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晨唐舊夢 第176章 皇權與世家門閥

《晨唐舊夢》第176章 皇權與世家門閥

 由于崔家福運糖店的手,最近制糖廠的生意很是冷清,張孫氏整天愁眉苦臉,卻不知道該如何轉變,廠長的變化和最近傳來的一些風言風語,也讓整個制糖廠的工人個個提心吊膽的,生怕制糖廠會一蹶不振。

 雖然村正來了兩次寬大家,但是張三一直沒有站出來說話,這讓眾人更是惶恐不安,連帶著工作積極也降低了很多。

 張三也知道制糖廠最近的況,但是一直沒有出面,就是為了考驗張孫氏的能力,以及制糖廠工人的心態,尤其是那些后來的外村人。

 “公子,您準備什麼時候出面,制糖廠最近工作效率降低了很多。”當晚,小玉再次和張三說起制糖廠的事

 “不急,這也是對眾人的一次考驗,將來咱們要走很多與眾不同的道路,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要是大家沒有戰勝困難的信心,也沒有解決困難的方法,那制糖廠早晚會被別人打敗。”

 聽了張三說的話后,小玉覺得也是這個道理,不能遇到什麼問題都要公子親自出面,也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覺前路漫漫,不知所措,這對工廠長遠發展會很不利。

 “公子,那你早點休息,我先回屋了。”

 等小玉離開后,張三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準備上床睡覺。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張三還在睡夢中就被李嫂起來,說是房來了。

 “小三,你個懶驢,這都什麼時辰了,你還睡覺呢,走,跟我去我家,我父親找你有事;估著是昨天你在那鄭氏莊園鬧出來的那出,別說真給兄弟們長臉。”房夸贊道。

Advertisement

 “等我下,我拿兩個蔥油餅吃,你要來點嗎?”張三問道。

 “那給我也來一個吧,你們家的東西就是比我們家做的好吃,明明都是差不多的東西,以后我妹子嫁過來有口福了。”

 “那可不是,可盈最近還好吧?”

 “好,好得不能再好了,昨天就是告訴我說父親要找你,我猜肯定是我那妹子知道了你的事,害怕你被人欺負,找我爹給你點播下呢。”

 “果然是我張三的妻子,走吧!”

 張三聞言很是開心地說道。

 “呵!還沒進門呢,看你們倆這一個個的,太酸了。”房說完,狠狠咬了一口蔥油餅,然后連忙跟上。

 來到房府時,房玄齡上朝還沒有回來,張三想著去見下房可盈被房拒絕了,習俗不能破,不然傳出去,房府可就丟人了。

 張三無奈只好和房一邊下棋,一邊等房玄齡下朝回來。

 兩人剛下了兩盤棋,就見房玄齡走了進來:“小三來了啊!”

 “伯父回來啦,來的時候我給您帶了一些我釀的藥酒,冬日喝了補,回來您嘗嘗。”張三放下手中的棋子,向房玄齡行禮問好道。

 “有心了,你知道我你來是什麼事吧?”房玄齡笑道。

 “來的路上聽說了一些,還要請伯父明示了。”張三回答道。

 “嗯,去書房吧,小你也一起聽聽。”房玄齡說道。

 房應了一聲,跟著一起往書房走去。

Advertisement

 “坐吧,都是一家人,不用拘束。”房玄齡對張三說道。

 “鄭世才這人你了解多?”

 聽到房玄齡的問題,張三回答道:“原先不曾聽過,上次特意問了,說是鄭家這一代的嫡長子,很有才學,一直在滎老家。”

 “父親,是鄭家要對小三不利嗎?”房問道。

 “呵呵,談不上利不利的,只不過是小三陷了一場博弈之中,鄭家接連失利,便換了一種方式,提前讓鄭世才出世了。”

 “博弈?”房道。

 張三早已知道,不外乎就是李世民和世家門閥之間的較量罷了,只是那老小子非把自己拉進來。

 房玄齡沒有回答房的問題,看向張三繼續說道:“你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變了一顆棋子?”

 “封爵之后,那時候只是覺得自己那男爵來得太過于簡單,心里有些警覺,還是三味書坊建立后,皇上召我進宮,和我說起這事。”

 房在一旁聽得迷迷糊糊,看著自己父親和張三問答,一時不知道自己來這里到底要聽些什麼。

 “倒是很有警惕心,你對這些五姓七,世家門閥有多了解?”房玄齡贊賞一句,對張三也越發地欣賞了。

 “這個,小侄了解不多,只知道皇上似乎很忌憚這些。”

 “不錯,嚴格說來,我們房府也算是門閥之一,將來你張家也可能躋這個陣營。你知道皇上為什麼忌憚這些世家門閥嗎?”

Advertisement

 聽到房玄齡這麼說,張三有些迷道:“這個小侄就不是很清楚了。”

 “太上皇起家的時候,之所以能夠最終建立這大唐王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些世家門閥在背后支持,鄭家現任家主鄭玄雖然沒有朝為,但是也被太上皇封為太尉,就是為了拉攏這些世家。”

 對于房玄齡說的這些,張三多有些耳聞,唐朝世家門閥勢力也就武則天時期被滅了一次,其余時間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歷任皇帝都試圖拉攏一些世家跟隨,以鞏固帝位。

 當然,皇上這個位置坐久了會上癮的,權力的味道尤其迷人,所以很多皇帝坐穩了龍椅之后,就會想辦法削弱這些世家門閥的權力,世家門閥由于前期的支持,也能夠獲得很大的權力和利益,雙方之間就這樣相互利用,然后相互戒備,就看誰的手段高明了。

 “可是,現在皇上雄才大略,為何不快刀斬麻,除去異己呢?”張三問道。

 “其中又牽扯到很多東西,有時候皇上想要做一件事,不是說誰的拳頭,誰就有理,無憑無據,沒有由頭,皇上也不能胡刀,否則其他人會怎麼想?到時候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那豈不是套了。”房玄齡答道。

 “所以皇上想要鈍刀子割,慢慢削弱?”張三做個手勢說道。

 “也不全是,只是做什麼事都要師出有名,咱們皇上可是很在乎面的。”房玄齡小聲說道。

 這些話要不是張三現在即將為自己的準婿,又對其品行才華很是欣賞,房玄齡是不會這麼說的。

 對于房玄齡所說,張三也很能理解,越是自詡正人君子的人行事越是到約束,用在帝王家上也是一樣。

 要是李世民是個暴君,不惜自己的羽,估計早就把鄭家滅門了。皇權和世家門閥也是相伴相生,在李淵沒有造反之前,關隴李氏也是世家門閥,也到當時皇帝的猜忌,現在自己坐上皇帝了,自然也知道這些世家門閥要是起了不好的心思,對國朝將是大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