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念桃花 四百五十三、秋歸(二十一)

《一念桃花》四百五十三、秋歸(二十一)

“胳膊高些,”謝攸寧在一旁用弓背敲了敲慕言的肩膀,“怎麼又沒勁了。”

“你們怎在此?”晚云愕然,“不是去騎馬了麼。”

慕言哭無淚,可憐著他:“師父說不想騎馬,只想跟我練箭……”

“騎馬這等小事,連你都知道了。”謝攸寧一臉悠哉,看了看晚云,“讓我猜猜,你莫不是有什麼事要辦,必須支開我?”

晚云心中長嘆一口氣。三年不見,謝攸寧確實變了。

時候不早,沒工夫跟他糾纏,看了看他,淡淡道:“你隨我來。”

謝攸寧隨即讓慕言自己好好練著,自己跟著晚云走到前面廂房里。

“稍后,我要見梁平。”晚云開門見山道。

謝攸寧神一變。

“你且安心,梁平當下的底細我知道。我并不直接見他,也不會在他面前暴份。”晚云道,“我會讓手下去見,自己暗中旁聽。之所以要將你支開,是因為那見面的地點就在這得月樓,你萬一被他的人看到,乃大為不妥。”

謝攸寧了然,道:“你早該跟我直說,我藏起來便是。有我在,若是有個萬一,也有人替你應變。”

“我的手下就在四周,應變的法子很多。”晚云道,“三郎,此事你不必手。”

Advertisement

“因為是皇城司的事,是麼?”謝攸寧盯著

晚云知道事到如今,再跟他打啞謎也只不過落個矯,道:“既然什麼都知道,又何必多問。”

謝攸寧目深深:“能讓梁平這等人親自來見的,不會只是無名之輩。若我猜得不錯,那無人見過的皇城司副司,皮下遮著的應該就是你。”

晚云笑了笑:“你這三年果然不是一無所獲。”

謝攸寧眉頭一挑,笑道:“終于承認了。同朝為,這位兄臺,失敬失敬。”

晚云不跟他玩笑,道:“你既然對皇城司多有留意,就該明白,這些年皇城司之所以能保持神,里面的規矩定然嚴苛。三郎,知道皇城司的人,不是自己在皇城司里,就是已經了死人。按規矩,你昨夜就應該已經首異。”

謝攸寧的笑意僵住,隨即又笑嘻嘻道:“可你不會這麼對我。”

“我自是不會。”晚云道,“我不但不會殺你,還要保護你。三郎,你現在知道,我為何要遠離你們,方才又為何要將你支開。”

謝攸寧不以為然,道:“要麼加要麼死?卻也正好。云兒,你也知道,本世子好歹當過三品將軍,上戰場能用兵打仗,回到家里能洗做飯,如此賢良,給你打下手如何?”

Advertisement

晚云終于翻了個白眼。

“我什麼都不知道。”瞪他一眼,冷聲道,“總之,你就呆在這屋子里,切莫出去。”

謝攸寧“嘖”一聲:“不考慮考慮麼?我不要俸祿。”

“閉!”

謝攸寧看氣呼呼的背影,出笑容。

自從再度相見,他就發現晚云變了。笑,也不再像從前那樣,遇到一點事就紅了眼眶,或者暴怒生氣。取而代之的,是嚴肅。

從前,晚云總說希自己長大,像裴淵那樣不茍言笑,事事冷靜。而現在,真的有些像他了,卻讓謝攸寧心中酸楚。

直到方才,終于出那氣急敗壞的模樣,才讓謝攸寧終于覺得,仍然是

真好。

他深吸口氣,心舒暢。可在屋子里乖乖坐了一會,他轉念一想,又不由蹙起眉。梁平雖是太子那邊的人,卻跟太子不一樣,不但不蠢,還頗是明。晚云要對付他,只怕……

謝攸寧想著,正要出門去,卻發覺門已經上鎖。

他冷聲道:“慕言,開門。”

慕言戰戰兢兢地說:“師父,姑姑讓我回家去。說若我膽敢幫師父開門,便不認我這侄兒。”

“你若不開門,便不要我師父。”

Advertisement

外頭沉默片刻,卻是沒了聲音。

謝攸寧又喚了一聲,另一個聲音傳來:“謝公子,慕公子方才說他耳朵聽不到,回房歇息去了。”

謝攸寧愣了愣,登時暴怒。

*

暗道里,無聲無息。

晚云和慕潯靜靜等著,從隙里看出去,只見陶得利頭戴黑紗笠,已經坐在雅間的榻上等候。

梁平準時前來。

晚云聽靜,陣仗似乎不小。

進屋之后,梁平見到了陶得利,臉上出些詫異之

門關上,陶得利隨即向梁平一禮:“皇城司副司佑安,見過梁刺史。”

梁平也還了禮,道:“副司是京,在我這刺史之上,怎好讓副司破費。”

陶得利道:“在下雖有個副司的名頭,卻到底不過是個辦事的,豈敢在梁刺史這等世家貴胄面前拿腔拿調?梁刺史要見在下,在下自當招待。”

梁平微笑,在榻上坐下來,看著他:“副司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此乃皇城司的規矩。”陶得利道,“刺史見諒。”

梁平“嗯”了一聲,“聽聞皇城司暗樁無所不在,無孔不,沒有人見過他們的真面目。我卻想,興許我見過副司,副司這般神,只是不想在下道破份。”

“何以見得?”

“朝中百,無論朝野,向來沒有佑安此人。而那名不見經傳之人,不會得二殿下垂青,亦不能的圣上首肯。”

“這世上難解之事還有許多。在下勸刺史不必深究。”陶得利道,“不知刺史此番將在下喚來,有何吩咐?”

“自是為了西海國之事。”梁平道,“圣上平定西海國之心,朝野皆知,不然,也不會將副司這等要員派來鄯州。據我所知,皇城司已經在西海國有所經營,想請副司親自走一趟,設法說服西海王與我等議和。”

晚云蹙起眉頭。

不久,陶得利問出了晚云的困:“在下以為,圣上對西海國志在必得,將軍為何不用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梁平道,“我已經立下軍令狀,兩年之必取西海國。議和乃是第一步。我等都是為圣上做事,皇城司若鼎力相助,日后功勞自然也不了你們的一份。”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