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三百七十九章 征途才剛剛起步

《帶著倉庫回古代》第三百七十九章 征途才剛剛起步

眾所周知最大的flag就是“等我回來就xx”,一般這人就回不來了。

李咎不是迷信的人,但是也下意識地神神叨叨了一把:“不說這個了,你快去快回。只要咱們一日比他們強,那邊的事就一日簡單做得來。你倒是多看看他們的金價變化,過去兩年你和老陳拿金銀差價掙了不,倒不知現在變了不曾?”

“我記著呢。去年下半年起,恍惚他們瀛洲的金價就暴漲了三倍……嘻嘻,我倒是又拋了些,沒虧,還掙了。這次去不論金漲還是銀漲,我是打定了主意要掙他四回來才夠!”

掌柜劉的的確確是個天選金融投機家沒跑了。

李咎思忖著以后等各地的經濟都起來了些,倒是好讓掌柜劉系統地學一學金融貨幣知識,然后把這一塊兒支棱起來,以免通脹之類的事發生。

“掙錢是一方面,多觀察是另一件事。將來說不定要靠你的心得做些大事呢?此外,記得幫我搜羅些種子。還有,讓咱們信得過的人,看看能不能從北邊繞道楚洲島、楚洲海峽去海洋對面的大陸。如果有人愿意去,這趟要錢給錢,要資給資。”

李咎指的是從楚科奇半島經白令海峽到阿拉斯加,進后一路到南的漫長路程計劃。

他早準備好了模糊地圖,順勢給到了老劉掌柜。

之所以不給細節地圖是因為大雍這個時代的細節地理和未來并不一致,給了太細的反而可能會誤導,還不如就給放的地圖,剩下的靠他們自己索,慢是慢些,總好過盲目自信自大。

Advertisement

對面的大陸就是洲大陸,整個廓和尺寸全部給了出來,李咎還很心地大概標出了一些作的產地和基本地形。

掌柜劉是個冒險家、探險家,骨子里就有向往征途的潛能,李咎才敢拿這個給他。

若是他把這地圖給蘇秀才、傅小貴,只怕他倆第一反應就是要反思自己哪里得罪了李咎才會被發配。

掌柜劉接下地圖,心下不由一:“侯爺如何知道得這麼仔細?”

“家中長輩去過,還記錄了一些當地的風土人。這些地方住的也是長相和咱們差不多的人,但是文化、語言大不相同。我家長輩猜測……”

李咎頓了頓,把騙人的借口甩了出來:“我家長輩猜測,極有可能是徐福東渡的后人。他們忘了祖先的文化,了現在的樣子,好像也還是和秦朝那會兒差不離,而且人口極。我們若是能找到他們,豈不是做了一件積德的好事?”

李咎只說是猜測,可沒說就是真的。

掌柜劉果然信了:“這麼說,竟是我們的先人之后?那是要仔細找找才好。我省得了。回去我先辦好瀛洲的事,再去這里親自看看。”

掌柜劉指著白令海峽以西的尖角陸地,那里被李咎標注為“北極楚洲島”,就是現代位面的楚科奇半島。他手作拃,先把比例尺量了量,又在地圖上比劃了一番,忍不住咋舌。

“按照侯爺的地圖,從瀛洲去往楚洲島,不論水路、陸路,都是幾千里路。陸上有我在關外的一個老場子,反而還近些,但是陸上不一定有路,若要翻山越嶺,時間就不好說了。陸路凡六千里路,海路凡八千里,到底選哪條路,我得實地看看。這片海位置極北,冬天應該有浮冰,或可免了渡海的風險,但是卻要冒著極寒的天氣,到底哪個季節過去,也得再琢磨琢磨。過了海,對面的大陸全長有……得有三萬里吧?上半截兒一萬五,下半截兒一萬五,可巧,還真是對半兒分的……”

Advertisement

掌柜劉越比劃越心驚,大雍全國最南到最北,也就一萬五千里!對面那麼大的一片土地,竟然還只是秦代的文明程度麼?

這麼大的地方,若是被他拔得頭籌,不說別的,李咎封個王,他自己至也得封個侯吧!他年史書上必定要記載他掌柜劉,大名劉全發,找到了秦朝就流落在外的中原子民!

掌柜劉頓時心頭如火燒。

李咎道:“其實我去是最好的,只是一時間走不開。這次希你先探探路,果真記載是真的,我也收拾收拾,早做準備和你們一起去。”

“侯爺,這可是三萬里沒人走過的地方,加上橫著撇出去的,加上咱們這邊兒的六七千里路,至也有四萬里路要走,沒有三五年,本不可能回來!”

李咎笑道:“我必是舍我其誰的人才有現在的我。再說,這不是先派你找人先打聽著,為幾年后的事做準備呢?萬一消息有誤,也趁早換別的路子。咱們也不為別的,就為了咱們的那些種子作,為了咱們養活的人,早晚也得去的。你想想,技站做起來了,將來大家的錢多了,人也多了,各個作坊里能生產出幾十倍上百倍的東西卻不再要那麼多人了……那時候人該去哪,東西又該去哪?你是個有天分的人,你這一路上,自己仔細想想吧。”

掌柜劉應了聲仔細記下,把地圖和雜七雜八的書冊卷起來放在包袱里,又得了李咎承諾必定護著他家人口和產業周全,方心滿意足地辭別侯府,馬南去。

Advertisement

他走了,城和三皇子便聯袂而來,是找他打聽這次打開海的事來的。

這時候開海貿的影響和李咎剛提出來的時候不太一樣了。李咎提出來開海貿時,恰逢江南糧倉見底,又是災年,是為了從海外收糧食進來才有此提議。

他們都知道李咎對農、糧、牧的重視,人到了金陵住進了侯府,都沒忘開個實驗田。于是就更顯得李咎一力支持的海貿很突兀。

海貿這東西是從海外變出個市場給大雍,需求上去了當然供給就會被抬高,供給抬高必然爭奪勞力。

如今的江南雖然經濟日漸發達,但是糧食的價格也是一日高過一日——因為人力的機會本太高了。

本就有棉麻、花生等與糧食搶奪土地、水、,已是靠著京城皇帝陛下的強制命令才能維持住最底線的耕地投——就這,還要靠年度靠譜驅策各地縣胥吏主督促人們耕種糧食,否則他們照樣敢管稻子細管棉花、花生。

海港修繕開始后,江南的人工越來越貴,盡管有源源不斷的災民流民投其中,也抵不住這里的缺口巨大。

建設海港要人,修路要人,造船要人,水手、隨從要人,各個行業要人,工廠里更要人……人工費暴漲,那勞集的糧食的價格就徹底下不來了。

李咎重農,又總是打自家產業的商品的價格,旗下產業很有真正向著掙錢的方向運行的,一般李咎折騰出個什麼東西來,最多一年也就給聯營會去干,李咎自己絕從倒賣東西上掙錢。

人們看重李咎,不是看重李咎日進斗金的能力,而是看他隨手盤活一個產業的技,看他心懷貧苦的仁德,還有他那個不知積攢了幾代十幾代的家底子。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