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著手上的一面鏡子,甘亞夫開口說道:“小秦說的沒錯,這應該是隋唐或者更早一些南陳的銅鏡,不過這東西價值并不高,小秦你怎麼說是撿大了?”
作為雜項中的一個小類別,國銅鏡的收藏者不是很多,即使是真正的古鏡,價格往往也就在幾十到幾百之間,并不被那些收藏好者所重視的。
“等等,兩位,這……這東西真的是真的?”韋華打斷了甘亞夫的話,他實在是沒鬧明白,這找人做的假鏡子,它怎麼就能變真的呢?
不過韋華卻是不知道,由于古鏡在這時候的價格很低,而制作的工序卻非常麻煩,不要做出形打磨,還要另外做舊,這花費的時間和工錢,足可以在市場上買一堆了。
接了韋華業務的那哥們,就是了這個心思,剛好他認識一幫豫省盜墓的家伙,花了六百塊錢買了十二面剛出土的古鏡,其中還有一塊碎兩半的。
只是那哥們收了韋華幾千塊錢的制作費,自然不會說這些銅鏡是他收來的,拿到銅鏡后的韋華還夸了那人幾句東西做得不錯呢。
直到秦風今兒的鑒定結束,韋華將那人找了出來追問,才得知了真相,心中那是對秦風佩服的五投地,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韋老板,東西是真的無疑……”
秦風很鄭重的點了點頭,拿起了那兩塊破碎的銅鏡,說道:“而且這兩塊銅鏡,還是大有來歷啊!”
“大有來歷?”
這下不僅是韋華一腦袋漿糊了,就是甘亞夫也有些不清頭腦,別說這是碎兩半的銅鏡了,就是品相再好,怕是也就值個千把塊錢吧?
秦風微微一笑,說道:“諸位,你們可聽過破鏡重圓的故事?”
“什麼?破鏡重圓?”
“這……這竟然是那塊鏡子嗎?”
“不可能吧?哪有這麼巧的事?”
秦風此話一出,場頓時轟了,幾乎所有人都涌了上去,就是為了去看那碎兩片的鏡子,就連齊功都坐不住了,在李然的攙扶下也了過來。
實在是破鏡重圓的這個故事太深人心了,故事講的是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恐國破后兩人不能相遇。
所以徐德言劈開一面銅鏡,兩人各執其半,約于他年正月日賣破鏡于都市,希借得銅鏡能得以相見。
后來陳朝滅亡亡,公主沒隋朝越國公楊素家中,徐德言依期至京,見有蒼頭賣半鏡,出其半相合,才得知妻子的下落。
楊素也是中人,得知這件事后,將公主還給了徐德言,使得二人重聚,偕歸江南終老。
到了后世,人們就多用“破鏡重圓”這個語和故事,來比喻夫妻離散或決裂后重又團聚或和好。
古玩行最講究的就是傳承,越是有故事有傳承的件,越是珍貴,就算一個馬桶,只要你能引經據典證明它是乾隆爺用過的,那也是價值千金。
所以如果秦風真的能證明這兩塊銅鏡,就是那語中的鏡子,恐怕韋華這會所不用任何的宣傳,明兒就能紅遍國整個古玩圈子了。
PS: PS:寫了個五千字的大章,今兒更了一萬一千多。
覺胖子給力的朋友,請把周一的推薦票投給寶鑒吧!您的舉手之勞,就是胖子明兒拼命碼字的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