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柱和李文山還沒去休息正商量著事。
李文山說道:“爹,那不然這樣回去了你中進士的席面和你跟兒媳的婚宴一起,免得到時候還辦兩次,讓村里人和親友吃一頓飯如何?”
他實在不想辦兩次席面,很是累人,上次他和沈嫣婚事,家里仆人不夠又外面請了幾個幫工才把席面做下來。
李鐵柱了肩膀道:“行吧!你想兩個一起辦就一起辦,我要去睡了,這麼多天可把我老骨頭累壞了。”
李文山看著他爹現在已經快六十了,白發叢生來回奔波就是為了他,想想他真的不孝的。
李文山道:“爹,我真不孝,還要你們和爺那麼大年紀還跑來跑去。”
李鐵柱正著肩膀聽到兒子說這話,愣了一下,道:“是不孝的,不過你出息,當初讓你早點婚,你一定要拖到快二十了才親。不過看你爺這兩年是越過越年輕,神頭好,我們也福的。”
見李文山想說什麼,又接著道:“你現在就是我們多生幾個白胖的孫子,才是真的孝順。”
李文山有點黑線,他沒想到剛婚就被催生,便道:“我知道了,孩子需要看緣分的。”
又道:“我們先回趙家村,等安頓下來到時候我去拜訪下周夫子,然后再去給縣令遞拜。”
李鐵柱看著這樣說:“嗯,你自己的事,自己安排,我先去休息了,我這把老骨頭都快散了。”
第二天李文山一家中午駕著馬車回到趙家村。
“回來了,探花郎回來了……”村里眼尖的村民看到駕車的人是李家人,趕轉邊跑邊喊。
“什麼回來了,李子。”馬嬸疑看著堂侄跑那麼快。
李子繼續高聲道:“是探花郎回來了,李家進士老爺回來了!我要去找里長先不說了,嬸。”
李鐵柱一路上都被趙家村里村民圍著,別人可不敢圍著李文山。
趙菜籽恭喜道:“老爺子,你現在福了,兒子可真出息。”
一村民羨慕道:“是啊!菜籽說的對,現在可是好日子來了,往后子孫都不要刨地了。”
李鐵柱聽得樂開了花,道:“你們幾個兒子也在私塾讀書,以后也能過上好日子的。”
趙菜籽說:“你這就不知道了,我們村二十幾個孩子,去私塾啟蒙,可沒有幾個孩子聰明的,你看那二蛋和狗子幾個都是學不好,現在在鎮上鋪子里當伙計呢!”
“也就那幾家堅持送一個孩子,不過現在都學習一般,按我說學的不行,認識點字送去學藝好的,我家小蘿卜就去鎮上藥鋪那里當學徒了。”
李鐵柱道:“好的,兄弟們,我先回家了,我看里長去我家了大家讓讓。”
看著一群又一群圍著他說話的人,李鐵柱只覺得悶熱的很。
人群中有人喊道:“哎,大家讓讓,讓李老爺子先回家……”
眾人聽他這麼說,自己也讓出去,讓別人也讓出去,好一會兒,李鐵柱才出了包圍圈。
趙里長已經到了李家,知道李家要把進士牌坊修在祠堂前,他有點不怎麼愿,也有點后悔怎麼沒讓李家把祠堂修在前面呢!
里長還是道:“這牌坊要找石匠做要點時間,我知道消息就去問了,石匠說要十五天左右才能做出來,而且立牌肯定要算日子的,到時候你們還要去鎮上找下算命先生。”
“多謝里長,可真是省了我們不事。這是您那天給報喜人的賞銀,您拿著。”李文山回來就聽到王三喜說了這事。
趙里長聽到李文山謝的話,很是開心道:“沒事,大家都是一個村的,我們可是托了您的庇護,這幾年村民日子可都好過不。”
李文山想快點放松下來去玩玩,第二天一早就獨自一人去縣里給縣令遞拜。
沒一會兒文書跑了出來,“李大人,我們家大人讓您進去相談。”
沒想到縣令那麼早就要見他,進士和舉人可真是不同。
和縣令攀談一番,這縣令舉人出,對于他這種正經的科舉進士,翰林院編修那是結不已。
讓李文山頗有些不適應,但他相信,在這當的一路上,他絕對可以遇到各種牛鬼蛇神。
重新回到鎮上,找了算命先生,算出時間是做完牌坊的第三天辰時。之后又去私塾拜訪了啟蒙老師周夫子。
門房已經換了,柳伯回家安晚年了。看著一塵不變的景,李文山想起當初的種種,一切都覺是人非。
詢問門房是周夫子,他們都不在,今日沐休他們出城去走親訪友了。李文山只得留下禮,和門房代,他是周夫子的學生,十三天后請夫子過府做客。
回到李家李文山,沒想到他老爹告訴他有一堆的拜帖。
拿著看了起來,都是商人富豪,鄉紳舉人,還有些告老還鄉的員,一般都是附近江陵縣的,還有好幾份是徐州府的或者其他縣的。
不過大家也不是表示一定要和他們見面。大部分都是借著拜帖套、拉關系,其實也對這些人都老油子,怎麼會不知道他回來主要修建牌坊,耽誤上京時間,到時候他們也吃罪不起。
意外的是這里面居然有曾均年的帖子,還說要來拜訪他。知道他考上進士的消息傳回徐州府,已經出發了,那按他說的時間應該沒多久就會到了。
李文山把這帖子收好,其他帖子一一禮貌了回了一份拜帖,理完這些已經半個時辰了。
李文山把肖石了進來,代道:“明兒你和王三喜把距離遠的拜帖送去寄信商行,距離近的你好好跑跑,到時候說不定還能拿到賞錢。”
肖石笑嘻嘻地道:“是爺,我肯定把這些送到。”
李文山想了想道:“好,你們這幾天辛苦點,明兒順道去鎮上手藝好的酒樓。讓酒樓定幾桌席面,能請來廚師更好。”
肖石笑道:“爺您放心,我肯定會把事辦好的。”
前一世孤兒的她要在這一世過上有人疼,有人愛,平凡幸福的生活。啥?幸福給你,平凡不可能。不要啊!
現代退伍特種兵王鐵意外穿越成水滸第一任寨主王倫的兒子。什麼,明天就是林沖火并王倫的日子,小命豈非不保?堂堂特種兵,擁有各種保命的技能和對水滸各種橋段的熟知,怎麼會命隕當場。收林沖,當寨主,殺晁蓋,陰宋江,廣積糧高筑墻緩稱王……王鐵謹記九字真言,攬盡天下英雄,在北宋末年打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靖康之難中開始大放異彩,爭霸天下……
貞觀三年,大唐進入戰事,各地資源吃緊。唯有平遙縣……載歌載舞、吃穿不愁。甚至隱隱有幾分現代化大都市之景!隨著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深入探究,發現這里的一切與眾不同……富庶的黎民百姓,發達的商業建設……更令人驚訝的是,當地縣令劉少卿,竟然窮困潦倒只食一餐!……平遙縣的一切,震驚整個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