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地位肯定是不如禮哥這樣的,相對起步機會也不如禮哥,不過好歹也是正經出,看以后能不能憑才干亮相了。
“禮哥,可有說你去哪?”
林寧還是關心禮哥的前程,多年苦讀就為了這個呀。
“皇上說了,去翰林院做編修。”
“太好了,禮哥祝賀你,這可不是誰都有資格進去的。”
“是呢,我休息幾日就可以去了。”
“爺爺,過年能回家鄉麼,咱們是不是要祭祖呀。”
“要的,過年時假期長,回頭商量一下。”
第二天禮哥要游街,他們早早去了自家的酒樓看熱鬧。
別說今年就禮哥真是很不錯的,數他和探花郎最亮眼了,因為狀元是快三十的中年人了,遠不如禮哥他們年輕俊俏。
“你們看探花郎好俊俏呀。”
林寧坐在窗戶的角落里往下看,剛好看到他們出來了。
“相公你知道探花郎是誰家的麼?”
“是名門貴族的公子,狀元也是大家族的,只有禮哥是寒門的。每次頭三名要有個寒門的名額,除非是實在拿不出手,不然總要給一個名額的。”
“哦,是不讓世家把持朝堂的意思唄?”
“對,寒門沒有太多依仗,只能依靠皇上為皇上所用,比世家大族好用多了。”
“原來是這樣,要這樣的話,禮哥豈不是要被大家族的公子比下去了,會有影響麼?”
“不會,各自的路不一樣,人家的階層和我們不是一個層次,他拿到的機會我們夠不著。而且探花郎也親了。”
簫澤吃味地斜了眼林寧,特意告知人家親了,別惦記。
“哦。”
到了這一關,大部分青年男子其實都親了,有不親的,一般進士里面可能還能選到優秀的俊才沒親。
一般比較有能耐的俊才,舉人的時候就被人盯上說了,不缺說親的機會。
禮哥轉了一大圈才回來的。
服都了,弄得七八糟的,一群人扔荷包啥的,熱鬧是熱鬧了,就是被砸得有點狼狽。
“回來了。”
“哎呦!砸得我好痛啊。”
禮哥高興又心悸地口氣。
一群人哈哈大笑。
“來來上菜了,今兒可以喝一杯。”
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地喝一杯慶祝一下。
今兒來的人多的,還有林天和嚴氏,還有林家族人都特意時間過來了。
這對林家也是值得慶賀的事,林家村又出了一個人才,別人也不敢小瞧了。
不僅是禮哥中了,林家村還有三個進士呢,這次也是臥薪嘗膽,苦等三年一舉中了,不過都是二甲的名次,不如禮哥但也不差。
“你們三個有消息了麼?”
“目前還沒有需要等機會。”
“哦。”
嚴氏聽了微微點頭。
“你們先等等,不要著急,我來給你們想辦法。”
簫澤想了一下說了。
“是。”
進士是按績來的,但三年一屆學子,人數真多的,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去外放的,要等機會。
不如此還有外放回來的員也要等補位的機會,競爭的人數很多,有點考公務員的意思,就算考上了,熱門專業也不一定給你好位置。
這就現出大家族的優勢了,人家活一下機會就來了,不需要等太久,他們林家就看出薄弱了。
“先不急我回去問問我祖父看看有沒有機會。”
嚴氏主開口,很愿意幫忙,績好人也踏實,親眷麼就是彼此依靠的。
禮哥暫時不用發愁,他績好直接去翰林院浸潤三年就給分配去外放的地方了,不管地點好壞反正不用心,不用干等著。
“要不先去做幕僚?或者夫子?”
林寧給了個方向。
“我琢磨一下,一時半會也不著急。一個月以后看看再說,他們績排名都很靠前的,未必沒有機會。”
林天笑著解釋。
一般是一個月為期限,有機會的就能拿到調令了,沒有機會的就需要等。
世家大族里學堂的夫子一般都是請進士,給的錢也好的,這進士的學歷很值錢的,要的是你的學習經驗。
二麼就是幕僚,當然這個要求就更高了,彼此雙方都獲益,我需要你的腦子和不同的思考方向,你給我一個前程。
“咱家還是弱了點,炎哥啊,前三名才不用擔心日后去哪里,你要努力啊。”
林寧看了眼炎哥。
“我明白了。”
炎哥用力點頭,也看到了哥哥們的為難。
林天和簫澤還沒有站穩腳跟,也沒有太多人脈。
便是去求人,你拿什麼和我換呢,你拿不出來人脈和機會,人家為什麼要幫你安排人呢。
“別難過,實在不行還可以做夫子麼。慢慢等機會就是了。”
下午吃了飯大家才各自回府,林家三個進士去宗族的宅子住,林天說了只有舉人和進士這樣有功名的人可以不用付租金,白丁都要掏錢,沒人白養你。
回到家,林寧和簫澤說:“他們三個怎麼辦,當初想著考上功名就有前程了,沒想到還是這樣艱難。”
“沒你想的那麼難,如果不挑的話,縣令還是能做的,誰說沒前程了,沒有這個功名你就沒機會了。”
“那你可不要在前說話啊。”
“我知道,這樣的事皇上未必安排得有大臣給的好。”
“閣老屬于中立黨麼?”
“當然了,閣老不會輕易改變態度和站隊的,那朝堂不套了麼。”
“那要不然你直接去求求閣老,態度大方點,詢問一下有沒有做幕僚和夫子的機會,咱們靠著閣老也不算錯吧。”
林寧只是給個方向,不一定就認準一條路。
“你讓我琢磨一下,我先去問問嚴老爺子才行。站錯隊表錯可是大事。”
“行。”
禮哥在家休息幾日,這不跑來找爹娘了。
“爹娘,您跟我回去住吧。”
“咋的,我擱這住礙你事了,你爺爺還得伺候呢。”
簫二叔瞥了兒子一眼。
“爹娘,柳氏都認錯了,這都多久了,給個機會吧,我都當了,您不跟我住會讓人說不孝的。”
“就距離幾步路而已怕什麼。”
“爹娘,給柳氏一個改錯的機會吧,再說我也想孝順您二老呢,兒子好不容易給您二老爭了,您不跟我去福啊。”
“那我還要給你嫂子干活呢。”
簫二叔看了爺爺一眼,見他微微點了頭才算了語氣。
“不耽誤,您忙您的,沒有我大哥和嫂子幫襯拉拔我們,我也沒有今日,咱家就算分家了也是一家人還是要擰一繩的。”
禮哥日漸懂事了,明白了團結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