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從地攤撿漏到全球首富 第289章 有銘文

《鑒寶:從地攤撿漏到全球首富》第289章 有銘文

石磊很滿意常曉丹這話。

他雖然出道時間不長,但戰績彪炳,確實能鎮得住場子。

何況他現在的戰斗力比之前又上了一個檔次,如果有人拿他以前的戰斗力當標準,他一定會給對方一個大大的驚喜。

說話間,王靜又收拾妥當,然后一起離開酒店。

黎詩詩開車,王靜在副駕駛。

石磊和常曉丹做后排。

直奔淀山湖。

到地方后細細一看,果然不一般,一棟棟獨棟別墅別提多漂亮,沒有很高的圍墻,但很好,高大的喬木和低矮的灌木高低搭配錯落有致,形一道道天然的屏障,再輔以心修剪的攀爬類花草以及造型致的草坪花壇,怎麼看怎麼愜意。

這別墅,舒適比首都的四合院要強不呢。

下車,一個神矍鑠的老太太朝石磊招手。

石磊扭頭看常曉丹:“這是正主?”

常曉丹點點頭,挽起石磊的手臂走過去,甜膩地打招呼:“劉,我幸不辱命,給你把人帶過來了,吶,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石閻王石磊,有他在,絕對沒有人敢搗。”

小老太太手:“年輕真好啊,高大帥氣,極有男子氣概,男人,就得是這個樣子。”

石磊微笑:“老太太過獎了。”

“屋里請。”

“請。”

客廳,有傭人泡茶。

老太太直接問:“小石啊,丹丹說你要八大山人的畫,是這樣嗎?”

Advertisement

“如果有別的選擇那自然更好。”

“別的……我有一幅祝枝山的大草字,你看看?”

“可以啊。”

祝枝山是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以書法見長,影視劇里存在很強,但在收藏領域卻要差不多意思,跟唐伯虎、文徵明沒得比,僅比徐禎卿好一些,因為徐禎卿不擅長字畫,而是以詩詞著稱。

祝枝山就是祝允明,枝山是祝允明的字。

祝枝山的字,行可能不是非常好,跟唐伯虎、文徵明比要差點意思。

然而,真要評價祝枝山的字,那水平是相當地高,說是大明王朝第一人也不過分,尤其草書,水平極高。

這一點,連傅青主都不得不承認。

傅青主的書法水平本就極高,但跟祝枝山比,卻差一大截,這是傅青主自己都承認的差距。

比傅青主這個準書法宗師強一大截,那豈不就是宗師中的宗師?

只是很可惜,書法作品的市場價本就比畫要低,同樣一個人的字和畫比,價格都能差到十倍以上,就這,祝枝山的字也能賣到千萬級別,幾十個字就能賣到上千萬,這在書法作品市場中已經是首屈一指的行

另外,祝枝山的字,在明代就已經很值錢,當時的人包括后世的人都以能擁有祝枝山真跡而為榮,傅青主就曾收藏過好幾幅祝枝山真跡。

Advertisement

也因此,石磊一聽祝枝山的字,心里就先同意了好幾分。

雖然從經濟價值這個角度比較,祝枝山的字肯定不如八大山人的畫。

但石磊就是更想要祝枝山的字。

當然,現在只是看看,如果八大山人的畫是法,或者靈氣含量更高,他也不會矯

他是個實用主義者。

很快有傭人取出兩個盒子。

石磊親自手,挨個兒展開。

手一抹就清楚了,都是好東西,但都不是法,靈氣含量也都是a+級,沒多大差別,所以他直接選了祝枝山的字。

老太太很驚訝:“不仔細看看?”

“不用,都是好東西,差距不是很大,選哪個都一樣。”

“可是這價格卻差了好多呢。”

“我沒打算賣錢。”

“自己收藏?”劉老太太上下打量石磊:“聽說你不怎麼喜歡收藏啊?”

“那都是謠言,而且我的四合院快裝修好了,家里沒點好東西怎麼能行?”

“原來如此,這麼說,祝允明這一幅大草《青溪》還適合,嗯,掛書房里最好。”

“我也是這麼打算的。”

劉老太太卻又眨眨眼:“你就不怕這字畫是贗品?”

“您老人家不至于做這種事。”

“萬一呢?你剛才就簡單瞅了兩眼,真是贗品,你可看不出來。”

“不,我能看得出來,”石磊微笑:“我可不只是會打架,古玩鑒賞才是我吃飯的本事。”

Advertisement

“哎呦,看我這記,差點忘了這事兒,”劉老太太一拍額頭:“走,帶你看看那只青銅大鼎,順便也幫我瞅瞅是不是真的,我可不想為一件贗品折騰這個樣子。”

石磊搖頭:“嘉德不至于吧。”

“那可難說,干這個買賣的心都黑。”

“這點我贊同。”

石磊一邊附和老太太,一邊跟著老太太進倉庫。

說是倉庫,其實更像一個小型展覽館,那裝飾和布置,相當專業,各種防護措施和燈都是頂級水平。

其中最亮眼的就是倉庫中央的那尊大鼎。

石磊在拍賣會開始之前看到過,但沒有機會上手。

可現在……

就擺在他面前,距離很近,沒有玻璃罩和隔離帶,幾道燈照在大鼎之上,把這尊高度在八十公分左右的大鼎襯托得神又威嚴。

石磊靠近,沒有急著上手,而是耐心地觀察大鼎的每個細節。

劉老太太輕聲問:“覺怎麼樣?”

不錯。”

“是真的吧?”

“嗯。”

“工藝呢?”

“很的多次澆鑄工藝,陶范制作,采用倒澆法,工藝相當湛。”

“年代是……”

“周晚期吧。”

“對了,里面有銘文,你要不要看看?”

“還有銘文?”石磊大驚。

青銅,尤其是商周時期的青銅,有銘文跟沒有銘文,價值可是天差地別的,甚至那幾個銘文比鼎本更重要。

鼎是非常重要的禮,尤其是這麼大尺寸的大鼎,要麼用于祭天,要麼用于陪葬,能被記載在上邊的文字,很可能就是一段還沒有被發現的歷史,甚至有可能改變現如今人們對那個時代的歷史的認知。m.166xs.cc

在這之前,他還真不知道這鼎里有文字。

想到這里,顧不得劉老太太的反應,直接探頭往里看。

果然有文字。

不過數量不太多,就六個。

石磊繼承了傅青主的傳承,傅青主本就很擅長考據和鑒定,對金文甚至甲骨文都有一定的研究。

只可惜,傅青主研究的這些東西并不算深刻,因為明末清初時候對金文和甲骨文的研究還于零敲碎打的階段,是傅青主這類學者自發研究的,果基本隨緣,跟現在那些國家編制和資金的專業研究院沒得比。

所以,石磊竟然一個也不認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