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寒門巨子 第972章 入幽州

《寒門巨子》第972章 入幽州

到幽州的道路自然是極其順當的。

先有大越立國以來就不斷修建完善的道,後來,李凌又據實地況專門為軍糧資的運輸做足了準備,不使道路更加通暢便捷,而且沿途每過二十里,都建有糧站兵驛,如此,這一路的安全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諸多的人力力用下去,效果自然是顯而易見的,李凌這次押送的首批軍糧資的行程很是順當。除了要提防一下可能出現的鬼戎人截殺外,就沒有任何的阻礙了。

而事實上,還在專心圍攻營州的鬼戎這時也騰不出手來截斷大越糧道,所以最終一路極其通暢,只花了不過半來月,隊伍已抵達幽州城下。

看著這座與想像中完全不同的北方重城,李凌心頭都滿是慨。誰能想到,原來的歷史上,這兒依舊還陷於外族之手,而且已經有數百年的景了;而後不久,這座北疆邊城又會為數朝古都,直到幾百年後,更為整個世界上都數得著的特大城市呢?

不過眼下的幽州給他的第一印象卻是滄桑、殘破與巍峨。

滄桑的,是整座城池帶給李凌的第一印象,那是一種氣質,一種歷經千年風霜刀兵,在中原與外族的一場場爭奪中磨礪出來的蘊氣質,是只有位於北疆兵家必爭之地,才會擁有的城市特質。

殘破的,則是城池表面的種種痕跡了。那七丈高牆上斑斑駁駁,既有風刀霜劍在上頭留下的刻痕,更多的,卻是一場場戰役下來,所殘留的傷疤了。不過就像那句話里說的那樣——傷疤是戰士的軍功章——那城牆上的無數痕跡,就是幽州城最值得驕傲的勳章了。

那無數的斑駁刀劍痕跡,火燒后的黑,都如一個個文字,記錄著這座城池千年來所經歷的種種,但它卻依然昂首立在那兒,守護著整個中原天下!

Advertisement

不過,當李凌他們再往前,來到城門下時,那些傷痕和滄桑都被巍峨的覺所替代。高聳的七丈城牆,厚達丈許,以黃土夯的整結構,讓人只一眼,就能知道這城池是有多麼的堅不可摧,縱然有十倍之敵,最多也就死困其城,而難以攻克。

這才是一座北疆重鎮真正的神所在,一如某位歷經磨難卻依舊能直了腰桿站上前線,死守每一寸國土的老將一般。那是人崇敬的,仰之彌高的巍峨,豪邁!

直到正式穿過幽長的城門,進到幽州城后,李凌有些激緒才得以平復下來。相比於之前到過的雲州、霸州等北方大城,幽州給他的衝擊力顯然要強出太多了。當然,這或許也和他對這座城池將來的一切更了解有關,強烈的對比,總會給人更多的影響。

進城之後,李凌便立刻收拾心,沒有再作太多的慨,迅速安排下去,讓手底下人押送的糧草資送去城中糧倉,而自己則打算去見孫璧。既然是英王特意點的自己專管後勤,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聽聽他的意思,從而正式進工作。

這一路行來,城中秩序井然,雖然普通百姓已見不到幾個,但那些不用上值的兵丁還是能見到許多的。而他們一個個居然也都頗為低調安穩,沒有因為這許多來路不同的兵將湊在一而生出什麼爭端來,有些人之間看著還頗為熱絡。

這一點,就足以讓李凌贊一聲治軍有方了。要知道如今天下各地,就是百姓間都要抱團排外,更別提集更強的軍隊了。而能讓各軍在幽州和平共,只此一點,就可見上面的將領手段有多高明了。如果這是孫璧親手做到的,那就更讓人刮目相看。

Advertisement

如此稍作打聽,李凌一隊人馬便直奔帥府,亮明自己份后,沒在外頭等上多久,就得以迅速,並在議事的節堂旁的小廳里,見到了一戎服,英氣的孫璧。這讓李凌都要嘆一聲,「英王」的封號還真就太切不過了。

心中慨著,他的行卻無半分猶豫,立刻上前參見:「下都督北疆軍糧事李凌,見過大帥!」

見他在門前見禮,孫璧趕就迎了出來,一把攙住了他:「溫衷,你這就太見外了,你我之間何必行此繁文縟節呢。」雖然口中這麼說著,他臉上的笑容里除了見到朋友的喜悅,還有一滿意。李凌是這許多人里第一次見面就主稱呼自己大帥的,這是對自己份的認可,自然讓他頗高興。

李凌順勢而起,說道:「我現在是大帥下屬,幽州城如今更一座軍營,自當照規矩行事。」

「哈哈,公事上你可以如此,但私底下,咱們還是朋友。來來來,你一路送糧到來想必是辛苦了,我已經讓人給你準備了茶點,你先吃喝一些,咱們邊吃邊說。待會兒,我再讓人準備酒宴,為你接風洗塵。」

孫璧的如此盛,李凌自然不會推拒,便謝了聲,坐在他下手,拿起茶點吃喝起來。對方有句話倒是說對了,這一路行來因為要關注太多東西,李凌還真沒好好歇息過呢,吃喝什麼的自然更是隨便應付,現在才發現肚子真有些了。

以兩人的關係,李凌也沒什麼好避諱的,便幾口一塊糕餅,然後沒幾下,就把大杯茶水也給喝乾了,這才一抹道:「就先讓下把這次第一批押送來的軍糧資的況報與大帥吧……」

對此事,孫璧也是相當在意的,便點點頭,仔細聽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兩人就這麼一問一答,不但把這次運到的軍糧資的況有了了解,對後面的許多安排也都有了個大致的彙報接。

李凌的安排自然都是相當到位的,孫璧也放心他,不斷聽得頻頻點頭,最後才道:「我果然是要對人了,也就溫衷你出手,才能讓我真正放心把一切後勤都託於你啊。有你這番安排,我後顧無憂矣。」

「呵呵,這都是我該做的。」

「你沒有怪我把你重新拉回來吃苦吧?」孫璧突然又把神一變,問道,語氣裏帶上了一點慚愧。

李凌看得出來,對方這是從公事轉到私人上了。便在稍作沉后,笑道:「王爺是想聽真話?」見對方點頭,便又道:「那肯定是有一點的。畢竟我好好地在家裏過自己的小日子,安生得很,就因為王爺要用到我,我就得千里迢迢跑回,然後還得殫竭慮去籌謀如何調運糧草資,最後還得冒著可能的風險運糧來北疆,今後還不知會遇到什麼危險……」

說著,他又是一頓:「不過我也知道,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既為人臣,便當為國盡忠。既然與殿下有著共同的志向,就更該盡我所能。何況,我與王爺還有朋友之義,所以再難再險,我也不會拒絕!」

孫璧聞言,先是一怔,繼而神便是一凝,深深著李凌,半晌后,展而笑:「是啊,我們不是君臣,更是朋友!所以我在有難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你,李溫衷!我也相信你一定不會讓我失!」

兩人目,半晌后,又齊齊而笑。

這一刻,兩個人,一條心,似乎什麼事都難不住他二人。

既然表明了心跡,李凌就更了些顧慮,問出了自己心中一個疑:「王爺,你到底有什麼打算?鬼戎侵已有些時日,營州更是岌岌可危,但你在趕來北疆后,卻只在幽州按兵不,就不怕營州再有失,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嗎?」

關於此點,他這一路都想了許多,實在猜不孫璧葫蘆里賣的什麼葯。畢竟按常規來說,眼下外族侵,營州危殆,最該做的就是儘快帶大兵前去支援,就在營州城下與敵決戰。可他倒好,到今日,到北疆都快一整個月了,還沒有靜。

孫璧笑看了他一眼:「溫衷,你覺著我們與鬼戎之戰如何才算是真正得勝?」

「這個……自然是破敵殲敵,以最小的代價殺傷他們了。」

「你說的固然不錯,可又該怎麼做到這一點呢?真就率大軍殺過去,我們的這一戰略目的就能達了嗎?」

李凌再度一怔,他對軍事確實不算太了解,連紙上談兵都算不上優秀,自然無法接話。好在孫璧也沒打算賣關子,立刻又道:「主出擊力保營州自然不是問題,我們也能取得一場勝利。可接下來呢?

「鬼戎見機不妙,自然就會退兵,帶著他們劫掠來的大量人口資退回漠北,甚至化整為零。到時候,我大軍再想追擊重創他們,就得殺草原,去我們完全陌生的地方作戰。且不提地利上的不足,是後勤補給,對我朝來說也是一項難事,就是你李溫衷,怕也無法確保萬無一失!

「所以我此番的真正想法就是,趁著鬼戎侵,就在我北疆之,給予他們重創。而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把時間往下拖,一是為了盡量消耗鬼戎兵力士氣,二則,是為了給斷其後路的兩路兵馬創造機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