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六零重組家庭 第123章 第123章

《六零重組家庭》第123章 第123章

一群人忙活了半天,腌了一千多條鯉魚,用掉了五個直徑0.35米,高0.6米的杉木桶。還有兩千條的草魚和鯽魚亟待理。

“趙恪,你帶大家進屋喝杯茶,歇一歇,”蘇梅起道,“我去燉魚、餅子。念營、小瑾,去蔡校長、王過來吃飯。”

兩人一個胳膊不方便,一個年紀大了,收拾魚什麼的,蘇梅就沒讓兩人摻和,只讓們幫忙帶了小瑜兒、小黑蛋玩。

“好。”林念營、趙瑾應了一聲,洗洗手去人了,

趙恪泡了壺茶,拿著煙,招呼幾人進屋。

劉浩南去瓜地里摘了四個西瓜,家里的刀、還有王家和孟家的都被借來殺魚了,怎麼洗都帶著魚腥,幾個小子倒也干脆,放在地上一拳頭錘下去,“咔嚓”一聲裂開了道口子,雙手死勁一掰,掰了兩瓣,然后一人抱著一瓣再往地上一磕,便了數瓣。

一瓣瓣撿到托盤上,劉浩南端進屋,招呼王營長、孟子衡幾人道,“來來吃瓜。”

“行啊,住的越來越自在了,”孟子衡看著劉浩南五人笑道,“要不要參軍?”

劉平安倒是有些意,過來半月,長沒長高目前還沒看出來,不過他能明顯地到自己比以前壯了,有勁了。

若是當兵,不說其他,訓練個一年半載,最起碼能保證,到了冬季他也不會再冒發燒了。

這般想著劉平安舉起了手,趙恪瞪了他一眼,回頭跟孟子衡道:“你別出主意,他們大學專業跟我們完全不沾邊。”

所以無論是退學過來,還是轉報軍校都不是易事,再說國家對外并不太平,隨時都會打仗,一群學生娃上戰場填槍眼啊!

孟子衡沖他翻了個白眼:“你不也是半途轉的專業嗎?”

Advertisement

趙恪:“我在國讀的就是軍事學校。”

專業雖然不同,卻更有利于他偵察工作的全方位發展。

“行行,說不過你多。”孟子衡舉手投降道,“自從遇到你,我就發現,跟你論口才,那是次次必輸。”

幾人被孟子衡無奈的模樣逗得轟堂大笑。

廚房里,蘇梅和好面,在張寧的指點下,把理好的胡子鲇剁段,用沸水焯備用,撈出酸菜切塊洗凈,大鍋燒熱放豬油,伴隨著“刺啦”一聲響,濃郁的油香味被激發了出來。

蔥姜鍋,下米酒、鹽、酸菜煸炒,倒山泉水,下胡子鲇燉。

開燉的同時,蘇梅抱著面盆往灶臺上一放,揪一劑子在手心里團一團扁,然后沾點水,往鍋沿上“啪”的一拍。

算著計量,沿著鍋邊了兩圈。

半小時后,魚香混和著餅子的焦香彌漫在廚房,引得眾人直流口水。

“吃飯了。”蘇梅朝外喊了一嗓,掀開鍋蓋鏟起一個個焦黃的餅子放進饃筐里,遞給過來的劉浩南,拿起海碗連魚帶菜帶湯的,一碗碗盛起。

咬一口餅子,喝一口酸香的湯,再吃一口鮮的魚,不要太

滿滿一大鍋酸菜燉魚,一大筐餅子,吃得丁點不剩。

蘇梅怕他們沒吃飽,拿著小竹筐又去菜地里摘了些黃瓜、西紅柿、香瓜、小白瓜,洗凈放在桌餐上,讓他們自個兒拿著吃。手機\端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彩小說\閱讀

吃完飯,大家略歇一歇又忙活開了。

蘇梅留了些草魚、鯽魚養在池子里,準備明天讓人給花城的幾家送些,自家再留些吃新鮮的。

剩下的宰洗干凈,瀝干水份,拿刀在魚上豎著劃上幾道,調了蔥姜、蒜頭、米酒、白糖、鹽等腌制。

Advertisement

這一批是要曬魚干的,所以腌制只是第一步,四小時后還要拿麻繩一個個串起來,肚子用竹簽撐開,掛起來曬。

晚上,蘇梅讓劉浩南跟趙瑾去農墾食堂取了大胖蒸的饅頭,給大家燉了鯽魚湯,烤了草魚、茄子、韭菜,炸了泥鰍和菜丸子,涼拌了個黃瓜。

趙恪開了壇米酒,蔡佳微帶了瓶葡萄酒和一瓶青果酒。

蘇梅喝得有點多,送走王家三口和蔡佳微夫妻,把魚一條條掛在廊下吊起的竹桿上,坐在竹椅上單手托腮,看著趙恪嘿嘿直笑。

趙恪好笑地刮了刮的鼻子,“什麼事這麼開心?”

“開心。”蘇梅嘻笑道。

“開心什麼?”

“就是開心啊!”蘇梅嘟了嘟,“你怎麼一直問,好煩。”

趙恪有些發燙的小臉,哄道:“咱去洗澡好不好?”

11點多了,平常這會兒,小梅早睡了。

“抱抱。”

“好。”趙恪抱著回屋拿了兩人的換洗服,又抱著去了洗澡間。

房頂上大盆里曬的水,被夜里的山風一吹早涼了。

趙恪放在小凳子上坐下,提了兩桶熱水過來,“太晚了,今天不洗頭了好不好?”

蘇梅扯著發梢聞了聞:“臭。”

魚腥味、油煙味混雜織在一起,確實不好聞。

“不信你聞聞。”

“嗯,臭。”趙恪手里的辮子,解開頭繩拆開發辮,手指穿過順了順,調了盆水浸,打上皂泡泡輕輕按過頭頂。

蘇梅舒服地閉了閉眼,半晌揩了點皂泡泡在手里把玩道:“這個不好,要不是我有異能,洗出來的頭發就的梳不通。”

“嗯,改天我給媽打電話,讓去華僑商店看看有沒有施華蔻賣。”

Advertisement

“施華蔻是什麼?”

“一種洗發水。”

“那你別忘了哦,我人噠,頭發也噠……”

“好。”

……

凌晨四點,趙恪起來,撈起水池里的魚,裝滿了一桶又一桶。

劉浩南等人聽到靜,紛紛穿起來。

趙恪拿起扁擔一人給了一,“挑上,跟我去后勤。”

幾人昨天就聽蘇梅說了,要送魚去花城,遂一個個聽話地挑起兩桶魚,跟著趙恪出了門,借著天邊的一抹魚肚白小心地往山下走。

把魚送上采購車,趙恪給足了運費,請司機到了鎮上幫忙找個人送到劉家。

出了后勤,趙恪打發五人先去軍部,他帶著扁擔回來,先進屋看了看。

蘇梅睡得正香,卷起的毯子邊出頸下深的吻痕。

趙恪手給蓋好毯子,寫了個紙條給放在枕邊,轉去西廂抱了小瑜兒、小黑蛋出來。

林念營、趙瑾已經養習慣了,到了這個點不用人自己就爬起來。

洗漱后,兩人朝東耳房看了看,半天沒有聽到靜。

“爸,”趙瑾問道,“浩南叔他們呢?”

趙恪給兩個小家伙去臉上的水珠,抱著他們向外走道:“去軍部了。”

蘇梅懶懶地睜眼醒來,屋屋外靜悄悄的,跟往常沒有什麼不同,慵懶地坐起,拿起床頭箱子上的服一件一件慢慢地穿著。

淺藍的小立領偏襟上,深藍的寬松子,蘇梅趿鞋下床,手下的一愣,是張紙條,拿起一看,趙恪鐵畫銀鉤地寫著,梅:昨夜累你至極……心疼地吻你千遍……早上帶孩子們去食堂……恪留。

蘇梅拿起表看了眼,8點34分。

著紙條,蘇梅心甚好地在鏡前轉了個圈,口中哼道:“甜,你笑得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

不用給一家人做早餐,蘇梅陡然到一陣輕松,整個人都悠閑了起來。

打開收間機,拆開辮子慢慢梳著,拿了條藍帶從前面辮起,于腦后輕輕挽起。

洗漱后,拿出大嫂喻蘭寄來的化妝品,蘇梅對鏡涂了點面脂,修了下眉,上了,嗯,噠。

拔開爐子,打個蛋在碗里點上鹽,滴兩滴香油打散,切一個昨天剩下的饅頭,爐子上坐上炒鍋,倒上一點茶油,饅頭沾著蛋一片片鋪在鍋里一煎,待兩面金黃夾出,咬一口外焦里,咸香可口。

再沖一碗,拌個黃瓜,搭配著一吃,舒舒服服的好不悠閑。

“小梅姐,”劉浩南幾個從外面推門進來,看蘇梅正在吃早餐不由一愣,“趙大哥讓我們給你帶了早餐。”

“是什麼?”蘇梅坐在椅子上招了招手,“給我看看。”

“粥、水煮蛋、饅頭、咸菜。”劉浩南一一放在桌上道,“水煮蛋是趙大哥特意讓炊事班的小戰士幫忙煮的。”

“哦。”蘇梅拿起一個磕破皮,剝開蘸了黃瓜吃。

“小梅姐,你這吃的什麼?”劉平安指著香煎饅頭片道,“看著好好吃喲。”

蘇梅把盤子推給他們:“嘗嘗,裹著饅頭片煎的,以后你們自個兒做飯吃,懶省事了,就可以這麼做。”

說著把做法給幾人仔細講了一遍。

“唔,好吃。”

一個饅頭也就切了六七片,蘇梅吃了一半,幾人一人半片也就嘗了個味。

蘇梅往他們后看了看,“念營跟小瑾呢?”

“去郵電局取包裹了,”劉浩南說著手,帶著幾人把廊下一竹桿一竹桿的魚取下來,棚在三角曬架上晾曬,“小梅姐,我們從軍部回來,看到人家都拿著鐮刀去地里割豆子,咱家是不是也該割了?”

“嗯,”蘇梅吃完一個蛋,把另一個蛋遞給最小的劉平安,端起碗筷去廚房洗刷道,“等會兒我帶你們去地里。”

一畝地大豆,幾個人割了一天。

家里沒有地方曬豆秧打豆子,蘇梅跟大胖說了一聲,讓劉浩南他們挑去了農墾食堂,攤在了廣場一角。

這個時代的人打豆子,要麼人力,要麼用畜口。

人力打豆有一種專門的工連棧,用一個旋轉軸將一個長木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固定在一起,使用時手握木,舉起竹條/木條拍打而下。

它不但可以打豆子,還可以打稻子、小麥、芝麻等,很多軍嫂家里都買了這個。

蘇梅沒要,覺得繁瑣的,沒有起大直接敲來得爽快。

遂豆秧晾曬期間,給劉浩南、趙瑾七人,一人準備了個木

不過,倒底是沒有用上。

大胖趕著騾子拉著石滾碾豆子時,順便就將家的給一起碾了。

“蘇同志,”一袋袋豆子曬干收起來,往家運時,司務長住蘇梅道,“過兩天我做醬,你要不要一起?”

蘇梅雙眸一亮,驚喜道:“黃豆醬嗎?”

“嗯,還有醬油。”

“要、要,”蘇梅忙指揮著劉浩南和劉平安把豆子全部放下,“這些能夠出多醬油?出了醬油的豆子是不是就不能用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