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至尊皇太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 神機妙算!

《至尊皇太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神機妙算!

要知道,在大唐時代,整個大唐的經濟中心,都集中在南方。

北方相對而言,還是以畜牧,種植業為主。

因此,想要推進經濟,從南方手,是最快同時也是最便捷的方式。

首當其沖要解決的,便是南北方的通問題。

眾所周知,現代的商業為何會如此發達?

有一樣東西的出現,幾乎是起到了決定的作用。

鐵路!

一旦通運輸不再遲緩。

南方的貨可以運送到北方,北方的作也可以拿到南方去賣。

這樣一來,經濟總量可以翻上幾番?

當然,于李塵而言,現在就修筑鐵路,多有點不太現實。

鐵路修不了,可以修公路啊。

說干就干。

李塵連夜做了一個設計圖出來。

這修路的工程,很是浩大。

想一口吃個胖子顯然是不現實的。

因此,第一道工程,李塵打算先從長安修到江南。

結果晚上吃飯之時,李塵將此事在飯桌上一說。

蕭元海和楊翠直接就聽傻了。

“什麼?殿下,您不是在開玩笑吧?”

“從長安到江南,那這條路,要修多久?”

“這可是天大的工程!”

“所需要的花銷,更是一筆天文數字!”

李塵哈哈一笑:“這都無所謂,錢嘛,我有。實在不行,還可以從柜坊里面出。”

Advertisement

“這些東西都是小錢,幾百萬貫,不算什麼。”

“修路,是關乎民生,關乎國民經濟的大事,絕對不能再耽擱了。”

聽到李塵這話。

蕭元海和楊翠老兩口,更是徹底石化。

幾百萬貫,小錢?

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凡爾賽!

……

就在李塵這邊琢磨著修路大計劃的時候。

長安這邊又出事了。

如今吐蕃已經打下來了,整個朝堂之上,都是一片喜氣洋洋。

隨之而來的,太子在眾臣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再次拔高。

畢竟,對吐蕃能大獲全勝,這其中可不了太子的功勞。

打是打下來了,可,這接下來的事,又讓李世民開始發愁了。

對東突厥,他是直接建立北庭都護府,再利用各種政策全面控制。

可這吐蕃該怎麼控制?

首先,吐蕃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都比東突厥大了不是一星半點。

其次,吐蕃人雖然沒有東突厥人那麼生好戰。

但,吐蕃的文化,要比東突厥發達很多。

無論是宗教信仰,還是吐蕃人的文化水平,都遠勝突厥人。

文化水平高,隨之而來的,便是思維的提高。

可以這麼說,吐蕃人的思想,比之東突厥人,要高出幾個檔次。

對于治理一個國家來說,民眾的思想發達,本是好事。

Advertisement

可,對于理戰敗國來說。

戰敗國民眾思想程度高,便意味著不好掌控。

這對于大唐而言,可絕算不上一件好事。

經歷了深思慮后,魏征出言道:“陛下,恕老臣愚鈍。老臣經過反復地深思慮,都是認為,這應對東突厥的法子,是不能再用在吐蕃上了。”

長孫無忌也是點頭道:“不錯,那吐蕃條件惡劣,我大唐軍隊適應還需要時間,本無法派出人手前去常駐。”

“時間一長,最終還是吐蕃人自己掌握權柄。”

“若是長時間放任不管,到時候吐蕃人中再冒出一個像乞力徐尚年這樣懂得煽人心的高手。”

“到了那時,恐怕吐蕃人還會心生反意,我們就又要費上一番功夫了。”

這話一出。

李世民這邊也是有些頭疼了。

一直以來,他都將強大的吐蕃帝國視為眼中釘,中刺。

如今,打是打下來了。

可這如何控制,又是一個世紀大難題。

哎,想做個好皇帝,這怎麼就這麼難呢?

就在眾臣盡皆沉默之時。

房玄齡忽而快步上前:“陛下,臣這里有一個錦囊,是太子殿下留給您的。”

“嗯?”

李世民愣住了,旋即有些詫異地問:“太子不是提前許久就已經離開長安,那這錦囊……”

“不錯。”房玄齡點頭道:“太子早在一個月之前,便已經想到,等吐蕃被攻打下來之后,我們必定會因為如何治理吐蕃而發愁。”

Advertisement

“因此,太子這才會提前留下錦囊妙計,以備不時之需。”

這下,滿朝文武都傻眼了。

這……

真的有人,能夠做到如此神機妙算麼?

他們是理解不了。

但,對于李塵這種穿越者而言。

就已經通曉大唐的歷史,只要邏輯思維足夠縝,那這些小事,還不是手到擒來?

李世民急忙命人,將房玄齡手中的錦囊,呈遞上來。

打開錦囊,里面裝著一個字條。

李世民鋪陳開來,僅僅從上到下看了一眼。

原本皺的眉頭,便立刻舒展開來。

“妙計,果真是妙計啊。”李世民嘆著。

看著李世民這幅反應。

下面的魏征,長孫無忌等人,都已經是心難耐。

“陛下,太子殿下怎麼說?您就別賣關子了,快些讓我等也看看啊。”

李世民哈哈大笑:“你們這群飯桶,讓你們想點子,你們想不出來,結果別人有了點子,你們倒是第一個想看。”

“好了,朕也不跟你們打啞謎了。承乾說了,要解決吐蕃一事,其實很簡單,依舊是沿用針對東突厥的政策。”

“啊?沿用東突厥的政策?”魏征撓了撓頭:“這不太可能吧,畢竟吐蕃和東突厥的國大不相同。”

柴紹也點頭道:“是啊,就拿太子殿下那糧食政策來說,東突厥人缺糧,我們大唐僅僅提供給他們糧食,就能夠實現基本控制了。可吐蕃人本不缺糧啊,這該如何是好?”

已經悉一切的李世民,直接用一臉鄙夷的目看著他們。

“哎,你們啊,就是不懂什麼做舉一反三。”

“朕來問你們,吐蕃人不缺糧,那他們平日里種植的,都是什麼糧食?”

杜如晦率先答道:“吐蕃流行的應該是青稞。”

“不錯。”李世民一臉的高深莫測:“這青稞,不僅可以用來食用,還能用來釀酒!”

“那我們便可以為他們提供糧食,去換取青稞酒。一壇子青稞酒,我們就給他十斤的糧食。這樣的比例,吐蕃人高興還來不及。”

“再加上我們大唐所種植的稻米,比他們的青稞口更好,相信他們一定會瘋狂地用青稞酒來換取稻米!”

“到那個時候,只要吐蕃人膽敢造反,那就直接終止易,他們沒了糧食,還拿什麼和我們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