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晨唐舊夢 第177章 退則死

《晨唐舊夢》第177章 退則死

 “小三,你知道你接下來該怎麼做嗎?”房玄齡見張三還在沉思,突然問道。

 張三回過神來,回答道:“早點從這場漩渦中撤出來?”

 “退?上次記得在渭水邊,你應該記得皇上的態度吧?你覺得你能夠退出來?”房玄齡沉聲說道。

 張三一直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但是張三也確實不想摻和進來,朝堂上盡是些狗屁倒灶的事,張三覺得還是回張家村自己做個富家翁最好。

 “記得,小侄也知道自己現在就像是小兵過河,退無可退,但是小侄確實不想摻和進來,將來可盈進門,我還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可不想哪天一起床就被人抓起來砍頭。”張三苦著臉說道。

 房一聽,撲哧一聲沒忍住笑了出來,張三真是什麼話都敢說。

 房玄齡瞪了一眼房,房連忙像個乖寶寶一樣,坐在那里一了。

 “瞧你那點出息,男兒一世若不能建功立業,還不如趁早投胎了事。”房玄齡訓斥道。

 “伯父教訓的是,但是小侄確實不太適合這場,也玩不了那些謀詭計,我就想著和家人一起平安喜樂地過完一輩子。”

 聽了張三的回答,房玄齡嘆息一聲說道:“上次渭水邊我便知道了你不喜待在朝堂之上,但是既然你已經被皇上拉到戰車上,那就沒了回頭路,退則死!”

Advertisement

 “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全而退嗎?”張三問道。

 “伴君如伴虎,老夫都不知道能不能全而退,自然回答不了你這個問題,但是既然事不可違,那就只能迎難而上,破除萬難,為自己贏得后名,也為妻兒老小贏得一片福蔭。”

 聽了房玄齡的話后,張三嘆,似乎歷史上房玄齡死后還被李世民鞭尸了,房家兄弟倆也先后卷造反的事件中,不得善終。

 自己既然知道了歷史真相,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為了自己,也為了可盈。

 “伯父我明白了!”張三起向房玄齡躬行禮道。

 既然躲無可躲,那就不躲了,如果歷史沒有因為自己的到來而發生改變,那麼抱李世民的大,跟著李世民的旗幟往前走,無疑是最正確的道路。

 “明白就好,可盈昨日來找我,讓我幫你,但是我不能出面,好不容易鄭家把鄭世才推出來,你們能夠變小輩的爭斗,我要是摻和進去,那鄭玄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到時候你反而更加危險。

 其實,我也不知道鄭玄為何這個時候將鄭世才從祖地來,按理說鄭世才應該繼續在滎鞏固本家的地位,怎麼突然來了長安?”

 “難道不是為了對付小三來的?”房問道。

Advertisement

 “不會那麼簡單,不是看不起小三,只是鄭世才作為未來家主的繼承人,不可能僅僅為了張三就來到長安。”房玄齡心中不斷盤算著什麼,但是一時也沒有任何頭緒。

 “可能是皇上與鄭家做了什麼換吧,原先皇上曾經答應我,為我擋住暗箭,是不是鄭家背地里對我做了什麼,被皇上抓住了把柄,所以才明著來。”張三說道。

 “也有可能,但是不管怎麼說,你不為了自己,也要為了你家人考慮,不要再有什麼明哲保的想法,朝堂權力爭斗,本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你昨日做的就很好。

 但是也因此樹敵太多,那首詩基本上把在場的人都罵了,他們背后都站著不同的家族,今后行事切記既不能畏不前,也不能隨心所,可知牽一發而,需走一步想三步,不給自己留下患。”房玄齡囑咐道。

 “是,小侄謹記在心。”

 “父親,這也都晌午了,咱們先用餐吧,邊吃邊說。”房見兩人似乎說得差不多了,便提議先去吃飯。

 “也好,走吧,剛好嘗下你那藥酒!”房玄齡呵呵笑道。

 ……

 “皇上,不出您所料,今日張縣伯去了房府。”徐晃對李世民說道。

 “都為翁婿了,理應給些提點,鄭家呢?”李世民問道。

Advertisement

 “聽說當天鄭玄在后院中鞭打了鄭世德,應該是為了鄭世德當街打人那事,之后鄭家沒有異,鄭世才也一直待在家中沒有外出。”徐晃回答道。

 “哼,估計又沒憋什麼好屁,崔家的糖店最近生意很火?”李世民冷哼一聲。

 “是的,崔家威脅許諾從張家村搶走了很多分銷商,現在基本上九城的長安周邊的分銷商,都和張家村解除了合作,張縣伯讓張家村村正在長安東坊市買下了一商鋪,可能是要和崔家競爭了。”

 “呵呵,有意思,又要斗起來了,從徐州抓回來的暗影問出其它東西了嗎?”李世民再次問道。

 “只說了是收人錢財,鼓蕭縣那些難民暴,其余的怎麼問都沒有招。”

 “那就殺了吧,留著也沒用了,反正鄭玄已經松口,讓他那大兒子來到了長安。”李世民說完揮揮手,徐晃躬退出到殿外。

 鄭玄原本是不準備讓鄭世才來長安的,萬一將來鄭家在長安出點什麼事,也不至于被連拔除,但是徐州一事,自己被李世民抓住痛腳,暗影使被捕,讓鄭玄陷了被之中,只好將鄭世才來長安,順便對付下張三這個馬前卒。

 可惜,鄭世才出師不利,被張三擺了一道。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世民在桌案上寫下張三這首《行路難》心中所想無人知道。

 ……

 “小姐,張縣伯今日來了,和老爺還有二郎君在書房聊了很久,現在正在用膳呢!您要過去見見嗎?”房府后花園中,小燕對房可盈說道。

 “母親說了,結婚前見面不好,他既然來了便好。”房可盈說完,想起張三給自己寫的那首詩:“兩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那小姐,您要不要用膳的,今兒廚房燉了魚湯,我給您端來此用餐呢?”小燕看到房可盈出神,小聲問道。

 “不用了,回房再吃。”房可盈說完轉往閨房中走去。

 張三既然來了,想必父親已經和他說了該如何應對,自己也就了一分擔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