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帶著倉庫回古代 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后的制度課4

《帶著倉庫回古代》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后的制度課4

秦王議政歸來,還沒回去換常服,先來書房看看李咎,然后就聽見李咎在和小蓮等幾個幕僚在那里八卦如何給三公主長志氣。

心里為秦駙馬鞠了一把同淚,秦王大大咧咧地加他們中間坐下:“你們在聊什麼?”

一眾幕僚和心腹紛紛起行禮,李咎也站起來,說道:“我久不在京城,不知道水深水淺,特意打聽打聽,以免徒生不必要的麻煩。欸,你去宮里,見著城了麼?”

秦王沒好氣地回道:“我那里能見著姐姐,我都沒見著王妃!聽說昨晚上母后那里宵夜都了兩,早朝事罷人還沒起。等到過了早起請安的時間點兒,后妃們、未嫁公主們都扎堆去了,我們哪里還能去得?”

秦王和李咎并排坐著,一人嘆了一聲,然后勉強打起神來:“今兒繼續說稅的事?”

李咎搖頭:“作業布置下去了,一兩天收不上來。今天不上課,你有空的話,我和你聊聊財產權以及,生產力,還有對應的權力、組織、系統、制度問題。這話就嚴重了,所以只能和你切磋,對其他人我都不能提,否則算咱們倆大不敬。”

秦王聞言忙停,先讓擺飯,他換服,回來吃了飯再詳談。

李咎不會把屠龍拿出來原樣地教給秦王,不過他會講一些更為客觀的規律,并且把社會制度、權力組織仔細掰清楚,這算是打折版的屠龍吧。

特別是私產制度下的組織制度如何敗壞,這個過程可太值得作為教訓學習了。

每個朝代的結束,每個封建國家滅亡,都有其本的制度學邏輯。土地兼并、財政支出相對收的劇跌、文明斂、人口增長而生產力停滯導致養活人口的資源出現缺口……都只是這個邏輯、規律的表象。

Advertisement

目前還沒有人能全面、客觀地總結這個邏輯、規律,不過李咎可以把看起來最靠譜的幾種學說全都給秦王說一遍,盡可能地靠近這個客觀規律。

李咎希這個國家的變革是徹底且緩和的——死一些人,耽誤一些時間,最好能和平過渡到社會的發達形式。

雖然天真,可世上哪有不天真的愿呢!

一眾幕僚,包括小蓮,都識趣地告退,有事要商量的就和秦王約好時間到了時候再來。

李咎在這時候開始給秦王教不完整且雜糅了多種學說的屠龍,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各方面看來秦王至備了三個素質:

與其他人的共能力,特別是諒勞苦大眾方面,他一個出富貴的天之驕子,有心去窮山村里住一段時間,親自下地干活,與農戶同吃同住……而不是懷著高高在上的憐憫施舍,只這一條,十分難得;

同時他還有一種執拗,認定要做的事就一定做到,對娶妻是如此,對新政也是如此,這種堅決和毅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能量;

此外他沒有眼高手低的病,特別是在執行新稅法變革期間,他沒犯錯,繞過了幾乎所有的坑,把事兒辦了,說明他不容易被人蒙蔽,被人左右——須知世上多好事都在執行中被辦了壞事,姑且不討論思慮不全的好事是不是真正的好事,反正在封建社會里,底層的胥吏和地方僚,以及大地主、豪強、族,可太懂怎麼故意砸鍋了,只看看歷次變法中出現的種種對抗手段,難道秦王就沒遇到過?他絕對遇到過,只是他沒跳坑里。

Advertisement

三個個人素質之外,秦王的皇子份也是不錯的,至他要皇位,或者要掌權,都有天然的合法,不需要一場暴力爭斗來奪取。暴力爭斗的可怕不僅僅是它本帶來的流事件和,最主要還是通過暴力手段獲取權力的君王、權臣,往往都會為了掩蓋自己的來位不正而采取一些不必要的措施。這在李咎看來是個壞事,既然用了不合禮法的手段,史書罵名背著就是了,千秋功過不過是一說,百姓、國家得了好才是正道。若是為了不背罵名,或是為了彰顯自己其實不是那種貪權柄的人,而抑自己的施政手段,反而落了下乘。

所以能合理地取得大雍的統治權,這也是個不錯的條件。

如果有可能,李咎甚至想把秦王的后代也一起教了,一代統治階級不夠,二代三代一起洗,應該能洗出個不錯的思路。

不得不說屠龍真不愧是屠龍,許多秦王之前想不通的地方,李咎給他這麼上一課就解決了。特別是關于財產權的劃分與當前的勞人民、小有產者、大富商大地主、系……的不同人群的界定及關系探討,簡直是茅塞頓開,醍醐灌頂。

李咎沒有解說完整的屠龍,只是教了基本分析方法。

秦王確實沒看出來屠龍用到后面能斬龍,就算看出來,他也舍不得不學。隨著學習一天天深刻,秦王越發對李咎口中的先祖馬先生、葛先生、李先生佩服得五投地,有時候甚至會產生“怎麼不是我托生在他家,姐夫雖然學得深刻,到底說得淺顯,反而耽誤了我來”的痛惜

Advertisement

如此過了一段時間,李咎得到機會見了老婆幾面,就是幕僚們教作業的時間了。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還是可以的,李咎掰扯完稅的本質和功能和影響機制后,大家的思路就十分清晰了,再互相應證、辯駁一番,那上來的作業,已然有了現代稅制的影子。

個人所得稅,無一例外,所有人都選了階梯計稅的辦法,稅率有高有低,分檔有疏有,有人純拍腦袋,有人取了許多數據學李咎的手法搭模型,據模型算分檔和稅率。

這個模型對不對的另說,反正這思路是真的有點上道了。

征收的辦法也和法令扯上了關系,秦王幕僚中有法家出的,就在這里提出了必須以契約書留下一切易的實證,不論是現在的房契地契,還是賣契,或是兩家買賣的契約,有是有,卻都還不夠完善,因此征稅的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契約制度,一方面朝廷收印花稅更方便,另一方面朝廷也可以獲得非常完善的經濟數據,相應的要保護契約人、保護易、收稅,也有了可靠的依據。

唯一的問題是執行完善的契約制度本比較高,需要較高的識字率和降低紙筆的本。到這里這個幕僚由衷稱贊了一下李咎在金陵、青山、大灣府搞的掃盲班,許多設計都依賴識字率,而李咎早在十年前就開始打識字率的基礎,不可不說一句“高瞻遠矚”。

不過幕僚也提到這個思路和當前的主要施政思路“牧民、愚民、士民有別、減詞訟”不一樣,又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移風易俗。

李咎倒是很樂觀,契約制度在大眾層面涉及的是錢,是利益。不管府打什麼想法,真正生活在當下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一定會選擇契約制,而能印花稅和獲取經濟信息的至高統治者也會用好這個制度,這不就了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