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府,知府衙門。
段子興心事重重的走來走去,被那群士紳一頓勸說,他更加的心神不寧了。
萬一損兵折將,自己對朝廷怎麼代?
對鎮南將軍怎麼代?
又對治下的百姓如何代?
他一陣煩躁,懊悔不已。
就在這時,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大大大大……大人!”
仆人張之下,說話都變結了。
段子興瞪眼,然大怒:“慌慌張張,何統?!”
“會稽縣大捷!”
仆人遭了一頓呵斥,說話突然變利索了。
“大大大大……大捷?!”
段子興卻被傳染了,結結的道:“怎樣的大捷?!”
仆人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振的道:“倭寇一個千人隊,全軍覆沒!”
“大勝!大捷!”
這個消息太驚人了,以至于讓段子興激的不顧拍案稱好。
“現在軍隊在何?”
“已經到城門口,馬上就要城了!”
“好好好!本親自去迎接!”
段子興欣喜若狂,連忙換上了服奪門而出,他前腳剛邁出去,后腳又回來了。
“去!把早上登門拜訪的那些士紳全部來!”
他恨聲吩咐。
那些嘰嘰歪歪的士紳,在蘇湖的溫鄉里泡的骨頭都了,一群自私自利之徒!
大軍凱旋,也讓這些人去迎接一下,看看他們是否還是那副小人臉!
消息傳來,舉城沸騰!
姑蘇姜家軍在朱重九的帶領下走進臨安,這些人各個斗志昂揚,每一個人的腰上都系著一顆猙獰的倭寇頭顱。
這是殺敵的證據,是可以請功的!
“為民除害,真英雄!真豪杰!”
段子興親迎到城門之外,揮手間讓人抬上來幾個大箱子。
里面裝的全部都是雪花銀。
朝廷有懸賞,一顆倭寇頭,可以兌換白銀五兩,五顆倭寇頭顱,可以升一級。
這些人都是姑蘇姜家的門客,升是別想了,但發財還是可以的。
段子興毫不吝嗇,命人當場發放。
他都快樂瘋了。
整個江南道,所有州府都猶如砧板之,任由倭寇宰割。
而臨安府卻敢迎頭痛擊,并取得大捷。
自己這下肯定會在朝廷大大臉,憑這份功勞升一級絕不是癡心妄想。
“本民如子,犯我臨安者雖遠必誅!”
“小小倭寇,豈容他猖獗?龍崗百姓的仇,今日終于報了!”
“這全仗姜先生的支持,朱英雄的虎威!至于本的一點點決策,實在不值一提!”
段子興做出一副謙遜的樣子,實際上激的眼珠子都紅了,激昂慷慨,口沫橫飛,沉聲道:“曾經有人登門勸說,讓本放棄會稽縣的百姓,保持實力護臨安,但本民如子,當初駁斥,力主出兵!”
他一副英明神武的樣子,立刻引來無數百姓的歌功頌德。
至于那些士紳,此刻則跪伏在地上瑟瑟發抖,每一個都面帶慚,連個屁也不敢放。
只是在心里大罵段子興見風使舵,卑鄙下作!
登門時,何曾呵斥過他們?
這時候拿出來落井下石,給自己臉上金,真是無恥到了極點!
“長倭寇志氣,滅大威風……”
就在這時,有人策馬城,冷漠的聲音清清楚楚傳到每一個人的耳中。
“此等敗類,當誅!”
姜辰鮮怒馬,面若寒霜。
他一出現,立刻嘩啦啦跪倒一片。
“主公!”
腰系倭寇頭的悍卒單膝跪地,聲震山河。
這些人每一個都頭顱高昂,敬畏的著年,以立姜門之下為榮。
“姜先生!”
百姓也高呼起來,人人翹首以盼。
這一刻,姜辰在他們心目中的威攀升到了頂點。
有姑蘇姜郎在,倭寇豈敢正視臨安?
“主公!”
朱重九也上前參見。
姜辰打量著這個滿英雄氣的丑年,咧一笑,出一口雪白的牙齒,道:“你為姑蘇立下了大功!要什麼獎賞?”
“為主公出力,不求獎賞!”
朱重九連忙推辭,若不是主公,自己早就不知道死幾回了。
“有功必賞!”
姜辰輕輕一揮手,旁邊跟著的杜開從懷中掏出一個冊子,遞給了朱重九。
“這是……”
朱重九傻眼了,不明白這是何意。
一本書?
主公這是嫌棄自己大老,讓自己用功讀書嗎?
姜辰笑道:“讀來!”
朱重九立刻照做,他字認得不多,但上面的記得東西很簡單,倒也能通讀下來。
“飄香茶莊汪掌柜說……姜家豎子害人不淺,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臨安城所有人都要跟著……遭殃?倭寇一至,城破人亡?”
“張記當鋪張員外說知府糊涂,姜家小賊不知道天高地厚,竟敢去平倭,不知……自己幾斤幾兩?”
……
本子很厚,上面清清楚楚的記得很多士紳的私下抱怨。
這些都是街市上流言蜚語的源頭。
被點名的士紳個個嚇得面如土。
“媽的!真是一群骨頭!只顧自己死活,不管旁人嗎?”
“呸!敗類人渣!”
“這是通倭!應該斬殺以儆效尤!”
群激,唾沫滿天飛,都快把那群跪伏在地的士紳給淹掉了。
姜家的那群悍卒更是磨刀霍霍。
主公在他們心中義薄云天,恩重如山,不容旁人誹謗。
“姜爺饒命,老夫昨天發昏說的都是胡話啊!”
“我也是!我豬油蒙了心!”
一群士紳屁尿流,跪在年馬前叩首,有的更是開起自模式,啪啪的猛掌。
姜辰冷笑一聲,輕蔑的看著這些反復無常的小人,淡淡道:“你們是支持倭寇,還是支持朝廷平倭?”
“當然支持朝廷!”
“我與倭寇不共戴天!”
一群士紳紛紛指天畫地百般發誓的表忠心。
“那好!”
姜辰微微一笑,道:“口惠而實不至,容易讓人懷疑,必須拿出實際行!”
他向旁邊人使了一個。
朱重九立刻站出來,道:“在!”
“上面記得清清楚楚,一句話五千兩,你辛苦一下上門去收。”
姜辰挑眉道:“如果付銀子犒軍,那就在簿子上一筆勾銷,如果不銀子,那就是通倭,讓知府大人在戶籍上一筆勾銷。”
“啊?!”
士紳們各個如喪考妣,如同被挖了幾塊。
他們真的想死了,早知道發牢會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何苦賤呢?
……
江州,行軍大營。
鎮南將軍徐大海正在調兵遣將,布置平倭方略。
就在這時,一個軍卒跑來稟報。
“侯爺!會稽縣大捷,斬倭一千,全殲!”
此話一出,大帳中的將領各個眉飛舞。
多日來,他們心中都有一口窩囊氣,奈何倭寇來去如風,從來不與大軍正面戰,又極其厲害,非銳不可敵,導致不斷慘敗失利。
這個消息太振人心了。
“原本除了吾兒的黑林軍外,江南道再無銳可平倭,沒想到有人比還勇猛!”
就連徐大海都忍不住容,出狂喜之,追問道:“那是誰的部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