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 第172章 五年計劃

《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第172章 五年計劃

李逸聞言直接打斷道:“陸戰隊裁兵是不可能的,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

剛剛開口議論的幾名員聽到這句話,頓時偃旗息鼓。

現在整個東南亞都是洋王的一言堂,大夏水師總提督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李逸看了眼衛元忠,淡淡道:“陸戰隊的六個師非但不會裁撤,反而會得到加強。將來它們每個師都將獲得一個師屬炮團提供火力支援。并且第一軍將會由三個托化步兵師組。”

托化步兵師?”

衛元忠十分詫異,他也沒聽說過這個新名詞。

“步兵師跟托有什麼關系,難道要士兵騎托嗎?”小白也忍不住問道。

李逸聞言微微一笑,“托化步兵作戰時跟普通步兵沒有區別,但是他們行軍和轉移的過程是乘坐車輛進行的,卡車、托等機械裝備可以大大提升軍隊的機。而且這樣一來,陸戰隊的火炮也無需人推馬拉耗費大量力,通過汽車牽引便可實現快速轉移。”

這話一出,衛元忠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

雖然陸戰隊如愿以償得到了陸戰火炮,可輒兩三噸的重量使它無法跟隨步兵快速移。而增加馬匹又會加劇糧草消耗速度,使得本就資不多的步兵只能攜帶更的彈藥和補給。

他一直在為這個問題發愁,現在聽聞洋王提出“托化步兵師”的概念,頓時驚為天人。

Advertisement

一開始李逸讓他去呂宋拖拉機廠視察,他還沒有反應過來是什麼意思。

現在回想,恐怕跟這次的“托化”不開關系。

“可……咱們王府麾下領地都是島嶼啊,難道殿下要讓第一軍駐扎到洋州大陸?”小白不解的問道。

“第一軍就暫時在臥龍港訓練吧。”李逸開口道。

一旁的衛元忠聽到這卻是神一笑,只是這個笑容看在小白眼里頗有些中年猥瑣男的覺。

作為陸戰隊的新任司令,他對王府最近的大作十分了解。

先是研發半自步槍和輕機槍,現在又整出一個“托化步兵師”。

恐怕李逸的眼已經飄向本土方向,在為將來的登陸做準備了。

李逸略帶警告意味的眼神看向衛元忠,后者頓時收斂笑容,恢復到嚴肅莊重的表

“殿下,石油生產過剩的問題如何解決?”小白問道。

李逸聞言拿著手中的文件站起來,朗聲道:“增加石油產量可不是本王一時心的草率之舉,機械制造局正在研發新式燃油鍋爐。一旦定型量產,即可大規模替代現在戰艦上的鍋爐。”

把以前用煤做燃料的老式鍋爐全部換燃燒重油的新鍋爐,這就是在給戰艦升級“心臟”。讓它擁有比以前更強勁的力,航行速度也能大大提升。

Advertisement

有強悍的戰艦還不夠,航速也夠快才能攻無不克。

不然以洋州第一批建造的無畏級戰列艦那25節的航速,已經無法滿足航母特混艦隊的需求了。

就連航母經過升級后都能跑到28節,你一個“護衛艦”連主力都跟不上,也太渣了。

事實上戰艦這種對航速要求極高的船使用煤來作為燃料本就不合理,重油的燃燒效率明顯更高。

隨著石油的大規模開采冶煉,以柴油、汽油、重油為主的化石能源將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白聽到這眉頭才舒展開,咧笑道:“殿下有所計劃,臣就無需擔心石油供大于求的問題了。”

萬噸巨艦消耗燃料的速度異常恐怖,一艘無畏艦攜帶上千噸燃料出去作戰一次就能燒個七七八八。

現在石油供大于求的狀況很快就將不復存在,而且看洋王的說話口氣,石油產能恐怕還得繼續提升。

李逸微微點頭,繼續道:“今天各部門的負責人都在,本王正好宣布接下來五年洋州的發展規劃。”

眾人聞言均正襟危坐,把耳朵豎起來準備仔細聆聽,生怕錯過一個字。

李逸環視四周坐著的幾十名員,朗聲道:“第一,軍隊建設是重中之重,去年規劃的所有換裝任務必須在三年。相關進展由衛元忠、邊興榮、李康泰隨時向本王匯報。

Advertisement

第二,閣農業部配合地方政府加快普及農耕機械的速度,本王要求兩年三州的年糧食產量突破3000萬噸。實現糧食的凈出口的同時每年至儲存500萬噸戰備糧。

第三,全面取締私塾等教育機構,開啟掃盲運。普及小學、中學,興辦三所大學,分別是‘洋州大學’、‘洋州海軍大學’、‘洋州師范大學’。由新擴編的教育部從全世界高薪聘請有資質的老師前來教學。

第四,三州所有城市通水通電,城區按王府規劃進行改造,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向洋州臥龍港看齊。其他工廠、醫院、政府等部門都要大規模升級,以適應將來發展需要。

第五,實行一夫一妻,廢除妾制。展開男平權活,釋放潛在勞力。號召所有走出家門,參與到學習識字和社會工作中來。這方面閣要非常重視,正確引導人們的風向和社會價值觀。”

軍隊換裝備的重要自不必多說,除此之外糧食是李逸最為關注的問題。

現在東南亞的農業生產力完全沒有發掘出來,不然單一個爪哇群島生產的糧食就可以養活三州5000萬人。

農耕機械的普及是農業生產突破瓶頸的最佳途徑。

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不論將來發生什麼,有足夠的糧食儲備王府才能從容不迫的應對。

其實按人均一年消耗500斤糧食計算,1000多噸就足夠吃了。

但李逸的野不止如此,多余的糧食除了儲備和出口外,還可以用來大量飼養牲畜,讓王府治下每個百姓都吃得起

只有貧民們真正到了被洋王統治后的好,才能發自心的擁戴王府。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

等他們在王府治下過上了從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那李逸的地位和權利將會穩如泰山。

到時候只需振臂一呼,立刻就會有萬千百姓響應,誓死追隨他這個洋王殿下,將一切敵人碾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