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之崛起1988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江大壩的單子

《重生之崛起1988》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江大壩的單子

做錯了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洪興壞了規矩,後果很嚴重,獅虎幫和龍興會合作,好好給他上了一課。

也算是對所有人,都有了代。

“天才啊,果然是天才呀!”

煉化車間裡,劉瑞華驚訝不已,他讚歎道:“ 我做夢也沒想到,幫助我們突破技封鎖的竟然是一個年輕人。”

宋小米傷的很重,但這並不妨礙工作,坐在椅上,指導工作人員調節參數,同時使用特有的催化劑,讓鋼的等級,提升了好幾個量級。

趙書記說道:“自古英雄出年啊,咱們這羣老傢伙,確實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是啊,不過不管怎麼說,你趙書記幫助國家突破技封鎖,可是大功一件啊,你的功勞步上又得加上一筆。”

趙書記笑得合不攏,他自己也沒想到,仕途竟然一帆風順,當初還是個所長的時候,就到雷書記的賞識。

後來,在轉型、抗洪、發展的過程中,總是屢見其功,今天竟然又添了一筆,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唉,我就不裝了,我心裡現在的很啊,哈哈哈!”

劉瑞華是幹工程的,下一次再來奉天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也懶得和趙書記玩人世故,他隨即問道:“宋小米的材料,還得拜託你儘快給我,我們這邊要給他辦職手續的。”

Advertisement

這就讓趙書記有些爲難啊,“劉工,這個事吧,一直沒機會和你講,宋小米是雪清公司特聘的工程師,人家沒說要職華夏石油的。”

“不是,這,這又是什麼況?”

“主要是,華夏石油的待遇,人家瞧不上啊。”

華夏石油,確實是世界頂級的企業,但也絕對不可能給宋小米百萬年薪,而且劉瑞華也沒這麼大的權限。

而且,當時的社會環境,鼓舞著大批國民下海上國企,在他們的眼中並沒那麼像。

“趙書記,這到底是什麼況?合著他姓陳的坐收漁翁之利啊。”

劉瑞華的級別很高,趙書記說話都得客客氣氣的,“我的老哥哥啊,你先別激,咱坐下來把這事捋一捋。”

“坐就坐,我倒要看看,你裡能吐出什麼話來。”

“這事,一開始是......”

趙書記把這件事兒從頭到尾捋了一遍,一開始只是試探地詢問一下雪清公司意見,隨口提到了宋小米的名字。

本來誰都沒當回事,結果人家卻當真了,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把宋小米從國外哄了回來,還許以百萬年薪。

——“對吧,人家付出這麼大代價,怎麼可能這麼輕易放人。”

Advertisement

劉瑞華撓了撓頭,似乎還真是這麼回事兒,但依然不甘心的反問道:“難不這麼好的苗子,就便宜給他了?”

“這等天才,是要給國家做貢獻的,如此以來才能實現最高的人生價值。”

趙書記嘆了口氣,“老哥哥啊,這一代的小年輕和咱們那一代已經不一樣了,你要是也能許給百萬年薪,那人家自然也可以考慮華夏石油的呀。”

劉瑞華撓了撓頭,一臉無奈——百萬?就算是華夏石油的董事長,也不見得能拿到這麼高的年薪吧。

況且 憑他的權限,也只能給宋小米普通職員的待遇。

他不甘心地說道:“這都什麼事兒啊?真氣人。”

“那你就不能和那姓陳的商量商量,讓他把人放給我們,這點面子總是要給的吧。”

“老哥哥啊,你就不要再歪心思了,放人?那宋小米再跑回M國怎麼辦?”

劉瑞華這回是真的沒辦法啊,那國企和私企的質不同,不可能用這種方式搶一個員工。

“不過,人家陳老闆還是比較好說話的,他同意共用宋小米的專利。”

聞言,劉瑞華才鬆了一口氣,要不然他們也只是換了一把枷鎖——“這姓陳的還算有點良心。”

Advertisement

雖然技不在自己手上,但也不至於再被本子國卡脖子,已經很不錯了。

三江大壩的工程,是世界的大工程,隔壁阿三,也嘗試過建設相同量的水利大壩,可惜再開閘放水的一瞬間,全面崩潰,下流河岸全部被淹。

——因此,不西方國家普遍認爲,三江大壩的設想就是一個笑話,是一種不著天際的幻想。

因此,劉瑞華的力很大,每一個步驟都不敢馬虎,這也是爲什麼會因爲一批材料而再三折騰。

這天,劉瑞華帶了兩瓶燒刀子,以個人份拜訪陳清水——“劉總工,您老怎麼親自到我這兒來?這讓小的如何得起。”

給我扯淡,”劉工把酒,扔在了昂貴的檀木辦公桌上,顯得格格不,他說道:“把酒喝了!”

“喝,喝酒?”

“對,喝完我會問你幾個問題。”

“呵呵,這是要酒後吐真言啊。”

陳清水拿起燒刀子,有些猶豫,這酒勁兒太大了,他都留下了心理影,但還是著頭皮幹了二兩多。

“接著喝!”

——“咕嘟,咕嘟!”

陳清水又灌去了幾口,此時他的臉已經脹紅了,“劉工,到底是什麼事兒啊? 非得讓我喝酒”。

劉瑞華微微一笑,問道:“你的銅廠的產品,有沒有參數造假的行爲?”

“沒有。”

“那有沒有以次充好?”

“那也沒有。”

劉總工不依不饒地問道:“一次也沒有嗎?”

陳清水堅定地搖著頭,絕對沒有,”我們銅廠的規模並不大,所有的產品都是自產自銷,我們旗下有幾個建築公司,這些產品都是自己用的。”

“劉工,給您說句實在話,就銅廠那點利潤,太了,這麼的單子,我們本不屑造假。”

有的工廠存在是爲了盈力,而有的工廠存在,只是爲了方便,要不是王萬林有需要,那個銅廠早就被雪清公司盤出去了。

這回答,也談不上滿意,劉瑞華出一個深邃的笑容,然後問道:“那三江大壩工程,單子夠大的吧?你有沒有興趣!”

給朋友: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