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晨唐舊夢 第164章 制糖配方泄露

《晨唐舊夢》第164章 制糖配方泄露

 信中除了素心和村正提過的一些事之外,就是對蕭縣縣令鄭代義、縣尉夏廣平的理結果下來了,兩人由于在上次賑災以及理災民暴上的錯誤理和應對,均被罷免了職位,錢通僅是罰俸三年,以示懲戒。

 張三也提筆給三人去了信,沒有說政務上的事,如老友般說了下自己的近況,邀請幾人回長安時,來張家村喝酒。

 將信件整理好,等商隊去徐州時一并捎帶過去。

 天氣越來越冷了,張三也越來越喜歡睡懶覺,起床時已經日上三竿了,可能是昨天下了雨,今日的空氣很是新鮮,張三深吸一口氣,覺神清氣爽。

 小妹和素心去了玄德觀,張三讓人采購了一些過冬的資,送給妙應真人。

 “張福,咱們去三味書坊,你去駕車。”張三不準備騎馬了,還是坐馬車暖和點。

 今日三味書坊人比較,主要是因為一些原本在這里看書的學子現在統一去了圖書館那里。在那里有分門別類的書籍,可供學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本,里面有人專門管理,還有免費的茶水可供學子飲用。

 張三雖然沒有在長安士林學子之間混,但是張三張縣伯的大名在長安士林中很是響亮,尤其是那些寒門學子,更是對張三佩服的五投地,也對張三恩戴德。

Advertisement

 《行路難》《蝶花》更是被人津津樂道,更有傳言說那日在平康坊,張三一人只用一盞茶的時間就寫出了六首詩詞,之所以冠上他人的名字,只是這位張縣伯太過低調罷了。

 張三抬邁進書坊,孫掌柜正在指揮人整理書本,引導客人,看到張三進來連忙迎上來說道:“爵爺好……”

 “孫掌柜咱們去后院吧,今天來也沒什麼事,就是把賬本帶走核對一下,馬上進臘月了,賬目需要提前核算下好給你們發年終獎。”

 “爵爺,賬本都準備好了,我正準備這兩日送到縣伯府呢。”

 “好久沒來長安了,順道便帶回去了,近來書坊經營還好吧?圖書館那邊有沒有什麼問題?”張三問道。

 “書坊和圖書館一切都正常,對了,我今早來書坊的路上,看到前邊不遠開了一家福運糖店,賣的也是糖、水果糖之類的,是爵爺您新開的嗎?”

 聽孫掌柜這麼一說,張三頓覺不妙,這一片并沒有聽說有分銷商,看來還是配方走了消息。

 不過也正常,上次輿論事件,張家村有很多外來的工人都辭職跑了,有些去了崔家的坊子,估計就是那時候起便泄了。

 “沒有,我等下去那里看看,就在這前面嗎?”張三回答道。

 “是的爵爺,就在前面沒多遠,我看里面賣的糖和爵爺您那邊賣的幾乎都一樣,以為是您開的呢。”

Advertisement

 “或許是有人模仿吧,賬本我先帶走了,你留在這看店吧,我去前面看看。”張三說完,帶著張福一起沿著孫掌柜指的方向,往前走去。

 “爵爺,是不是哪個兔崽子眼熱,把咱們配方走了?”張福得知后很是氣憤地說道。

 現在整個公社最掙錢的莫過于制糖坊,要是被人學了去,那可就不好了。

 “意料之中的事,去看看再說。”張三原本就沒指能夠一直保下去,只是沒想到這一年還沒到,就被人摘桃子了。

 兩人來到孫掌柜說的那家福運糖店,便被一名熱的小二迎上來說道:“這位郎君要買糖嗎?我們這品種可甚是齊全,連最近最火的水果糖都有,價格還便宜您來看看。”

 “看你們這像是新開的店吧?糖正宗不正宗啊,我聽說張家村的糖才是最好的。”張三試探地問道。

 “我們這店確是這兩天新開的,但是糖的品質保證正宗,張家村的糖算得了什麼,我們這可是崔家的買賣,崔家您聽過吧?我們經營糖業可比張家村時間長多了。”店小二很是驕傲的說道。

 張福一聽店小二敢埋汰張家村就想發怒,被張三一個眼神制止了,“小二,這幾種糖都給我包一些,我回去嘗嘗,要是好,以后就經常來你這。”

Advertisement

 “好嘞,郎君,您且先坐會,我這就給您包起來,包您滿意。”店小二一聽很是開心地說道。

 張三拿著三個紙包,里面分別是麥芽糖、水果糖和牛糖。

 “吃個糖嘗嘗味道。”走出店門,張三把糖遞給張福說道。

 “爵爺,這肯定是有人想和咱們作對,這東西和咱們的幾乎一模一樣。”張福氣憤地說道。

 “沒事,正常商業競爭,無需過多擔心,咱們這制糖方法也不是多難,早晚會被人學去。”

 “那咱們怎麼辦?回去一定要好好查查是哪個混賬東西,把咱們的配方泄出去了。”

 “行了,咱們先回去,我來整理下思路,雖然暫時對咱們造不了太大影響,但是不得不防。”

 回到張家村,張三讓張福去把村正還有各組組長都喊來開會。

 “公子,咱們的配方被人學了去嗎?”素心和小妹已經回來了,得知制糖廠配方泄,擔憂地問道。

 “三哥,這糖我吃著和咱們的味道相比還差了些。”小妹把三種味道的糖果吃了一遍說道。

 “沒啥事,你們不用擔心,味道其實差不多,東西都送給真人了吧?”

 “都給真人了,起先真人還推辭,要不是我使出殺手锏,保不準真人就真不要了。”小妹說的殺手锏不外乎就是撒賣萌了,這一套每次在張三這里都很好用。

 “收下了就好,過幾天我再去看看,看看道觀還需要添加點什麼。”

 孫思邈一直懸壺濟世,對于貧窮百姓,很收費,或者只是象征地收取一點診費,有時候遇到特別困難的,還要往里面些藥材。

 原先張三母親生病,孫思邈就沒往里面補藥錢,長壽堂薛禮當初也是看在孫思邈的面子上才賒欠給張三很多藥材。

 因此,孫思邈生活其實也很拮據,張三多次想要給孫思邈送些錢財,但是孫思邈一直不肯接,眼看著天越來越冷了,張三便退而求其次,買了一些過冬的資讓小妹送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