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六零重組家庭 第126章 第 126 章

《六零重組家庭》第126章 第 126 章

城里吃油限量,蘇梅準備節禮時,就想弄點油給大家寄去,冬天是個進補的好時節,炸點丸子、蓮夾,跟條、白菜、蘿卜一燉,下個面或是就著饅頭熱熱地一吃,冬天的寒氣都被擋回去了。

家里的大豆都被拿給司務長做豆豉了,為了能買到足夠的豆子,蘇梅連跑了數家,湊足五百斤,拉去了農墾食堂。

司務長不但在榨油,還泡了豆子準備做豆腐。

“司務長,”蘇梅看他泡了那多豆子,驚訝道,“你要給大家做豆腐宴啊?”

“做什麼豆腐宴,”司務長笑道,“過段時間該收玉米、紅薯,種土豆、油菜、白菜、蘿卜了。趁著現在有時間做點豆干,農忙時也好給戰士們添個菜。”

“豆干!”蘇梅好奇道,“好做嗎?”

“好做。”司務長笑道,“豆腐切片拿大料一鹵,撈出來瀝干水份,擱太下曬個三四天,曬的干干的,拿雨布袋一裹放個半年都沒事。”

蘇梅雙眸一亮,轉向外走道:“我再去買些大豆……”

“回來。”司務長無奈地搖了搖頭,抬腳踢了踢竹筐里蘇梅剛送來的豆子,“一百斤豆子出15、6斤油,榨個三百斤,有個四五十斤送親戚就夠了,剩下的做豆腐。”

蘇梅:“會不會太?”

司務長瞪:“你當自己家里有金山銀山啊!”

“嘿嘿,”蘇梅鼻子,笑道,“聽您的。”

三百斤豆子得了47斤油,自家留了5斤,蘇梅給陜北老家、婆婆、大嫂、顧淼各寄了4斤,給三哥兩斤,剩下的讓人幫忙送去了花城。

這麼一折騰,東西寄到京市就有些晚了。www..co(m)

八月十五這天,趙儒生正拿著二兒子的東西跟秦淑梅顯白呢:“看看,老二還是知道跟家里親的嘛,提前就將節禮寄了過來。你看這特產紅腸,紅艷艷的漂亮吧?還有一瓶麥,一袋巧克力糖,一袋面包圈……”

Advertisement

秦淑梅跟著翻了遍,剛要附和地贊兩句。

趙倬帶著妻兒,扛了個大包推門進來了:“媽,小弟給你寄的包裹。”

趙儒生忙拿了二兒子寄來的糖果、面包圈給孫子、孫:“小琛、小珺,快嘗嘗,你們二叔從冰城寄回來的。”

兩個孩子瞟了一眼,搖了搖頭,“家里就有,二叔還大老遠的寄回來干嘛?”

趙儒生噎了噎,一時間竟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秦淑梅抬頭看向條幾上的果盤,除了兩紅腸,家里可不就是樣樣不缺。

喻蘭放下手里的月餅、水果和給秦淑梅訂做的旗袍,尋了把剪刀,帶著兒興致地拆包道,“看看你們小嬸都寄了什麼?”

豆油、茶油、魚干、豆干、紅薯條、紅薯片、香菇醬、各式菜干菜條。

堆滿了茶幾,又堆了一地。

“這麼多,”秦淑梅問大兒子道,“走郵局嗎?”

“哪能啊,”趙倬笑道,“三個大包吶,走郵局弟妹一個月的工資不剩啥了。小恪托上次那位列車員幫忙帶回來的。”

“三個大包!”趙儒生若有所思,“另一個大包給顧家?”

“不是給顧家,”趙倬糾正道,“是給顧森的妹妹——顧淼。”

秦淑梅悄悄地把信封放在菜干下,好奇道:“那位剛找回來不久的孩?”

“媽,”喻蘭笑道,“不能稱為孩了,年齡跟我大小差不多。”

“兄妹倆住在一起,寄給不就是寄給顧森嗎。哦,對了,”趙儒生嘟囔了句,看著大兒子道,“上次你升職,顧家在后面幫了一把。過節呢,你們有沒有送份節禮過去?”

秦淑梅也朝趙倬看了過去:“你們要是沒有什麼送的,我那里還有支老山參……”

Advertisement

“媽,”喻蘭笑著打斷道,“顧家最不缺的就是藥材,弟妹來信還跟我說,顧淼又給寄了包參須過去。”

說是參須,藥效卻不比五十年份的參片差。

“哦~”秦淑梅笑道,“小梅連這個都跟你說了,那看來對你印象不錯,跟顧同志得也融洽。”

喻蘭笑著點了點頭,“顧淼一進京就沒怎麼出過門,我找人打聽了一圈也不知道的喜好,眼看過節了,就給小梅打了個電話,這一聊可不就悉了。”

“好相不?”秦淑梅笑道。

“你問顧淼,還是小梅?”

秦淑梅一愣,笑道:“這麼說你見著顧同志了?”

“嗯,小梅在爭得顧淼的同意后,就把的電話、喜好告訴我了。昨天我帶著東西去顧家,顧淼親自到門口接的。”喻蘭說著,不由嘆道,“顧淼聰慧,看問題一點就,小梅骨子里有幾分俠意,怪不得兩人能好呢。”

“那好,”秦淑梅樂道,“以后小梅過來了,也有一個玩伴。”

“我不是玩伴嗎?”

“你畢竟還擔著一個長嫂的份呢,小梅怕是在你跟前放不開。”

這道也是。

喻蘭拿起茶幾上的信,遞給秦淑梅道:“媽,你快打開看看小梅都給你寫了什麼?”

“我看是你想看吧,”秦淑梅白了一眼,笑道,“沒看我都把信到菜干下面了嗎?我還想著,等你們走了打開看呢,這你也能給我翻出來……”

“哈哈……”喻蘭笑道,“誰弟妹寫的軍墾生活太有趣了呢。”

秦淑梅也笑,幾次通信之后,就發現小兒媳有些放飛自我了,容那是越來越逗,每月期待來信已為數不多的樂趣之一。

Advertisement

秦淑梅拆開信封,出了厚厚的一張紙,慢慢打開,畫紙里夾雜著一張信,沒先看信,而是好奇地朝畫看了過去:“這……”

秦淑梅抖著手,忍了忍沒忍住,“哈哈……哈哈……哈哈頭,五個頭……”

喻蘭忙探頭看了過來,然后:“哈哈……哈哈媽,你看小弟頭上……”

兩個孩子聞聲也好奇地看了過來。

“啊,小叔……哈哈……小叔是最亮的星星哈……”

“咦,小嬸怎麼把念輝畫的這麼黑?”

秦淑梅跟喻蘭止了笑,扯著畫紙好奇地打量了起來。

“小梅上錯了吧?”喻蘭道。

這個年代的相片是黑白的,遂喻蘭才有此問。

“應該沒有,”趙倬站在妻子后彎腰欣賞了會兒,道,“你不是說,弟妹在信里稱呼念輝小黑蛋嗎。”

喻蘭:“……”

秦淑梅的目從一溜五個頭上掃過,再次落在小兒子頭上的那行字上,“噗嗤”一聲,又樂開了:“哈哈……不行了,我笑得肚子都疼了哈哈……本就停不下來……”

趙倬看著他弟的頭,角,小心地出他媽手里握著的信紙看了起來,待了解了前因后果后,頗有些同地又看了畫中的他弟一眼。轉進書房拿了畫紙跟著描了幾來,此畫在很多很多年之后,被后人翻出,了網絡上紅極一時的“靚照”。

蘇梅在寄出一包包節禮的同時,也收到了大家從各寄來的包裹。

婆婆寄來了布料、營養品,還附帶了一疊錢票。喻蘭寄來了化妝品、僑匯卷。老家寄的是槐花干、榆錢干、澤蒙花油和蕎麥面。花城各家送來了給孩子們做的服,買的鞋,還有一箱箱書籍字畫,有古籍也有近代的。

蘇梅數了數,七箱書冊、三箱畫卷、一箱宣紙,還有一箱裝了料、大小筆和徽墨,“趙恪,我要一個書柜。”

“好。”趙恪打開一箱書冊隨手翻了翻,不是講繪畫就是講民俗風或是飲食,看著倒是有趣。

蘇梅蹲在他邊,跟著拿起一本線裝書翻看道:“這本是古籍呢,我方才看了,字畫里有一幅是唐朝的花鳥圖,一幅宋代的山水,另有一幅老族長臨摹的清明上河圖。”

“嗯,”趙恪放下書冊,一箱箱搬起來撂到墻角道,“長輩們的一片心意,給了我們就收著。”

蘇梅點點頭,放下書本,拉開椅子坐下,了張畫紙拿起鉛筆,畫了個組合書柜,“趁著時間還早,我去趟后勤。”

趙恪偏頭看了眼窗外,接過圖紙道:“我去吧。”

“做三套,我們一套,西廂、西耳房各一套。材料要選老榆木,”蘇梅叮囑道,“柜門要按圖鑲玻璃。”

“好。”

幾日后三套五門書柜送來,趙瑾、林念營忙興地拿了抹布拭,放自己的課外書,小黑蛋、小瑜兒有樣學樣,不但各自把小人書、寫廢的作業本放了進去,還把蘇梅給做的玩也挨個兒地擺了進去。

最后兩個小家伙看了看,又各拖了兩個小竹找到蘇梅。

“娘,”小黑蛋放下竹道,“我要一個小筆筒,要一個竹雕花瓶。”

“媽媽,還有我,”小瑜兒忙跟著道,“我也要、要筒,要瓶。”

蘇梅頭也不回地繼續整理書冊道,“等我忙完就給你們做,現在你們先去門外,采把漂亮的花兒好不好?”

“好。”兩人應了一聲,相攜著跑出了家門,扯了草、喇叭花回來。

蘇梅分類把書冊、畫冊,繪畫工裝進書柜,拍了拍手,看著頗有幾分

趙恪下班回來,依在門框上跟著欣賞了一回道,書柜做的大,幾箱書畫裝進去只占用了五分之一空間,“除了這些,還有想看的書嗎?”

“想看的書啊,”蘇梅笑道,“真要數起來那可就太多了。”

“嗯,空列個書單,”趙恪執起頰邊的頭發掛在耳后道,“我幫你買。一次買不完,就慢慢來,一年又一年,總能把你想要的書買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