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重生之大唐最強駙馬 第四百一十七章考成疑團

《重生之大唐最強駙馬》第四百一十七章考成疑團

來到府衙,走下乘轎,房剛一邁進衙門,便看到了等候在正堂前的曹州知府和蔡炳。

見二人特意等候,房急行幾步,拱手道:「府尊、蔡兄。」

「房兄,昨晚睡得可還踏實?」蔡炳含笑問好,若是旁人看到,哪裏想到二人之間生有必死的仇恨。

陪笑幾聲,再次拱手道:「一切安好,有勞蔡兄掛懷了。」

二人說著,曹州知府對房指了指鄰正堂右側的文房,道:「這就是通判的辦公治所。」

「多謝府尊,如此,房俊先行絡公務去了。」房拱手告退,正要離開,卻被曹州知府攔了下來。

曹州知府一臉偽善,含笑道:「只因前任通判走的倉促,這些天積攢下了許多公文,若通判一人忙不過來,可喚衙中書吏幫忙。」

「府尊意房俊心領了,只是這份之事還需親力親為啊。」說完,房不在逗留,轉朝自己文房走去,心中暗笑道:「本剛剛到任,就想安眼睛在我旁?」

見房走進房中,曹州知府和蔡炳對視一眼,眸中閃過了一得意的神

「本府這就差人將公函給他送過去。」曹州知府笑兩聲,接著回到公堂去取那連夜謄寫的公函去了。

炳站在原地,負手看向房所在的文房,心中冷笑不休,「房俊,任你文采武功傲視群雄,但這場水之深、之混,怕是你老子都沒教過你!」

坐在文房中,著桌上摞小山一般的公文,房只覺一陣頭大,剛剛翻閱了幾個,曹州知府便推門走了進來。

「通判,這就是前些日子積攢下的公文,慢慢看,有什麼事只管吩咐衙中差人。」曹州知府幹笑幾聲,接著便帶門走了出去。

Advertisement

坐在桌前,看著曹州知府送來的公文,房著下嘀咕道:「他會如此好心?幾張公文派差人送來就是,何必屈尊親自來送?」

「事出反常必有妖。」房喃喃一聲,索將公文丟在一旁,自行翻看起了桌上原由的公函。

一連半天,房勉強批閱了五十本轄下縣衙遞上來的摺子,用硃筆寫上一個大大的「準」字后,房將摺子放在桌上,低頭起了眼角。

「全是些水利、農田、訴訟的雜事,這些公函本縣衙門就可斷定,為什麼要送到府衙來?」

「怕是那些個縣懶兒省事吧?本在梅塢縣時,也不見有人給府衙上書,怎麼其他的縣衙就如此的多事?」

嘟囔兩句,房站起來,在屋中來回徘徊,一邊著脖子,一邊想道:「不知范進何時能來,這些事兒他是行,我哪裏懂得。」

想著,房不覺來到了兩架書櫃前,看著上面陳列著的各式書薄、文帳,嘟囔道:「既然管理曹州府衙轄下各縣事,還是先將各縣的況捋一遍吧。」

找出記載有各縣村鎮人口名冊的紙薄,房坐回公案前,耐著子仔細查閱了起來。

曹州府轄下共有七個郡縣,各縣大小不等,人口也是參差不齊,不過令房意外的是,之前號稱貧困第一縣的梅塢縣,在這七個郡縣之中,竟還不是最後一名。

「考縣,位於曹州府南陲,怎地人口才有八千餘人?」

「縣衙轄下共計三十八個村寨,平均下來,一村不過二百餘人,這哪裏是村寨,分明就是坊間民舍嘛!」

一陣驚訝過後,房迅速翻到記載有考縣詳細信息的頁面,定睛一瞧,卻見上面記載著的糧稅上況,三十八個村寨,竟有六個已經兩年不曾上過銀稅、糧稅了。

Advertisement

「考縣正堂難道是個酒囊飯袋不?任由轄下子民拖銀稅,怎地兩年來半點作都沒有?」

又將考縣的況細細看過一遍,房然合上紙薄,起冷聲道:「考縣被朝廷定位中等縣衙,想來人數一定要比梅塢縣多得多,梅塢縣人口共計兩萬三千餘人,怎地一個中等縣還比不過一個末等縣?」

仔細思想越發覺得不對勁后,房出門來手下胥吏,開口問道:「考縣是怎麼回事?為何人口如此之?莫非也了蝗災、水患的影響?百姓都逃難跑了?」

胥吏將站在案前,眼端坐在臺上,表已現慍怒的上司,連忙回道:「啟稟通判,考縣雖天災影響,但問題確實不大,不過在兩年前,哪裏曾經發過一場瘟疫,人口這才銳減了七。」

「放屁!」房聽聞此言,氣的拍擊桌案,將手中紙薄丟在地上,冷聲道:「你當本縣是三歲孩子嗎?發瘟疫,為何紙薄上不曾記載?為何朝廷不曾聽說?難不是你下了上奏的文書?!」

此言一出,胥吏嚇得跪在堂前,支支吾吾的道:「學生所言句句是真,考縣的確發過一場很大的瘟疫。」

「啊?你親眼得見?瘟疫是你治的?」房劍眉攢簇,自然不會相信瘟疫將一縣之地荼毒的只剩下三百姓的荒誕之說。

「一場瘟疫要了上萬人的命,怎地梅塢縣百姓不曾得知?本的上任文書為何不曾寫明?這紙薄上怎麼連隻言片語都沒有?」

站起來,手指跪在堂下的胥吏道:「若是不說,別怪本手下無!」

Advertisement

經過梅塢縣開倉放糧一事,房的大名徹底在曹州府炸開了鍋,胥吏眼見駙馬爺、狀元公氣上涌,嚇得連連哆嗦,低著頭道:「學生句句實言,考縣不鬧過瘟疫,前些年還曾鬧過流寇匪患哩。」

得知考縣鬧過匪患,房將信將疑的坐回座位,仔細想了片刻,卻又站了起來。

「本問你,考縣所哪裏?」

「曹州南陲。」

「往南卻又是哪裏?」

「往南乃是蓬萊郡。」

「蓬萊郡可曾鬧過匪患?」

「不曾。」

連連冷笑,看著跪在堂下的胥吏,一字一句的道:「蓬萊郡不曾鬧過匪患,曹州府治下一向清明,考縣的匪患是從哪兒來的?難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還是從地里長出來的!」

見房不信,胥吏連連叩頭,夾帶哭腔道:「通判,學生不過是文房中的一名胥吏而已,不曾到過考縣徹查,此事也是聽前任胥吏所講的。」

聽胥吏說的有理,房這才緩和了過來,示意胥吏起來后,端著茶盞道:「本問你,之前的匪患可曾平定?」

「已然平定。」

「是何人率兵剿滅的?」

「兩年前府尊時任知州,正是府尊領人剿滅的。」

「府尊?他一介文人,如何能領兵剿賊?」

「當年劉虞候跟隨府尊,時任州府校尉,聽說當年劉虞候在剿滅匪患時,一馬當先,殺了不下數百人呢。」

此言一出,房恍然大悟,暗想,「怪不得那劉虞候說他的寶劍殺過不下百餘人,原來是為此。」

「你可知道當年被剿滅的匪患的人數?」房好奇劉虞候的統兵能力,這才多問了一句。

提起此事,胥吏的臉登時緩和了下來,含笑道:「不瞞通判,兩年前學生還在黌門讀書,也曾見過那些被押送回來的流寇人頭,足足裝了三輛馬車呢。」

「哦?三輛馬車?如此說來,剿滅的人數怕是要有上千人了。」

「是啊,是啊,那些個人頭有男有,看著好不嚇人呢。」

胥吏多,宣揚似得一句話,立時引起了房的注意。

「流寇乃是亡命之徒,其中怎會夾雜眷?!」

「劉虞候原是一名人,統軍打仗怎能有如此大的本領?上千人的流寇,怕是他難以應付的過來吧?」

心頭升起兩團疑雲,房頷首想到:「此事怕沒這麼簡單,改天查一查曹州府志,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痕跡,不然...親自去趟考縣也是無妨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