通過溶解度去掉氯化鎂等雜質,這個方法完全可以在城府用起來,這里的日照時間很長,比較適合制鹽——比不了南方熱帶,然而熱帶還是一片叢林沒說起開發咧。

有了飽腹的糧食打底,有花生這種榨油爸爸,有蘋果這個耐儲存產量又大的品種,再配合上按照本地的需求量定制的土化方案,本地農業能穩住。

商業方面,就算再怎麼被限制,海鹽是不會被限制的,這一條也妥了。說不定他方子給出去,皇帝陛下有了多個海鹽產地會愿意把城府的鹽場也給兒拿著。他也算是還城公主的一份維護和協助之力。

列完計劃,李咎把帶來的種子先取出來準備育苗,其實蘋果用倉儲中心的苗更好——這不是沒辦法帶過來嘛。

Advertisement

育苗期間李咎就開始著手搞自己的農業技站第一個試點。

府的文盲率非常高,約有九五左右,而李咎需要一套能自我運轉的系,就不能借助自己帶來的人的力量,于是李咎首先要找的,是那個能登記造冊、面試考核、通曉務農之的核心骨干。

這里不像青山城,人們普遍能認字兒了,就算不認得字兒也能讀拼音。李咎想要把一個消息傳遍所有地方,就必須有足夠多的人去口述。

幸好現在李咎要找的就是能識字的人,一張告示抄出來十里八鄉地上去,也就了。

告示蓋了郡守的印章和穰侯的鈐印,措辭是李咎一貫的大白話風格:圣恩浩恤民,命穰侯在城立一個惠農機構名曰“農業技站”,負責收集和推廣農業相關的信息。現擬向本地聘任知農務、能書善文者三名,歡迎符合要求的人來到驛館或府衙東角門報名。被聘任者即授予九品職銜“農博士”,每月有米一石、銀一兩、三斤。凡報名且能寫下自己的姓名、籍貫和一條務農心得的,給一個白面夾的餅作為路費。

后面還有許多細節,李咎沒在公告里寫明,比如職責,比如上下關系……那都是后面的事了。

李咎的時間卡得很張,公告文書寫好后,就將此事甩手給了蘇秀才去負責,什麼張、解讀……他一概不管,他只管最后帶到面前的人的“考試”。

這個告示引起了相當大的反響。

一來這個“農業技站”非常新鮮,人們都沒聽過,又覺得它很白話好理解的有趣兒;二來它給的實在太多了,一年的俸祿足可以讓全家過個年。

頓時城里鄉下,大凡是個讀書認字的,都躍躍試起來。不過這些躍躍試的人里,一個正兒八經的考科舉的都沒有。

“太丟臉了!簡直斯文掃地!”

這是本府縣學教授看見一個腳上還沾著泥的老人敲了東角門報名時,從心里發出的憤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