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長綏城東部一百三十里,有一片植被貧瘠石鋪就的平原。
趙澄對這里倒是悉,上次從國宴回燕川那一次,穿過那片被埋伏的油菜地之后便來到了這片平原。
這片平原沒有方的名字,附近的老百姓倒是給它隨意命名為‘綏東原地’。
在這里,趙家軍和王刃率領的靖軍初次相遇。
王刃將靖軍分為前后兩軍,他率領著前軍十萬騎兵十萬步兵合計二十萬大軍打先鋒,留下十萬人殿后。
雙方很默契的沒有見面就掐,而是各自安營扎寨。
“小飛,靖軍的先鋒是誰?”
中軍大帳中,趙澄居帥位而坐,楊桃枝、岳疾蹄、蕭風等將領于兩排側立。
元飛道:“稟帥,靖軍的先鋒是張大連。”
趙澄道:“竟然不是王玉巒,他沒來嗎?”
元飛道:“來了。王刃留的老將殿后,將王玉巒帶在邊。”
“靖軍雖有三十萬,但前軍的人數和我們一樣,我們先去陣,免得戰士們以為我們畏戰。”
趙澄朝楊桃枝等人看去,問道:“三位統領,你們誰去會一會張大連?”
“讓我去吧!”蕭風立即請纓。
趙澄道:“袁修封將的時候,至上四小將沒有張大連的份,只是因為他的年紀很尷尬,比新生代的你們大,卻又比中生代的王刃小,但他跟著王刃經百戰,不能小覷。”
“末將知道!”蕭風篤定的說道:“陵山之戰是帥的功勞,這已不是了。我這個至上四小將之首是虛的,我更要證明自己!”
趙澄擺擺手,微笑道:“你在峽谷的時候替我擋住都吁都,早已證明了你的實力,我說這些不是長他人志氣,而是首戰必須告捷。”
蕭風抱拳道:“請帥放心,末將絕不辱使命!!”
趙澄點點頭,道:“那你去吧。”
這時,傳令兵匆匆走進帥帳,道:“帥,營外有人求見!”
趙澄問道:“何人?”
“他自稱俞長思。”
“嚯,我說靖軍怎麼按兵不,原來這位也在軍中。”
趙澄起道:“不用讓他進來了,我出去迎他。”
營外,俞長思只帶了兩個隨行的親兵等候著,遙遙的看到趙澄領著蕭風與嚴征走來。
俞長思對趙澄作揖,微笑道:“士別一日,當刮目相看。曾經的小相爺,如今已是統率二十萬大軍的帥了,失敬失敬!”
趙澄立定,道:“客套話就不必說了,兩軍對壘,俞先生前來所為何事?”
雖然是在軍中,但俞長思還是一布,和平常的打扮并無二樣,他淡然的說道:“俞某不善征戰,只是被王大將軍調軍,此次前來,代表的自然也是王大將軍的意思。大將軍有幾句話想問帥,帥如果能回答,俞某就能回去復命了。”
趙澄道:“我出來迎你,一是表示對你的尊重,盡管我知道把我趙家到這個份上和你有莫大的關系,但我欽佩你的謀略。二是我并不打算讓你進軍營,畢竟以先生的智慧,營后能探到太多消息,到時候我就不好放你回去了。有什麼話,就在這里說吧。”
“看來是討不到帥一口茶水了。”
俞長思爽朗的笑了幾聲,道:“大將軍問,龍帥和帥的目的是文護,還是陛下?”
趙澄道:“清君側。”
俞長思道:“大將軍問,靖軍也好,趙家軍也好,都是大靖將士,他可以打夜丹,打暴民,打西域,但不愿打靖人。趙家軍若退走,他便撤軍,幾十萬將士將幸免于難,不知帥有沒有這份慈悲?”
“慈悲?”
趙澄出怪異的神,道:“這個問題我還真的好好回答。你回去和王大將軍說,就我這個年紀的人,不知道慈悲為何。或許我爹有這個東西,但很憾,趙家軍的前軍總指揮是我。你再和王大將軍說,說我趙澄本來還很看好他,認為他是個殺伐果決的英雄,但他居然和我談慈悲?難道連慈不掌兵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是他認為我傻還是他自己傻?”
俞長思微微一笑,道:“話我一定帶到。”
趙澄朝旁的蕭風看了一眼,道:“明日清晨,蕭風會去陣,讓你們的先鋒張大連準備好。事已至此,退是不會退的,該打的必須打。我知道俞先生你來的真實目的,你們是朝廷正規軍,我們被朝廷認定為叛軍,那朝廷該有的禮儀還是有的。勸降不,再開戰你們就沒有輿論的負擔了。”
俞長思道:“帥果然聰慧。”
趙澄道:“聰明的是俞先生你,王大將軍肯定是想不到這一層的。”
“既如此,那我便走了。”
俞長思轉過,剛邁出一步,又回頭道:“差點兒忘了,大將軍還有一問。”
“請講。”
“王玉岑,可好?”
之前兩問是戰事,這一問是私事,趙澄的語氣和了些,道:“我娘和長公主待如家人,請王大將軍放心,趙家不會虧待玉岑妹妹。”
俞長思輕輕點頭,揚長而去。
嚴征湊到趙澄耳邊道:“文泰的布局,文護的行,乃至把趙家到絕境都是拜這人所賜,帥,殺了他吧。”
蕭風皺眉道:“嚴先生,這是小人行徑。”
嚴征正道:“他的謀略連廉先生都欽佩,如果放他回靖軍之中,便是放虎歸山,后患無窮。兩軍鋒,有什麼小不小人的?!”
趙澄搖搖頭,道:“正因為是兩軍鋒,那便更要有風骨與氣節。若是私下里,我定要除他而后快,但現在若殺了他,我得個小人之名沒什麼,而我后的趙家軍可就被人瞧不上了。一支畏戰到要不講規矩襲殺對方謀士的隊伍,那熱還燃得起來嗎?”
嚴征嘆了口氣,不再言語。
趙澄看向蕭風,道:“贏,就要明正大的贏,贏的不是戰役,還有軍心。”
“蕭將軍,明日一戰,殺他個干干凈凈!”
開局穿越成即將繼位的北宋皇太子。起步便是財富與權利雙殺的巔峰配置。奈何次年,靖康之難!財富=夢幻泡影;皇位=亡國之君!趙桓表示:這鍋我不背!于是,趙桓的人生在抗拒繼位中,跌宕起伏!若干年后……趙桓劍指蒼穹:“江河所至,皆為宋民,日月所照,皆為宋土!”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