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皇帝:我有昏君模擬器 第270章 論地理的重要性,劉辯親自授課

《三國皇帝:我有昏君模擬器》第270章 論地理的重要性,劉辯親自授課

“這些人,是朝廷重點培養對象。他們的就,便是大漢未來的就。”

“盡可能的創造條件,讓他們不要局限于教室和課本,讓他們多到外面去看看,多元化培養。”

劉辯認真的說道。

這些神,都是他挑細選出來的,每個人都有著極大地潛力。

如果培養的好,開發得當,他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獨當一面。

未來大漢開疆擴土,地域面積越來越大,需要的管理人才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臣謹記于心。”蔡邕等人連忙道。

“他們現在主要學習的容都有什麼?”

劉辯最初對課程提出過一些建議,但是怎麼安排的他并不知道。

既然從小培養,那就要打造綜合型人才,帥才!

“目前,主要在學習四書五經,和武藝訓練。有的孩子喜歡學習文學知識,而有的孩子則偏好武學。”

蔡邕并沒有覺得,這種偏科有什麼不好的。

畢竟,

專攻一門才能學

政型人才,學好如何治理政即可,其他的都是輔助。

軍師型人才,學好排兵布陣和兵法即可。

武將型人才,學好武力和統兵即可。

劉辯搖了搖頭,“給他們重新安排課程:除了漢語文學,算數,治國,謀劃,武藝,每周還可以增加一些音律,書法,繪畫,手工制造等課程。”

Advertisement

目前主要培養人才的宗旨,是君子六藝。

所謂的君子六藝,包括:禮,樂,,書,數

其中,

禮為五禮,分別是: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禮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概念,周朝的時候,講究以禮安邦,以禮治國。

而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

儒家十分重視禮制,孔子曾言:不知禮,無以立也!

因此,禮不僅僅是治國的手段,更是在培養忠君思想,教授做人的道理。

而不是像西方,只有貴族才能學習禮儀,份地位的象征。

在大漢,禮早已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即便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那也是懂禮數的。

這是傳統德,值得推崇和提倡。

樂,

如果單純的理解為音樂,那就太片面了。

它原本指《云門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這六套歌舞,在祭祀的時候,用來表達人們的虔誠之心。

不過傳到現在,只剩下《大韶》和《大武》兩樂了。

古代很多文人雅士,都是音律高手,比如周瑜,諸葛亮,都通音律。

指的是箭,分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這個時代的君子,大多都能文能武。

如徐庶曾經當過俠客,被演義黑化的魯肅,也是一名神箭手。

Advertisement

只是到了后面,人們在傳承儒家文化的時候斷章取義。

文人了手無縛之力的書生,不能被稱之為君子了!

指的是駕馭馬車和戰車的能力,

書,

包括書法,繪畫,

數,

則指的是算數,計算能力。

劉辯并不是說君子六藝不好,只是很多東西太籠統了。

有很多東西,都是可以細分化的。

“對了,再加上地理。”

劉辯補充道。

“地理?”

蔡邕一臉疑

面前說的他們都懂,陛下就是把君子六藝細分化了而已,可以更加準的培養這些能力。

可是,地理是什麼?

“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劉辯解釋道,“自然地理指的是山川,樹木,水流,海洋,平原,沼澤,以及生存的空間。再廣泛一點,還有我們頭頂的天空。人文地理包括每個地方的種族,他們的生活習慣,四維習慣,文化傳承,文明程度等等。”

“這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假如我們要攻打一個地方,你對這個地方的地形完全不了解,對那里的人一無所知,你覺得取勝的概率有多大呢?”

那太冒險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蔡邕等人立刻對地理有了一個理解,只是他們從未想過,這種東西還能專門編一門學科。

Advertisement

“既然說到這里了,朕來給他們上第一堂地理課吧。”

劉辯走進教室。

這里大概有三四十個學生。

這是他們第二次見到天子,連忙起行禮。

“學生等拜見陛下!”

年齡較大的帶頭,其他人紛紛跟著躬行禮。

蔡邕激的道,

“學生們,今日陛下來給你們上一堂地理課,大家一定要認真聽,認真學,明白了嗎!”

眾人不知道什麼是地理,但九五之尊的陛下親自給大家上課,是非常難得的。

更是他們的榮幸!

大家連忙站的筆直,認真的看著劉辯。

平日里,他們上課都是坐著的。

可是現在陛下站著,誰敢坐著?

走上講臺,劉辯想要畫一個地球,結果發現這里沒有黑板,也沒有筆。授課條件比起后世來說,那可是相當的差。

看來,

得找個時間把黑板和筆整出來啊。

劉辯心里輕嘆一聲,

抬起頭,看著一張張稚而又充滿了求知的臉,出了微笑,

“朕問你們一個問題,有誰知道,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是什麼形狀的?”

???

土地是什麼形狀的?

這也問題?

所有人都皺起了眉頭,土地,不都是平的嗎?

不過,

眼前站著的是天子,是皇權,他們不敢隨便回答。

看出了他們的顧慮,劉辯笑著道,“現在我是你們的老師,你們可以暢所言,發散你們的思維,大膽的想象并回答。”

在劉辯的鼓勵下,有人立刻喊道,“土地是平的。”

劉辯朝他看去,

此人乃是后面進學院的,長沙太守孫堅的兒子,次子孫權。

“不對不對,土地是奇形怪狀的,要不然哪來的山川,河流,谷地?”

關索雙手抱在前,一臉認真地否定了孫權的說法。

“陛下問的是我們生活的土地,當然是平的!”

孫權堅持道。

“也有很多人生活在山上,在林中,在島嶼上啊。”關索瞥了他一眼,仿佛在說小屁孩,和我爭?

現在分了兩派,

從文的一方堅持平地的說法,而從武的一方,則支持關索的觀點,認為我們生活的大地是不規則的。

當然,也有一些人沒有表態。

“諸葛亮,你來說說看。”

劉辯很想聽聽諸葛亮的回答。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