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從地攤撿漏到全球首富 第278章 油頭男

《鑒寶:從地攤撿漏到全球首富》第278章 油頭男

普通人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石磊努力回想他和母親、妹妹租住在那個三室一廳的小房子里的日子,三個人月生活費加起來不到一萬塊,出門只能坐公,偶爾才敢打車,不敢買品牌的服鞋子,不敢用貴的化妝品,也不敢去酒吧,更不敢隨便打賞主播……

好像有點不太對勁兒。

不過,他還真想象不到真正的普通人是什麼生活。

而且黎詩詩買不起首都的房子是真的出乎他的預料,因為印象中黎詩詩的吃喝穿戴相當不差,和他是一個級別的,甚至比他還好一點。

結果,就這?

倒也不是看不起黎詩詩,他也知道能在首都買房子的是極數,只是黎詩詩的反差有點大。

好吧,國能像他這樣隨隨便便在首都買房的人真不多,別看網上有那麼多房叔房嬸,那種幾乎全是拆遷戶,吃了時代的紅利。

剩下的,也就頂級富豪才有實力在首都隨便買買買。

吃過飯,石磊領著王靜拉著黎詩詩去民樂廠看了看。

他們到的時候,已經出了兩件品。

王靜試了試手,非常滿意。

當即打包發送流。

在經理熱地邀請下參觀過二廠的制作工坊,三人才回到酒店,收拾行李準備回島城。

然而,就在當天晚上,有人找上門了。

Advertisement

石磊在喝茶,黎詩詩在刷短視頻,王靜去開門。

開門,有男人禮貌地問:“王士你好,石先生在嗎?”

石磊扭頭,看到一個穿著西裝的中年人,頭發梳得油水亮,五端正,氣質儒雅,用島城話講,就是很板正一個人。

不過,石磊只想稱呼對方一句“油頭男”。ωWW.166xs.cc

不是歧視。

而是這人給人的覺就是油膩,雖然對方穿著打扮干凈清爽,但氣質真的有點油。

王靜扭頭看石磊:“磊哥……”

石磊點點頭。

王靜側,請油頭男進門。

油頭男拎著一個手提包,進門走到茶幾對面,把包放在茶幾上,朝石磊手:“石先生,你好,我陳松,冒昧登門,還請諒解。”

石磊沒有起,依然翹著二郎,只是指了指茶幾對面的椅:“坐。”

“謝謝,”陳松坐下,又對給他倒茶的王靜說了一聲謝謝,這才接著道:“石先生,開門見山地講,我是天心集團老板孫浩民的說客,目的是說服你歸還趙孟頫的《登高河圖》。”

《登高河圖》?

這個名字倒是切。

古人作畫,很給畫起名字,起了名字,這畫的意境就被限制住了。

所以,大部分古畫都是后人起名,要麼是知名畫家,要麼是知名鑒賞家,要麼是民間約定俗,只有部分古畫自帶名字。

Advertisement

趙孟頫這幅畫就沒有名字,也沒有后人給起名字。

但“登高河圖”這個名字還是比較切的。

因為這畫的容就是登山觀河,而且應該在泉城某座山上遙黃河,氣勢很足。

不過,歸還?

想什麼事兒呢。

到他手里的東西怎麼可能歸還?

這不是到邊的鴨子。

而是已經被他吃進肚子里的鴨子。

想要?

除非把他的肚子刨開。

這麼想著,微笑道:“看樣子,陳先生的任務注定要失敗。”

“那可不一定。”

“你哪兒來的信心從我手里搶東西?”

“石先生,我可不敢跟你搶東西,而是換。”

換?難道你有和趙孟頫的《登高河圖》一個等級的國寶?”

“比這幅畫更珍貴。”

“怎麼講?”

“宋徽宗的畫,設絹本,雖然尺寸略小,只有四尺,但有親筆題詞,估價比趙孟頫那幅畫更好。”

宋徽宗?

啊!

這都能弄到。

滬市這些個玩家,路子還真野,趙孟頫的、唐伯虎的、宋徽宗的真跡一件接一件,而且在私人買家手里頻頻出現,這說明什麼?

說明這些人的實力很強。

在收藏這塊的實力很強,要不然真弄不到這樣的好東西。

就說宋徽宗的畫,國有幾個人親眼見過?

Advertisement

又有幾個人上過手?

還有幾個人能擁有?

只能說,滬市就是滬市,底蘊雖然不如首都,但現如今在收藏這塊的實力卻比首都毫不差。

滬市有錢啊。

有錢好辦事兒啊。

只要在市面上流通,人就能用錢砸到手里。

這方面的優勢,連首都可能都要稍微弱那麼一點點,畢竟在首都花錢多要注意一些影響,但在滬市卻不需要擔心,這邊的社會環境最接近西方,有錢就是王道。

這麼想著,卻面:“宋徽宗的畫?據我所知,宋徽宗的真跡不多吧,能被易的更。”

陳松微笑:“確實稀,但也正因為稀,才更有價值,才能跟趙孟頫的畫相提并論。”

“是真跡?”

“是。”

“帶來了?”

“是。”

“我看看。”

“石先生……”

“其他的先不說,我先看看你的畫,是真跡再談別的,不是真跡,一切休提。”

陳松想了想,點頭,打開手提包,從里面取出一個致的紅木盒子,赫然是小葉紫檀做的,上邊以淺浮雕技法雕了一棵蘭草,顯得很雅致。

而且黑褐,包漿油潤,也是傳世的老件。

就這麼個盒子,市場價也在五十萬以上。

如果是原裝……

那不可能,宋代時候還沒流行小葉紫檀這樣的紅木呢。

小葉紫檀真正為名貴紅木,是明清兩代的事兒。

陳松戴上手套,小心翼翼打開盒子,作仿佛接生新生兒一般輕地展開畫卷。

石磊看到畫卷,來了興致。

湊過去,仔細觀察。

越看越喜歡。

確實是宋徽宗的風格,而且這絹的狀態、墨、印都符合千年老件的特點。

其實,越是這種年代久遠的件,就越容易鑒定,因為時代的烙印是最難仿造的,這歲月的痕跡,做舊技巧再怎麼高明,也不可能百分百還原,尤其是古字畫這種比較難保存的件。

所以,一看這個絹紙的狀態,石磊就知道這是真品。

就算不是宋徽宗親筆,也一定是那個時代的作品。

等他細看完畫上的容后,更是直接斷定,就是宋徽宗真跡,宋徽宗的特點非常鮮明,尤其是那一手絕倫的瘦金,太獨特。

甚至不需要用手

石磊點點頭:“是真跡,現在,把畫放下,你走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