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之老師在此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哭笑不得

《三國之老師在此》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哭笑不得

書接上回。

“這怎麼可能?!”李政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滿臉不幸的驚呼道:“楊叔父又不是傻子,他怎麼可能連我等的后路都一塊封死了?!”

“哈哈哈……”李知聽到此言之后,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擺了擺手說道:“你這麼說是因為你不了解伯雄。”

說到這里,他著自己的下,瞇著眼睛說道:“怎麼說呢,他是一個認死理且倔強的人。

你讓他防守虎牢關,那他便一心一意的防守,絕不會去關注大局。

在他的心中,一切以虎牢關的安危為主,所以,他必然會為了提升士卒們的士氣而將整個虎牢關封死!”

“提升士氣?”李政聽到李知的解釋之后,更加的疑不解了問道:“將虎牢關封死,只會讓士卒們絕,怎麼可能會提升士氣?”

“誰說不會?”李知看了李政一眼,笑瞇瞇的問道:“難道你忘了破釜沉舟之策了?”

“破釜沉舟?”李政聽到這四個字愣了一下之后,立刻反應了過來,滿臉震驚的問道:“難道楊叔父覺得,只有沒了退路士卒們才會拼命?!”

“沒錯!”李知笑呵呵地點了點頭之后,說道:“正如你所說,伯雄這家伙本就是個認死理的人。

當初他因為腦子太笨,學不會太多計策,所以便死板的從歷史上抄錄了一些計策仔細的研究。

他在研究之后便發現,在守城的時候必須要有破釜沉舟之心才行!

因為敵人一般都圍三缺一,就是為了讓城的士卒留有一線希,從而不會太拼命的反抗。

而如果沒了這一線希,那城的士卒在絕境之中必然會瘋狂的反擊!

而伯雄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立刻便將破釜沉舟之策奉為圭臬。”

Advertisement

說到這里,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說來也十分有趣,自從伯雄弄明白這個道理之后,在和為父沙盤推演的時候,他雖然次次都會失敗,但是為父卻也次次損兵折將!

有好幾次為父甚至得用多他數倍的兵馬才能勝他!”

說到這里,李知嘆了一口氣,有些慨的說道:“從那以后為父便知道,伯雄在守之一道上其實已經算是登峰造極,天下沒有幾個人能和他相媲了!

而且就在那時,為父便將府邸中所有的守衛都給了伯雄,因為為父知道,伯雄絕對不會失敗的!”

“……”李政聽完李知的話語之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父親的意思是,楊叔父必然擅長防守,但是他卻因為眼尖的緣故,所以只會消極的防守,而不知道顧全大局?”

“沒錯”李知無奈的點了點頭之后苦笑道:“其實只要伯雄能開闊自己的眼界,未必不能為一員名將!

可惜,他已經上了年紀,懶得改變自己,所以只能取得現在的就。

現如今我們要的不是防守,而是拖住敵人!

從局面上看來,死守虎牢關也算是拖住敵人,但是就憑虎牢關這五六萬人又能拖住敵人多久?

最重要的是,我等在還有近五萬人!

如果我等在此死守,甚至于全部都折在這里,那于群龍無首的又該當如何?

所以,我等絕對不能死守虎牢關,只要盡最大的權力守住一段時間,我等立刻便主出擊!”

“主出擊?!”李政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后眉頭的皺了起來問道:“萬一到時候敵人沒出破綻,我等如何出擊?”

“這你就不要管了,為父自有計較!”李知不想多說什麼,擺了擺手,指了指城上,說道:“你現在還是趕去將你楊叔父換下來吧,要不然他說不定一會兒真就堵城了!”

Advertisement

“諾!”既然李知不愿意多說,李政也沒有再問,應了一聲之后,便轉過匆匆地朝著城墻上面跑去。

“快!將那些快要爬上城頭的人給老子砍下去!”

“城的箭簍等著干什麼?還不趕將云梯給老子推倒?!劉著他們等下崽兒啊?!!!”

“那邊的那個是士卒!說的就是你!你拿著長槍嗚嗚渣渣干嘛呢?

你是大盾兵!你現在應該做的是握你手中的大盾,而不是拿著長槍殺敵,還不趕歸隊?!!”

“那個誰,你們手中的手中械還堆在那里干什麼?趕給我砸下去,用最快的速度將敵人的第一波進攻給破滅,他們的銳氣?”

等李政來到了城墻上之后,就見楊英正指揮著軍隊力地抵抗著敵人。

不僅如此,他還讓人將城門口的斷龍石放下了。

見此李政算是明白,李知為何會那麼評價楊英了。

確實如李知所說,楊英守城的時候就想著守城,從來沒著眼于大局。

所以便也沒有猶豫,立刻急匆匆的來到了楊英的旁,說道:“楊叔父,父親讓我來頂替你。”

“這樣啊……”楊英聽到李政的話語之后,有些意猶未盡地吧嗒吧嗒地

說實話,他剛才守得十分痛快,這些年來他跟隨李知一直都沒經歷過什麼像樣的戰事,如今總算是能派上用場了,這讓他心里覺得十分的舒爽。

可惜的是還沒舒服多長時間便被撤了職,這讓他心中有些不愿,

不過,他忠于于李知,就算是不愿意也沒違背李知的命令,點了點頭之后說道:“既然如此,那這里就給你了。”

說完之后,楊英果斷的收起了手中的大刀轉過,朝著李知的方向行去。

Advertisement

李政見此,微微的點了點頭,欣的想道:“楊叔父的大局觀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其忠心卻可嘉。”

剛在心中夸了楊英一句的李政,轉過頭便看到城墻上那些士卒已經開始朝城下拋雷石、滾木等守城械!

見此,李政臉一變,大聲的呵斥道:“趕住手!

現在才到什麼時候,你們怎麼就舍得用守城械?!

給我收好了,敵人還沒突破我等大盾防守,現在不是用守城械的時候!”

“這……”有一個專門管理這些工程械的校尉,聽到李政的話語之后,滿臉為難地說道:“剛才楊將軍不是讓我等……”

“閉!”李政聽到校尉的話語之后,臉一變,大聲的呵斥道:“楊將軍是楊將軍,某家是某家,剛才是他,現在是本公子,你難道還要圍抗本公子的命令不?!”

這就是臨陣換將的壞,“前令不消、后令不尊”,本就是規軍中的規矩。

但是在換了將軍之后,這套規矩卻完全套了!

因為被替換的那個人本就無法銷毀前令,而替換的那個人想要順利的掌控軍隊,便必須要抹除抹除前任的影響力!

是一旦這麼做了,必然會破壞“前令不消,后令不尊”這個規則!

如此一來,很容易引起部隊中的混

就像現在,那個校尉就不知該聽誰的,雖然楊英已經被李政替換了,但是畢竟剛才楊英還是他們的統帥,與李政一個級別,

楊英的命令他們不敢不遵從,而李政的命令他們同樣不敢不遵從,這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該聽誰的命令!

“唉……”李政見此,嘆了一口氣之后,擺了擺手,對著旁的一個護衛命令道:“你去接替他!”

“諾!”護衛應了一聲之后,一路小跑到了那校尉在面前,從他腰間摘下了一塊腰盤,笑瞇瞇的對著一旁擺了擺手,說道:“這位兄弟,去那里休息一會兒吧。”

“呼……”校尉聽到此人的話語之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松了一口氣。

隨后他面帶激的對著李政和那護衛行了一禮,道了聲“多謝!”后,便趕忙跑到了一旁。

他知道李政如此做,不是在撤他的職,而是不想讓他為難。

這也正是各位將軍在上任的時候愿意帶著自己親兵的原因。

因為只要帶著親兵,那邊可以將要赴任的部隊中的主要職都換自己人。

如此一來,便可以將前任的影響力降到最低,從而讓自己更加從容地掌控整支部隊。

見總算是將這一切都調節好了,李政趕對著那個護衛說道:“趕讓你的手下停下浪費守城械的舉,現在還不到用這些的時候!”

“諾!”那護衛應了一聲之后,便趕帶著校尉的腰牌,朝著守城械的方向跑去。

等李政見那些浪費守城械的人總算停下了手之后,才暗暗地松了一口氣,

如果僅僅是守城,此時確實應該用上守城械,

因為守城的時候,一般守城的將領都會選擇在最開始的時候給予敵人迎頭痛擊,他的威風,落落他的士氣。

但是現在卻不是一般的守城,他們要做的也不是守住虎牢關,而是拖延時間。

所以,如果現在就將守城械給用完了,那他們日后如何防守?又如何迫敵人打爛仗?

沒錯,自從李政弄明白了事的原委之后,他便立刻下定決心,這場戰中他要打爛仗,讓敵人越惡心越好的爛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