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從地攤撿漏到全球首富 第268章 老濤

《鑒寶:從地攤撿漏到全球首富》第268章 老濤

石磊聽到掌柜這話,笑了。

等的就是這話。

掌柜的不說這話,他還不好意思發難。

所以,輕笑一聲:“不用,我會讓你心服口服,”說到這里,指了指尾端的鈐印:“第一個破綻在這里,老濤這倆字的朱文印,印文和正版的確實一模一樣,仿得水平極高,或許用了激掃描技,確實可以做到一模一樣,但是,鈐印鑒定從來不只印文。

“換句話說,印文的文效果由好多要素決定,印章本只是其中一環,印泥、紙張、鋪墊、力道等因素也都直接影響鈐印效果。

“印泥不用說,不同時代、不同店鋪和不同畫家用的印泥配方也有區別,不同配方的印泥當時的效果不一樣,在幾百年后的效果也不一樣。

“紙張也是,有的宣紙吸油效果好,不暈染,印上去是什麼樣子就永遠是什麼樣子,但有的紙張略帶暈染效果,雖然印油的暈染效果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細看還是不難發現。

“鋪墊也一樣關鍵,留印的時候,在紙張下面墊的東西不同,印文效果也不一樣,下邊什麼都不墊,直接把紙鋪在桌面上留印,效果相對朗準確,跟印章本最匹配,如果下邊點了氈,印文就略顯模糊,以前基本上就這兩種,但現在呢,有的人愿意墊在玻璃或者其他平整的上鈐印,因為這樣的鈐印效果更加清晰。”

Advertisement

石磊說到這里,微微仰頭:“這一組鈐印,就是在玻璃板上印的,而且留印的時候用力較大,印油都被出來了,細看有枯外潤的效果,這種視覺效果談不上好壞,只能說是不同人的不同風格,但用在石濤的畫上,那就大錯特錯了。”

石磊斬釘截鐵地給出結論:“所有,只看鈐印,就知道這畫是仿的,石濤留印的時候從來不會用那麼大的力量,印油均勻潤澤但印文清爽干凈,真真假假,在一般人眼里可能沒什麼區別,但在行家眼里卻是極大的破綻。”

掌柜還不服氣:“印文沒錯,只不過用力大小有區別而已,誰能保證石濤永遠不會大力留印?萬一他留印的時候正生氣呢?”

“鋪墊也是破綻。”

“古代是沒有玻璃,一般桌面也達不到玻璃的平整度,但不是完全沒有,高手心打造的桌面平整度完全可以達到玻璃板級別,這樣留印效果和玻璃板也是一樣的。”

石磊笑笑:“算你說的有道理,但是到畫的畫法上怎麼解釋?看這邊的皴筆,這是很常見的雨點皴,但石濤從來不這麼用,下上短,視覺效果似乎更好,但跟石濤自的創作理念卻不一樣,其他能變,甚至畫風都可以變,但這種基礎的東西是一不變的,就算要變,也會有清晰的時間脈絡,早中晚會有一個變化過程,不可能突然就搞這麼個例外。”

Advertisement

掌柜張了張,想說什麼。

石磊搶先道:“你要是還想狡辯,那就當我沒說,或者,我找更有威的專家來做鑒定,我雖然不是什麼大人,但行業還是認識幾個高手的。”

說到這里,又畫紙:“這紙也有問題,是老紙沒錯,但最多到同治,跟明晚期的老紙可不一樣。”

古字畫鑒定中,字畫容的鑒定很重要,紙張、裝裱、軸桿軸帽的鑒定同樣重要,甚至很多不太懂書畫的人在鑒定老字畫的時候就只看紙張、裱工以及其他配件,準確率竟然也還高。

現在一些高仿畫也會用古代傳下來的老紙,老紙雖然珍貴但還是有的,無非是價格高一點。

但同樣是老紙,清晚期的老紙和明晚期的老紙可不一樣,狀態是有區別的,畢竟差了好幾百年。

一般人一看哎呀是老紙沒錯,卻忽略了老紙與老紙的區別。

一句話,鑒定古字畫,紙張、裱工這些件得跟作者生活的年代、畫風、生活習慣等等所有要素都匹配才行,但凡有一點匹配不起來,那這畫就一定有問題。

鑒定真偽,從來就是一個門檻很高的找茬游戲。

找不到茬兒,可能是真品,也可能是你實力不夠。

但是,只要找到一個茬兒,那就一定是字畫有問題,想都別想,千萬別抱有僥幸心理。

Advertisement

石磊說到這里,展柜的臉就很難看了,一個勁兒地嘀咕:“這不可能啊,專家看過的,怎麼可能是仿品呢?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裝。

繼續裝。

石磊自然能看得出來,這掌柜就是在演戲,實際上心并沒有太大的波,連眼神都沒多大變化,就是和表在努力表演,倒也能忽悠住一部分人。大風小說

不過,石磊也沒拆穿,而是出不耐煩的神:“還有沒有好東西了,沒有我就走了,至于這畫的真假你信不信,趕拿走,別在我跟前晃悠,再不拿走我就撕了,這輩子最見不得假貨在我面前晃。”

掌柜聞言,連忙把畫卷起來拿走:“這就拿走這就拿走,回頭再找個靠譜的專家給掌掌眼,至于其他的畫……”

“怎麼?沒了?”石磊說著站起來作勢要走。

“不不不,有,不過很貴重。”

“你早這麼說啊,真是的,怕我買不起啊?”

“不是不是,只是讓你有個心理準備,畢竟那畫是真的不一般。”

“比石濤的還不一般?”

“對,名氣比石濤還大一些。”

“那我更要好好看看了,快拿出來,別墨跡。”

“稍等稍等。”

幾分鐘后,掌柜又拿出來一個盒子,看盒子的尺寸,里面那畫的尺幅肯定不小。

果然,展開之后足有十二尺。

這麼大的畫幅,只要是老畫,哪怕作者的名氣小一點,也能賣好多錢。

如果是名家之作,一定能賣出天價,因為這種大尺幅的名家作品會非常非常搶手,在拍賣行里估計得競爭上百手才落錘,一個億都不夠用。

石磊湊到畫前,沒急著上手,而是憑眼力勁兒一點點研究起來。

越看,越覺得像真品。

因為這個畫家生活在清中期,比傅青主晚了上百年,所以只憑眼力,他還真不太好下結論。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