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織繡滿京華 第149章 還禮

《織繡滿京華》第149章 還禮

天熱了,林寧這些日子在家又畫了很多服的設計圖,專門給夏日做服用的。

這次香云紗特別漂亮,也清雅好看,林寧臨走前多畫了幾張子的圖樣和花樣,來搭配這麼好的香云紗。

的繡坊服賣得特別好,別家都是搶家過期的圖樣子拿回來研究,林寧的設計圖時時領先一步,搭配的花款式都是最新最好看的,追捧的人特別多。

林天帶著繡娘回村了,林寧特意帶著馬燕去迎接。

現在有意在培養馬燕獨掌大局的各方面能力,馬燕要在林家村親落戶,不離開村子,教就很合適。

“二哥,您就是阮媽媽吧。”

“給您見禮了,我就是阮繡娘。”

其實阮繡娘年紀不大,也就三十多歲不到四十的樣子,但因為常年刺繡眼睛已經不太好了,按現在的說法是高度近視,在這就等于徹底廢了,半瞎了。

“您能來真是太好了,快屋里請。”

“給您添麻煩了,不知道掌柜和您說了沒,我半瞎,繡不得花了,但我手藝還可以,我繡過龍袍和袍,給太后的貢品我也單獨繡過,教孩子們手藝沒問題,我帶了個小孫。”

“沒問題,我給您安排好屋子了,就住繡坊隔壁的院子,我給您派個小丫頭打掃衛生,有人給您送飯不。”

,您累。”

繡娘特別懂禮數,待人也很親切。

Advertisement

“阮繡娘可是高手,能請到咱村可不容易,這孩子也不是親生的,是好姐妹的孫,就剩下這一個獨苗了,養了。”

“您仁義,江南繡坊那頭怎麼肯放了您?”

林寧頗為好奇,要知道這麼厲害的繡娘,都是控制在大繡坊的老板手里的,就算是半瞎了也能教手藝,不會放你走。

“他得罪了權貴,繡坊被人買走了,我求了權貴讓我回鄉養老,我已經半瞎了,徒弟也帶了兩個,有人給他賺錢。

我以前給他繡過東西進貢,貴人也不在乎我這個半瞎老太太,就放了我。”

“那您還幸運的。”

林寧沒有嘲諷的意思,在這個時代,這樣厲害的繡娘是要被榨干最后一價值的。

“誰說不是呢。”

林寧帶去了繡坊隔壁的院子,當初蓋繡坊就手一起蓋的新院子,是為了請人做飯給繡娘吃的。

繡娘基本不做飯也不干活,這雙手特別珍貴,要時時保養手,不能糙,不能有倒刺。

類似于香云紗,云錦這樣珍貴料子,表面非常下還有麗的澤,你勾壞一道,要賠到傾家產的。

林寧平時都拿剩下的牛浸泡雙手的,沐浴都舍不得日日用牛呢,那雙手比人都金貴。

阮繡娘看了看屋里,各打掃得干凈利落,家也齊全是新的,還置辦了紗帳,還有火炕,晚上睡覺也不冷。

Advertisement

滿意地點頭,“這屋子真好,讓您費心了,我大您不歲數,您不嫌棄我一聲阮嬤嬤吧。”

“好,嬤嬤您這小孫什麼呀?”

郭云,云朵的云。”

“好名字,也學蘇繡的?”

“對。”

“那就一起去繡坊干活賺錢吧,先做荷包宮花好不好?做得好一個月至能賺一吊錢呢,我徒弟也在繡坊做荷包宮花。”

“好,謝謝夫人。”

我姐姐吧,我林寧,我夫家姓蕭,以后就是自己人了,管我姐姐就行。”

林寧爽快地笑了。

阮嬤嬤也很滿意林家村的環境和氛圍,第一印象真不錯。

“按照之前說好的,您和您孫留在繡坊做事,先簽訂三年契約,您每個月是十兩銀子,這是一年的銀子。”

林寧很爽快先給了一年的銀子,怕他們祖孫需要買東西,瞧著上沒啥包袱,應該是把老底花完了。

半瞎繡不了東西,以前能干也是繡坊賺大頭,拿小頭,而且是繡坊養著,其實也是控制賺得還沒馬燕多呢。

他們的契約都特別嚴苛,比奴婢的契約也不差什麼,要走是要掏錢的,你以為手藝白學麼?

阮繡娘看了契約,頗為訝異地看了一眼,“不用寫賠償銀子麼,我知道你的本事,太后的禮是你繡的,省城和江南那頭都聽過你名號,你就這麼放心我,不怕我跑了。”

Advertisement

“這有什麼好怕的,你能學會是你的本事。這小丫頭且得練個十年才能出頭呢,我這早有人學差不多了,我林家村也不是好惹的。”

林寧一點不怕。

“也對,我不就圖你們林家村能護佑我們祖孫安全麼,,我簽了。”

阮繡娘莞爾一笑,認為林寧這人脾氣爽利能往,痛快地簽訂了契約。

小姑娘郭云也摁了手印簽了字,這個阮繡娘讀書認字畫一道極其出彩,不然不可能為頂尖的繡娘。

,您歇一會,我明兒帶您去繡坊轉轉,飯有人給您送過來,我都安排好了。”

繡娘不干活這事規矩,你要養著拔尖的繡娘,這也是繡坊立足的頭牌,吃喝都有人伺候。

“現在就去繡坊看看吧,我也好悉環境,都是苦出我沒那麼貴。”

阮繡娘搖頭,堅持現在就去繡坊看看。

“那行,小云,走姐姐帶你去繡坊。”

“去繡坊啦。”

郭云被阮嬤嬤養得特別好,不怕生,見人三分笑,活潑開朗的姑娘。

一起去了繡坊,走到門口阮繡娘皺眉頭。

“這圍著繡坊一圈要擺幾個大水缸,里面的水要隔三岔五填滿,是為了防止走水,發生危險再去先找水源就來不及了,還有這一圈都要挖一條,也是為了防火蔓延。”

“哦,還是您經驗多,我立即就讓人去辦。”

林天一聽立刻就安排人去弄了,這個繡坊給村里賺不錢呢,絕對不容有失。

進了繡房,林寧拍拍手提醒大家伙。

“大家稍微停一下,我給大家請了個師傅上門,江南繡坊的扛把子,阮嬤嬤。

繡過龍袍袍的,太后的賀禮也是單獨繡過,進貢的禮品都繡過三次呢。

正經的蘇繡,以后大家手藝的事要聽的,學好手藝就能賺錢。”

“這麼厲害,阮嬤嬤好,您能來真是我們的福氣。”

馬燕和幾個姑娘先打招呼,跟著嬸子們也笑呵呵地打招呼。

“給各位見禮了,我年歲大了眼睛半瞎了,繡不了東西,但我能指點大家手藝,有什麼不懂的盡管來問我,以后咱們就是一個屋檐下討飯吃的伙伴了。”

“您說的是,快請坐。”

黃氏趕給讓地方,熱地讓人坐下。

“這是阮嬤嬤的孫郭云,也在繡坊干活,以后大家多照顧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