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典妻為嫡 051:通風報信

《典妻為嫡》051:通風報信

最終,躲在朝會背後聽著爭吵的崇明帝,心中天秤早已傾斜的他下旨指準了戶部尚書那一派的意見,就是朝廷購買常曦實驗所蒸汽排氣機的設備。

蔣星看著傳旨的司公公口述著崇明帝的旨意,心中不由得有幾分妒恨,這個小子太過囂張得意,等他逮著機會一定讓他好看。

工部尚書聽到旨意,還想辯解一二,司公公就笑著道,「大人,陛下那邊乏了,還請大人先行回去,下次朝會再說也不遲,大人以為呢?」

工部尚書氣得拂袖而去,懶得搭理這個閹貨。

戶部尚書輕哼一聲,上前與氣青了臉的司公公搭訕,「司公公,陛下那邊打算派何人去商談購買事宜?」

司公公這才神緩和了過來看向戶部尚書,「陛下以為讓戶部侍郎和工部侍郎一塊兒去與常氏商談合作便是。」

戶部尚書微微沉,這個安排其實最為妥當,東西如何還得工部評估,但戶部管掏錢,不過工部尚書那老頭很難搞,他得挑個好合作的給手下的侍郎。

「司公公,這工部尚書的人選?」

「大人,放心,咱家盯著呢。」

有司公公這句話,戶部尚書放心了,與司公公會心一笑,然後這才滿意地拱手告辭離開。

以往在朝會上最矚目的是蔣星這司禮監掌印大太監,可如今司公公分去他的部分芒,遂對這個乾兒子忍不住冷嘲熱諷了兩句。

司公公面對這個乾爹,立即一副伏祗做小的樣子,但他數落自己的言語回在大殿之,不人都聽到,不愁沒有耳朵傳到崇明帝那兒。

蔣星當了這大太監太久了,已經有點忘了他只不過是崇明帝邊的一條狗。

千榮長公主接到太監的傳旨,立即上了馬車趕往皇宮,每次進宮都會如監大敵,畢竟伴君如伴虎,就算是兒也不例外。

Advertisement

下了馬車走在宮道上,臉上掛著常掛的笑容,徑自往皇帝的寢宮而去。

裏面紗帳依舊,進去后恭敬地行禮,「兒見過父皇。」

崇明帝沒有開口讓兒起,而是睜眼看著面前的三清神像,好半晌方才開口道,「那……孩子怎麼樣?」

一直戒備著的長公主聞言,突然抖了起來,這是父皇第一次問起當年那個孩子,這讓怎麼說?

正正因為不知道父皇的意圖,不敢輕易回答,答案在腦子裏來回滾思考著結果,但又心知這是非答不可的,而且還得排除不知道這個答案,估計父皇早就讓錦衛查清楚了一切。

好半晌,囁嚅地開口,「很好。」

崇明帝聞言重重地舒了一口氣,對於這個嫡長孫他的很複雜,當年放他一馬是他故意而為之,要不然就憑這些人如何能把人帶出皇城。

終歸是自己的脈,他想留他活著,在民間也不錯,但顯然這個嫡長孫不甘心,逐漸在朝堂出了爪牙,那他就不能真當他不存在了。

「最近,朕……老是夢見長林。」

長林是廢太子的名,一向只有帝後會喚,當然為長姐,以前也時常會喚著,只是隨著廢太子的死去,這個名再也無人提及。

這話讓長公主不知道如何接下去,深深地伏在地上,掩飾自己表,但一聳一聳的肩膀還是泄的心

崇明帝看了后諸多慨,可恨當年那離間了他們父子的讒臣,要不然他與長林也不至於父子相殘,最後落得這麼個結局。

之間無言良久,他最終長嘆一聲道,「你讓那孩子進京,讓朕見一見。」

聽到這話,長公主再抬頭時早已是淚流滿面,「是,兒臣遵旨。」

Advertisement

崇明帝顯然神不太好,朝兒揮了揮手,長公主立即會意地退了出去。

外面的一照,這才覺得上的涼之褪去,拿出帕子抹去淚水,心複雜地走在出宮的路上。

「皇姐。」

聽到三皇子的喚聲,長公主整理了一下緒,回頭含笑地看著這個異母弟弟。

三皇子趙項上前仔細打量了長公主的面容,自然看得到那幹了的淚痕,遂大驚道,「皇姐,父皇為難了你?」

「沒有。」長公主忙道。

趙項想要打探崇明帝都跟這長姐說了什麼,但長公主的口風很,怎麼打探都無濟於事,最後只能悻悻地告辭離去。

走了一個三皇子趙項,又來了個四皇子趙虹,同樣是暗地裏打探消息的。

長公主太明白了這些人的意圖,所以與他們談時說的話都是模稜兩可,讓他們猜去。

直到走出了皇宮,這才把別有用心之人都甩到了後,坐上自己的馬車,在馬車裏低聲痛哭了一場,今兒崇明帝提及死去的皇弟,讓想到自己的母后,哭得那更是無法自抑。

興南侯早已接到了消息,掩護滿臉淚痕地進了屋裏,知道此時心肯定低落,說著好話勸了又勸,這才讓懷中人止住了淚水。

「父皇要見晉哥兒。」

聽到這話,興南侯臉上這才有了幾分興,「這是好事啊。」

這麼多年的謀劃,終於能讓解晉從幕後走上臺前,這一步非常有意義,至有了名份會比沒名沒份要強得多。

長公主又何嘗不知道這是好事,但是眼淚止不住就是想掉。

京城的風暫時吹不到宜城,常曦過年時並沒有讓人給常大斗和李氏送過年銀子,這讓夫妻倆甚是不滿,就連常二娥也忍不住跟丈夫周滿嘀咕幾句。

Advertisement

周滿早就不滿岳父母帶著小舅子賴在自家的行為,本以為會有筆銀子可拿,哪知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遂發親爹娘過來指著岳父母罵。

常大斗和李氏夫妻倆麵皮厚,在這裏有親閨侍候著,日子過得舒服著呢,他們才不想回去,所以任憑親家如何罵,夫妻倆都當聽不到。

可夾在中間的常二娥卻是苦不堪言,大姐家的豆腐作坊都走上了正軌,可的賣菜生意還在掙扎留存之間,兼之有個廢弟弟要養,心裏就更加不滿。

遂向爹娘提議讓常魁跟著去收菜,怎麼著也不能放著這勞力不用啊。

常大斗和李氏一合計,兒子跟著他姐和姐夫干,將來懂得這門營生,自己也能立起來,遂對這提議沒有反對意見。

常魁自然也是抱著這種想法,開始跟周滿一塊兒干。

至此,周家對於賴在這裏的常氏夫妻方才沒有那麼反,罵聲也不了。

可常大斗和李氏還是不高興,常曦不聞不問的做法,讓他們自傷害,那張老臉每天都拉得很長。

常二娥天天都要對著這樣兩張老臉,這心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又覺得小妹讓人寒心,一點也不肯拉撥自家人,遂趁著做飯擇菜時跟母親李氏道,「說來許大郎都死了好些日子了,娘,是不是得給三娥找個合適的人?」

李氏聞言,猶如驚醒夢中人拍了自己的大道,「我怎麼沒想到這個?」

常二娥笑道,「我們姐妹仨,就只有三娥現在沒有著落,這人再厲害找不到一個好主頭,也是不行的,將來死了都要孤魂野鬼……」

李氏沒心思聽二兒在那兒絮絮叨叨,而是想著將小兒再嫁了,那豈不是又能賺得一筆聘禮?既然不能從小兒的上搜刮到錢,那麼就想法子將嫁出去。

當初嫁給許大郎時,許家是花了十兩聘禮的,如今三娥非比尋常,怎麼著都要上百兩的聘禮才行,一想到上百兩的銀子,立即興地跳起來去找常大斗,「老頭子,老頭子,我有話要跟你說……」

常二娥看到母親臉上泛著紅跑去找父親,頓時得意地笑了笑,不管能不能從爹娘手裏分到銀子,但有了銀子,爹娘總要歸家去,再不好賴在這裏,畢竟手裏有銀子也怕人惦記。

常大斗聽到妻子的建議,眉頭皺了皺,「許大郎死了還不夠一年。」

就是這麼急著把小兒再嫁出去,怕會遭人詬病。

「那死丫頭眼裏都沒有我們爹娘的存在,我們還張羅著給找婚事,算是對得起的,再怎麼說,許大郎那個廢也死了有半年時間,這時候再給三娥張羅婚事,誰也說不出個不好來。」

李氏這番話,常大斗深以為然,他們可是為自家小兒好,說出去也不怕別人背後嘀咕,哪家做父母的不想兒雙的?

「那就這麼辦。」

常大斗和李氏放出風聲想要嫁兒,村子裏的人都知道常曦出息了,想要攀上這門婚事的大有人在,可是上百兩的聘禮誰家能拿得出來?遂只能悻悻地在一旁看著。

最後倒是有個外地來的行腳商聽聞了此事,這方還是宜城的熱門人常娘子,想到這人能賺錢,遂找上常大斗夫妻,給了二百兩聘禮要娶常三娥。

常二娥在一旁聽得滿臉都是嫉妒,憑什麼小妹就能賺得二百兩聘禮?

在堂屋坐著窒息,出去氣,結果看到趕來的大姐。

常大娥見到二妹,忙拉著到一邊說話,「聽說爹娘給三妹招婿了?」

常二娥早就想吐苦水,遂把一切不滿都說了出來,結果看到大姐的臉都變了,遂道,「大姐,你這是咋了?爹娘也不算害了三娥,那人願意出二百兩聘銀呢,有這筆銀子,三娥這輩子都是好命,哪像我們,嫁得男人不行,一輩子都得當個鄉下農婦……」

「這是糊塗。」常大娥反對,「不行,我要進去勸說一下爹娘,這樣一來會把小妹推得更遠。」

「哎呀,我的大姐,你這是貓捉耗子假慈悲,爹娘害誰都不會害三娥。」常二娥拉住自家大姐,不許進去攪黃了這門婚事。

常大娥敵不過常二娥的力氣,被拉到一邊去。

裏面的常大斗夫妻跟那外地來的行腳商相談甚歡,就連這行腳商表示婚後要帶三兒到外地去,他們夫妻倆都沒有意見,忙吹噓自家姑娘的能幹,深怕這外地來的行腳商打退堂鼓。

這樁婚事談得異常順利,哪怕常大娥反對也無濟於事。

回家后,常大娥跟丈夫羅小力說起這事,一直都在嘆氣,上回接過,發現小妹變化極大,這樣的小妹又豈是爹娘能拿的?

「要不你明兒去給小姨子通風報信?」

常大娥正有此意,這外地來的行腳商也不知道是好人還是壞人,爹娘那是要害了三娥啊。

翌日,常大娥就出發去找常曦。

茶磚工坊年初四正式開工,過完了年的生產安排也早就排得滿滿的,好在過了個年,工人們的狀態相當好,對於工作滿是熱

常曦正在理紡紗工坊的事,就聽到虎妞進來稟報,說是常大娥獨自來了。

常曦一聽,立即就起去見常大娥,對這個大姐的印象不錯,加上這回沒有的常二娥在,就更想跟對方談一談。

「大姐久等了。」

常大娥聽到常曦的聲音,立即上前一把抓住的手,急切地道,「三娥啊,爹娘給你說了門婚事……」

常曦不意外常大斗和李氏夫妻倆的作,當初決定要當寡婦,就是為了杜絕常大斗和李氏這個作,於是反過來扶住常大娥的手拉坐下,「大姐別急,坐下喝口水吃口點心慢慢說。」

常大娥這才把來龍去脈說了出來,「爹娘糊塗啊,哪能隨便逮了個人就把你嫁出去?這萬一了委屈,隔得又遠,豈不是連個求救的人都沒有?」頓了頓,覺得這樣說自家爹娘似乎有些不妥,於是又道,「三娥啊,你也別怪爹娘,他們見識得,也是想你能重新找個人過上安樂日子,他們沒壞心的。」

常大斗和李氏有沒有壞心,常曦心知肚明,這夫妻倆一肚子壞水,好事不做,壞事卻是做盡。

不過沒拿這些話來常大娥的心,好歹這個大姐還來給通風報信,就憑這點都會善待常大娥的,「大姐,這事你就別管了,我心裏有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