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孔子作《春秋》開始,儒家就有了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的說法。
也就是不能隨便議論圣賢和地位尊貴的人,如果非要討論,也必須用“春秋筆法”,講究一個寓褒貶于曲折。
意思是有問題,有過錯,你不能明著說,得將事實和真相藏在幾句話里,至于別人能不能明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今,韋安平提議讓天下人議論圣賢,顯然不打算用“春秋筆法”,而是要明明白白的討論。
這可不是件小事,尤其是在獨尊儒后的時代。
當李世民將這件事放在朝堂上討論的時候,立刻就引起了儒學員的反對。
“啟奏陛下!圣賢之功,何須議論?”
“就是!天下人只需要追隨圣賢,哪里有資格討論?”
“臣反對此事!”
“眾卿別急!”李世民一看況不對,連忙解釋道:“立圣賢碑只是為了紀念圣賢,追思圣賢之功,并無其他意思。圣賢之功,或許不需要議論,但百姓們不一定都知道,朕只是想通過這次議論,讓百姓們明白圣賢到底做了什麼,有什麼功績。”
“所以此次議論圣賢,只論功,不論過!”
“這怎麼行,臣反對!”魏征猛地站出來說道:“功過自在人心,就算是圣賢也并非完人!”
“臣反對!”杜如晦也站了出來:“為尊者諱,為賢者諱,圣賢功過豈能隨意編排?”
“能做不能說麼?”魏征沒好氣道:“圣賢做了錯事,難道就不是圣賢了?連做錯了事都不敢承認,又如何稱得上圣賢?”
“臣附議!”
長孫無忌大聲道:“圣賢之事早已作古,是非功過,皆由后人評說。我等皆是圣賢后人,自然有資格去議論。”
“好!”李世民就等著這句話呢,立刻為此事定道:“那就將功過給世人評說!”
早朝結束后,此事立刻以詔書的形式,傳達天下,讓全天下的百姓一起討論。
圣賢碑之事一出,很快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消息傳到市井,原本還在討論《化蝶記》的士人學子,一看到有了更大、更有意思的話題,立刻就轉而去討論圣賢功過去了。
幾乎眨眼間,《化蝶記》在士人學子中間,就變得無人問津。
當然這并不代表所有人,尤其是底層百姓,對他們來說,圣賢是什麼?還不如《化蝶記》里的張三親切,至張三是貧苦出。
有了圣賢碑吸引目,崔家人明顯覺到力變小了,走在大街上,被罵的次數也了許多。
這讓他們松了口氣,明白這是陛下在讓步。
相信用不了多久,世人就會將《化蝶記》忘,到時候就沒事了。
自以為讀懂了皇帝意思的崔家,很快也被圣賢碑的事吸引了。
原因很簡單,崔家祖上也有不賢人,若是能將這些崔家先祖的名字刻在碑上,之前損失的名,不就可以補回來了嘛。
甚至還能聲大漲呢!
其他門閥士族也是這麼想的,凡是祖上闊過的,誰不想自家的先祖名列圣賢之位!
到時候先祖增,自家也能添彩,不是嗎?
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上當。
因為他們家里的祖輩,功績跟真正的圣賢相比……啥都不是!
幾天的議論下來,能夠被所有人公認的圣賢,除了三皇五帝、文王武王這些帝王之外,排名第一的是周公姬旦,第二的是姜太公姜子牙,第三的是孔子孔丘,第四的是孟子孟軻,第五的是荀子荀況……
哪怕到了第十,也是老子李耳這樣的上古圣賢。
公認的排名里,崔、盧、鄭、王這幾家的祖先連前五十都排不進去。
當然,崔氏和盧氏還可以說自己的姓氏源自姜氏,是姜子牙的后代。
但要是這麼說的話,那大家豈不都是黃帝的后裔,畢竟“天下姓氏出姬姓”,據后世統計,天下至有400個姓氏是從姬姓而來的,至于后來再次演變的,那就千上萬,數不勝數了。
更何況,你說你是姜子牙的后代,那人家問你貴姓,你說你崔?
十幾天的討論下來,不止是門閥世家,就連寒門和普通百姓也漸漸明白了。
你們這些門閥士族的祖先,既不是什麼圣賢,也沒有足夠的功績,只是祖上做過大,一代代累積下來才有了今天。
既然如此,你們這些家伙,有什麼可以驕傲的?
你們又憑什麼高人一等呢?
得出這個結論后,大多數人看門閥士族的眼,都發生了轉變,再也沒有以往那種崇拜和向往。
而直到此時,頒布了議論圣賢詔令的李世民,才終于明白過來……原來先生又出手了!
這一招,對門閥士族的打,不可謂不厲害!
除了李氏有圣賢老子李耳,其他幾大姓氏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恐怕再也不會有以前那種聲了。
想到這里,李世民忽然有種把李耳認作先祖的沖。
然后他就把韋安平到了皇宮,認真的問道:“先生,你曾說過后世有一種確認祖先的方法,對吧?”
“呃,是有這麼一回事。”韋安平點點頭道:“人類分子學。”
“那我大唐李氏,是否為李耳后人?”
“這個……”韋安平頓時懵了。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真想認李耳為祖宗?
他記得后世好像確實有這個記載,說李唐王朝認了李耳為祖先,但卻被近代的歷史學家否定了,覺得這是在攀關系。
然而真正的人類分子學鑒定卻沒有結論,因為后世已經找不到確定的李耳后人了。
話雖這麼說,但如果……
“這個可以是。”韋安平勉強點頭道。
“那就好!”
李世民就在等這句話呢,得到答案之后,立刻就去后宮找李淵去了。
畢竟,確認祖先這種事,還是得找老爹商量一下。
就在長安城里為了姓氏和圣賢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千里之外的朔方城,迎來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柴紹帶領的三萬兵馬已經抵達朔方城下,正在積極地準備攻城械,一旦準備完畢,新式火藥包將會在這里,向梁師都展示它的恐怖!
夜搖光,風水世家傳人,一眼看貧貴,一卦曉禍福,一言論生死!就算穿越成為古代農戶小媳婦,她一樣可以財源廣進,風生水起!等到談婚論嫁時,夜搖光問:“錢是我賺的,你是我養大的,小人惡人是我打的,魑魅魍魎是我驅的,權貴豪富欠的情是我的,我要你干嘛?”某男端著一張長得越來越妖孽的臉湊上前:“夫人負責賺錢養家,掃清天下,為了不失寵,為夫自然要保證永遠貌美如花。” 于是,色令智昏的某女就這麼嫁了!權傾天下,不如有你;世間永恒,唯神仙眷侶。
穿成不受寵的王妃當晚,他娶側妃,她渣了一陌生男人,這算不算扯平?爭寵,不存在的,這麼多美人,她心疼還來不及,怎能惹她們傷心呢!想得寵是嗎?簡單,一切包在王妃姐姐身上《得寵攻略》賣起來,人手一本,祝各位妹妹早得王爺盛寵。為何畫風有點偏,比起爭寵,她們好像更愛粘她這個王妃是怎麼回事?既然如此,那就帶著美人們搞事業,混他個風生水起,賺他個鍋滿盆滿,什麼姐妹反目,勾心鬥角的戲碼早就過時了。她們的目標不再是男人,早日實現壽盡錢堆中的終極夢想才是她們的追求。區區一個王爺怎配得上她天下首富的氣質。於是端王反了,他奪江山
女法醫魂穿天陵王朝,父不在,母不詳,隻為一個恩情嫁給當朝殘廢毀容七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