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藩王 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習

《回到明朝當藩王》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習

奉天殿。

那許久未曾面的寧王殿下,竟然出現在朝堂之上,倒是令群臣大跌眼鏡。

悉的打了個哈欠,隨后退到末席,借著員的掩護,朱權開始打瞌睡。

畢竟上朝起得太早,他還是大明的花朵,需要充足的睡眠。

朱元璋抬眼去,看到那逆子躲藏在員之后,至模樣像是那麼回事,倒也懶得搭理他。

朱標則搖頭苦笑,十七弟從來都討厭所謂的早朝。

可惜,父皇有令,由不得他。

“咱的大將軍,踏破北元王庭,立下不世之功勛!”

朱元璋笑道:“如何對待被打怕的蒙古人,汝等有何高見啊?”

皇帝難得問計,群臣們自然要各抒己見。

“臣以為,夷狄不可與之相,當穩固長城,防其南下侵襲!”

這等保守之策,朱權聽了直搖頭,本想繼續睡覺,可大臣們的諫言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微臣以為,可冊封逃走的北元太子職,讓其對我大明俯首稱臣!”

稱臣又如何?依舊沒有實際上的效,古往今來,數民族短暫稱臣,隨后完反推的例子數不勝數!

“臣以為,北元韃子如今王庭陷落,正是人心惶惶之際!陛下理應加派兵馬,肅清草原,令我大明再無邊患之憂慮!”

Advertisement

朱權實在是忍不住吐槽。

肅清草原?說得何等簡單?

真以為蒙古人是木樁,等著你來殺不

人家不會遷徙而去?

你明軍還能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守在草原不

此舉之會加深兩族仇怨,如今的迫有多大,將來的反擊報復就有多強。

朱元璋同樣皺眉不語,他對群臣的諫言,顯然并不滿意。

都是些保守之策,甚至是故步自封。

“善長啊,跟咱說說,你覺得應當如何理草原。”

為文臣之首,如今的閣首輔,李善長被點名提問,早就了然于心。

“回稟陛下。”

李善長躬行禮,笑道:“如今草原之上,聞我明軍聲威,無不退避三舍,陛下理應將利益最大化!”

“收其錢財,劫掠其人口,霸占其馬場!”

李善長的話,引起了老朱興趣,“且詳細說說!”

“蒙元自中原逃回草原的貴族無數,他們藏富于民,將來這些錢財,會用以招兵買馬,必須斷絕后患。”

“婦,遷至中原,讓其耕地務農,不與其兵丁之利,兩代以后焉能與我大明爭鋒?”

“至于水草沃的草場,更是要掌控在我大明手中!元人無戰馬,便是虎無爪牙,不足為懼!”

Advertisement

李善長可謂是釜底薪,但依舊是那句話,草原幅員遼闊,本不可能打搜刮干凈。

短期頗有效,可稱其以往下去,那些網之魚將會積蓄力量,趁著朝廷不備,隨時準備南侵劫掠。

朱標皺眉頭,顯然李善長此計,并不和太子爺的胃口。

“韓國公,此計太過激進,若是理不好,投降的部落,可能會重新反叛!”

大明太子爺直言道:“何況草原遼闊無邊,我等又豈能盡數掌控?”

聽聞此言,李善長也只能搖頭苦笑。

施行此計,短期草原夷狄再無崛起可能。

“諸位大人,一口一個夷狄,當真是無禮至極。”

朱權打了個哈欠,“本王本想小憩,奈何太過吵鬧!”

位于末席的寧王突然開口,倒是引得大臣們側目而視。

“寧王殿下,對這些夷狄有何高見?”

“本就是夷狄,殿下何必說我等無禮?”

“蠻夷之輩,豈能與我等中原漢家平起平坐?”

老朱皺眉頭,這等態度,與他拉攏可用的蒙古貴族背道而馳。

“想要理草原,請諸位先糾正態度。”

朱權一步踏出,負手而立,面對群臣毫不怯場。

“本王以為,夷狄之分,乃千古陋習!我大明若想長盛不衰,便不該搞對立,應當吸收他們,同為中華一份子!”

Advertisement

此言一出,惹得群臣一陣白眼,此乃大逆不道之言。

“殿下可知,當年蒙元對我中原漢人犯下多罪行?”

“昭昭天理!我等與他們皆有仇,豈能承認他們?”

“軍國大事,殿下還是說多聽為妙!非我等頑固,而是蒙元韃子狼子野心,分明是養不的白眼狼!”

朱權無奈一笑,“若說仇怨,自戰國時期,燕趙兩國便時常打擊匈奴,劫掠其人口、戰馬。”

“秦王掃六合,又派蒙恬將軍北擊匈奴,被稱為中華第一勇士!”

“至于漢朝,帝國雙璧衛青、霍去病再次將匈奴人打得抱頭鼠竄!”

“唐朝李藥師夜襲山,一舉擒獲頡利可汗,令其獻舞長安!”

“再說我朝大將軍藍玉,踏破北元王庭,殺蒙元皇帝,草原游牧民族,到的屈辱豈不是更多?”

群臣一個個面帶驕傲,雖然寧王殿下在反駁他們,可舉出的這些個例子,卻讓他們心生自豪。

“若一直憶往昔仇怨,只會故步自封。”

朱權笑道:“諸位苦讀圣賢書,莫非連這點淺顯的道理都不懂麼?”

吏部尚書詹徽深吸一口氣,隨即問道:“殿下之意,是讓蒙古人,盡數為我大明之民不?”

朝堂之上,政見不合,哪怕是父子兄弟,也難免槍舌戰。

朱權的話,在詹徽看來,分明是大膽至極,甚至會影響大明安寧。

“本王的確是這麼想的。”

朱權毫不忌諱道:“蒙古人擅長騎,若他們能真心歸附大明,以后何愁騎兵?”

“本王接納,認同大明,致力于建立多民族國家的人,而非負隅頑抗,還做著吉思汗白日夢的蠢貨。”

想到赤,朱權會心一笑,若是此舉得到父皇應允,他定會拉攏赤,讓其歸順朝廷。

“此乃謬論!”

禮部尚書李原名巍巍,從群臣隊列走出。

“殿下,夷狄之分,乃祖宗開始便有!”

“老臣即將告老還鄉,也不怕得罪人,便由老臣與殿下辯論一番吧!”

朱元璋虎目微睜,冷哼道:“老匹夫,竟然嘲諷咱兒子說的是謬論!”

朱標生怕父皇一怒之下,濺朝堂,趕勸道:“父皇,且看十七弟回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