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158章 低保戶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第158章 低保戶

尷尬一笑,“我們這些平頭百姓第一次見到王爺之尊,如有冒犯還請海涵。”

李逸隨意的一擺手,“本王不講究那些繁文縟節。不過有句話你說錯了,關家主可不是平頭百姓啊。”

后者聞言心中一,急忙解釋道:“關某就是一個食利商人,不是什麼人。糧幫也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湊到一塊抱團取暖罷了。”

李逸也不反駁,繼續道:“呂宋的人口普查還沒有結束,本王想從你這提前了解點況。”

“是,殿下您問。”

李逸微微前傾,盯著后者緩緩道:“全呂宋無業人數大概有多健康且分到田地的那些農民不算。”

民生方面他最關心的其實就是失業率,這個數據不能衡量地區經濟發展狀態,更是社會治安現狀的重要參考指標。

失業率高,游手好閑又吃不飽飯的人就多,他們是社會、惡案件頻發的源。

而現在這個年代還沒有一個有效統計失業率的方式,他只能先從糧幫幫主口中問詢一二。

聞言微微思忖便開口道:“這還得多虧殿下的仁政,現在一半多百姓都分得了田地。除去不能從事生產的老婦孺,大概有兩百萬人無事可做。”

呂宋群島現在共有一千萬人,但人多地。就算把所有耕地都分完,也不夠種的。

Advertisement

李逸皺眉道:“這麼多無業百姓之前都在干嘛?”

“他們被不列顛的總督杰克征召去做苦力,負責修路挖還有工廠生產。雖然不掙錢,但好歹有口飯吃。現在奴役他們的列強員被打跑了,他們反而因此丟了飯碗。”后者說完也是一陣苦笑。

李逸思考了一會,才開口道:“看來得遷移些人口到洋州大陸了。”

洋州跟呂宋正好相反,那邊面積龐大土地富足,但缺乏足夠的人口來發展工農業。

“可是有些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不愿意離開這個悉的島嶼,他們更不想遠渡重洋去洋州重新開始。”后者坦言道。

李逸卻是不慌,底氣十足的說道:“那就以工代賑,反正呂宋馬上就要新建大量醫院、學校等建筑設施。王府有足夠的工作崗位提供給他們,表現好的甚至能夠拿到工資。”

“這……要是所有人都表現良好呢?”后者有些惴惴不安的問道。

“那就都發工資。”李逸毫不猶豫的說道,“本王已經命令財政部撥款800萬兩用于呂宋群島的建設發展。有了這筆啟資金,很多工廠的生產銷售都能進循環。”

他準備在呂宋修建大量工廠,負責產品的加工。因為呂宋的位置距離東亞所有國家都比較近,適合當產品的生產和分銷地。

Advertisement

而爪哇州和洋州則負責生產石油、橡膠、鐵礦、銅礦等工業原料。

三個州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經濟。

聽到這終于相信了洋王是“賢王”的傳言。

一般掌權者有點資本不是用來投資賺錢,就是放高利貸給百姓進行“利滾利”,吸盡貧民最后一滴鮮

像李逸這樣大量給百姓花錢的員屬于“稀有品種”了。

他看著李逸真誠的說道:“關某只是一介商人,但愿意把家里箱底的銀子拿出來存進洋州銀行,支持殿下發展工業。同時引薦幾百名糧幫中的有識之士進市政府工作,不求讓他們當,只要能幫助殿下將政策順利落實到基層即可。”

李逸聽到這頓時喜笑開,“那本王就先謝謝關先生的慷慨之舉了。”

“這是為王爺治下子民該做的,草民當不得‘先生’二字。”

這個年代教書育人的老師就被人稱為先生,所以“先生”二字帶有褒義。

“還有一件事。”李逸繼續說道:“本王準備建立‘低保困難戶’制度,由民眾和政府員共同核查況,將失去工作能力生活舉步維艱的貧困家庭納其中,政府每月為其發放底薪和糧食資。

同時其中‘孤兒’一類的無家孩,可以選擇進福利院由政府養至年,并且免費上學。代價是15歲年后要進王府軍隊服役五年,當然,軍餉還是會發的。”

Advertisement

低保戶是為了給殘障和困難人士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讓他們也到地區發展的紅利。

而福利院養的兒需要服兵役這點,他是經過深思慮的。

任何沒有代價就能獲得好的事人們肯定趨之若鶩,到時候會有大量適齡兒鉆空子進這個“不勞而獲”的福利院。

如此一來,關孤兒的福利院卻在無形之中制造了更多“孤兒”。

這是李逸不想看到的。

果然,此話一出就連一直沒有說話的關思雨都詫異的看向他。

這些“老弱病殘”本沒有能力跑出來危害社會治安,一般的統治者都會任由他們被社會“自然淘汰”。

本不可能把寶貴的金錢浪費在這些毫無價值的將死之人上。

以工代賑幫助無業平民還能理解為是發展建設洋州的需要,但這個“低保困難戶”徹底把搞蒙了。

難道呂宋真的迎來了一個賢明的統治者?

眼底閃過一抹亮,抬頭直視著李逸問道:“殿下,那孤兒中的怎麼辦,們從福利院出來后也要參軍嗎?”

大夏的傳統中軍隊是絕對不能有兵的。

不然沒準哪個士兵把持不住,就會在部隊里鬧出“人命”來。

李逸喝了口水,不慌不忙的解釋道:“當然要。男的通常進海軍陸戰隊,的則是進部門、軍醫院或者為文職人員。

們不會跟男兵住在一起,更不可能被安排到前線去打仗。”

一線部隊確實不適合男兵混搭,但后勤、通訊、醫療等部門卻需要大量兵。

他這是借用了前世兵職務安排的經驗。

關思雨聽到這眼前一亮。

心想洋王果然跟思想愚昧頑固的大夏人有本質區別。他的軍隊居然連兵都收,這充分現出了“男平權”的思想。

徹底改變了以前就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傳統模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