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老師在此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興亡百姓皆苦

《三國之老師在此》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興亡百姓皆苦

()書接上回。

二十日之后,虎牢關……

李知此時正平靜的坐在虎牢關上,品著茶,看著虎牢關下的大軍。

李政看著城下的大軍,皺著眉頭對李知問道:“父親,既然敵人已經整個司州除和虎牢關之外的地方全部都占據為,那為什麼他們還要轉個彎兒來虎牢關,直接去進攻不好嗎?”

沒錯,短短二十日的功夫,敵軍便橫掃了整個司州!

除了李知所在的虎牢關和之外,其他地方全部都落了敵人之手!

不過他們也知道,只要李知這十萬大軍還存在,那他們哪怕是占據了其他地方也沒太大的作用。

因為他們此行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占據司州,而是為了將李知剿滅!

只要將李知剿滅了,他們隨便派個三五萬人就可以橫掃,沒有兵馬駐守的司州!

所以,他們在占據了其他地方之后,本就沒派兵馬駐守,而是將所有的兵馬全部都聚集到了虎牢關。

“呵呵……”李知輕笑了一聲之后,指了指虎牢關上的兩萬守軍,又指了指關的那三萬騎兵,說道:“他們倒是想直接進攻,但是他們敢嗎?!

如果他們進攻的話,有中的五萬守軍足以抗拒他們很長時間。

而那時候,我等著可以率領著這三萬騎兵在敵軍的后瘋狂的進攻!

敵人手中連一只合格的騎兵都沒有,就算想要反過來圍剿我等也做不到!

到時候,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我等和的軍隊相呼應,一點點的將他們磨滅!

而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南方諸侯才會選擇穩打穩扎。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先將虎牢關攻破,然后將整個圍住,一點一點的腐蝕我等,如此才是上上之策!”

Advertisement

“……”李政看到李知的話語之后沉默著點了點頭,隨后他眼中帶著憐憫,嘆道:“只是可憐了那些百姓!”

“……”李知聽到此言之后也沉默了。

南方諸侯雖然不缺糧草,但是他們在橫掃了司州之后,本著“自己用不到也不能讓敵人得到”的想法,直接將司州百姓手中的糧草繳獲,然后……

一把火燒了!

現在是春夏接的時候,百姓手中的糧食本就不多,大多數人撐不到秋收,所以也就造了許多的難民!

但是因為現在正在開戰,所以李知也顧不上賑災,只能任由那些難民到乞討、流浪!

想到這里之后,李知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苦笑道:“慈不掌兵并不僅僅是指在開戰的時候不要心,更是指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況,你只能以軍事目的為主!

至于其他的旁觀末節,你也只能視而不見了!

為父當然知道那些難民的苦楚,但是現在也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如果開戰的時候我等顧這顧那,不想放棄那些邊邊角角,最終可能會導致我等被拖累死!”

說到這里,他站起來到了城墻邊,撐著墻看著外面的軍隊慨道:“想要得到必須得有所付出!

想要取得

勝利那就不能太過心,如果要顧及那些平民百姓的死活,那我等什麼事都做不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從古至今皆是此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李政仔細品味了李知的這番話一會兒之后,滿臉憧憬的對著李知行了一禮,說道:“父親大才,孩兒佩服。”

“什麼大才,為父不過是拾他人牙慧罷了。”李知聽到李政的話語之后,立刻便擺了擺手。

Advertisement

現在他已經不是以往那個需要靠后世學問才能宣揚自己名聲的李知了!

現在他已經功名就,沒有必要奪他人的名言宣揚自己,所以也就不會承認這句話是他自己說的。

“……”李政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眉頭的皺了起來。

他在想,到底是哪位大賢者說了這句話,但是他苦思冥想了許久之后也沒記起到底是哪本書上說過這句話。

所以他便好奇的對著李知問道:“父親,到底是誰說出了這至理名言?

為何孩兒遍了古代先賢也沒想到說過這句話的人?”

“……”李知聞言,沉默了一會兒之后苦笑道:“本人名張養浩,算是…算是一位士賢者吧,為父他所說的那句話出自于他的一首長短句。”ωWW.166xs.cc

李知現在實在是不知該作何解釋,要知道張養浩可是元代的人,離現在還有好幾百年的時間呢。

他總不能說這句話來的數百年之后吧?所以他也只能推說是一位士所作。

“請父親將原句告訴孩兒”李政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立刻眼中一亮,滿臉的求知

李知聽到此言之后,苦笑了一聲,便念起了全句: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里潼關路。

西都,

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政聽完全句之后滿臉的怪異,他總覺得“傷心秦漢經行”這句話有點不合時宜。

畢竟現在還是漢朝的天下,雖然諸侯戰旗,但是名義上他們都還承認自己是漢朝之臣。

而這句話卻完全是將漢朝當了一個已經過去的朝代,實在是有點大逆不道。

Advertisement

不過李政也知道,有許多的士都頗為的高傲怪異,再加上漢朝確實已經快要為過去式了,所以李政也沒有多說什麼。

就在李知和李政二人談話的時候,城下的大軍卻突然朝后撤去。

李政見此,立刻指著城外對著李知驚呼道:“父親快看!敵人竟然撤退了!”

“嗯?”李知聽到李政的驚呼之后,立刻皺著眉頭朝中外看去。

就見敵人果然如李政所說,正在緩緩的后退著。

不一會兒的功夫他們便后退了十里有余!

不過他們也沒全部都撤退,而是剩下了約有三千騎兵正呆在原地。

不一會兒的功夫,敵人的四五十萬大軍已經退到了二十

多里之外,而那三千騎兵卻緩緩的來到了虎牢關的城門下。

就在李知滿心疑的時候,城下傳來了一聲暴喝之音,“城上之人可是侯李知?”

李知聽到此言之后,眼睛一瞇,大聲的回應道:“正是本侯,爾等有何事?”

“我家主公請侯來城下一聚,不知侯可敢赴邀?”

“哈哈哈……”李知聽到城下之人的話語之后,哈哈大笑了一聲,豪邁的說道:“爾等不過區區三千騎兵而已,本候豈會害怕?等著,本侯這就下去!”

說完之后,李知便轉朝著城下行去。

李政見此,皺著眉頭一路小跑到了李知旁,小聲說道:“父親,萬萬不可大意,這很有可能是敵人的詭計!

他們說不定想將父親引下去,然后來個擒賊先擒王!”

“哼!”李知聞言,沒有猶豫,一邊走一邊冷哼了一聲,說道:“擒賊先擒王?就憑這區區三千人?他們也配?!

如果為父全力以赴,哪怕是敵人有一萬人,為父也能全而退!”

李知并不是狂妄自大,而是有絕對的信心!

依靠著手中的雷霆之力,哪怕敵人有一萬銳大軍,他也有辦法保護著李政全而退!

所以,他倒要看看此人到底想要干什麼!

抱著這個想法,李知也沒聽從李政的勸說,也沒騎馬,直接讓人打開了城門,緩緩的走了出去。

等敵人看到李知和李政二人走了出來之后,皆都把目轉向了后的那兩位老者。

這兩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焉!

“嘶……”這二人見李知只帶一個人走出來后,倒吸了一口冷氣,滿臉的震驚。

雖然他們知道李知是個膽大包天之輩,但是卻沒想到李知地膽子竟然大到如此地步!

他竟敢只帶一個人,便闖了三千騎兵的圍困之中!

最重要的是——李知竟然連馬都沒騎!

看到這里之后,劉表滿臉震驚的轉過頭對著劉焉問道:“君朗兄,你覺得這侯是在虛張聲勢,還是…還是他真的有在三千大軍之中來去自如的本事?”

“……”劉焉聞言,沉默了一會兒之后搖了搖頭說道:“為兄也不知道。”

雖然只是倆人都想要表現的平靜一點,但是實際上他們那人卻被嚇壞了!

他們知道,李知不是個莽夫,既然李知敢一個人來此,那就證明他有把握!

想到這里之后,本來還不信傳說謠言的二人在對視了一眼之后,心中皆都有些忐忑。

本來他們二人覺得,傳說中李知掌控雷霆之力之事只是以訛傳訛,并不是真事兒。

但是如今在李知兩人走出來之后,他們立刻便相信了這個謠傳!

因為如果不是有絕對的把握,李知瘋了才會這麼做!

想道這里之后,二人同時有些沉默,如果李知沒有掌控雷霆之離,那他們有許多辦法能對付李知,

畢竟“擒賊先擒王”這個辦法從古至今屢試不爽,但是現在嘛,他們還真不敢用這個辦法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