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撿寶生涯 第兩百零二章 哥窯魚耳爐

《撿寶生涯》第兩百零二章 哥窯魚耳爐

包小山微微一怔,就明白過來,接過了錢。

等包小山接過錢,孟子濤就去把香爐拿了過來,說:“告訴你原因也行,不過,到時你可別后悔!”

包小山擺了擺手:“我既然已經決定了,當然不會后悔。”

孟子濤看著包小山淡然的神,心道:“一會別吐就好。”

雖然包小山這麼說了,但孟子濤還是有些不放心,說:“咱們還是先小人,后君子吧,簽個協議吧。”

包小山聽孟子濤這麼一說,反而有些猶豫起來,但想到木以舟,他都接了孟子濤的錢了,還有什麼可反對的,只能同意了下來。

簽了協議,孟子濤就使用先前鄭安志用過的辦法,準備把藏珍釉給去除。

看到還有這麼奇怪的辦法,包小山也不嘖嘖稱奇,接著,就全神貫注地看著大軍的作。

等到差不多了,大軍就把香爐從鍋里撈了出來,并用小刀把藏珍釉從瓷的表面,取了下來,香爐的本來面目頓時顯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Advertisement

只見此,通滿釉,釉呈青灰,釉質溫潤,釉面布滿開片,就好像冰裂一般,另外圈足黑如鐵,特征十分明顯。

包小山自己的眼睛,呆愣了片刻,張口結舌地說:“這……這是哥窯?!”

孟子濤并不理他,三兩步就走到了大軍面前,拿起香爐,就仔細看了起來。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一直以來都是眾多藏家爭相收藏的對象,隨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獻,且后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因此,哥窯的本來面目還是十分神

當然,孟子濤暫時并沒有追究底的想法,他只是按照現專家學者總結的經驗,來判斷手中的香爐到底是不是哥窯。

首先,哥窯釉屬無釉,釉面猶如“油”般的澤,調富多彩,有米黃、青、白諸

Advertisement

此香爐就是如此表現,其澤恬自然,和純凈,釉面與胎合,外觀大端正,充分顯示古人高超設計與燒制工技巧。

其次,哥窯最顯著的特點,就要數“金鐵線”了,這個特點是指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小開片,以“金鐵線”為典型,即較琉的黑裂紋織著細的紅、黃裂紋。

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數九寒冬,冰凍三尺,如果使用工砸向冰面,有時就會出現許多炸裂開的白紋路,這種紋路人們稱之為冰裂紋。

此香爐就是這樣,釉面看上去似明的冰,開片則有如梅花片片,層層疊疊,有較強的立。這正是冰裂紋的表現,屬于哥窯釉面開片之中的上品。

Advertisement

看到這,孟子濤已經基本確定,這就是真正的哥窯了,而且還是哥窯之中的上品,品相也堪稱完,堪稱瑰寶。

雖然已經有了準確的判斷,但想到哥窯的種種特點,孟子濤還是拿出放大鏡,觀察“攢珠聚球”這個現象。

哥窯通常釉層很厚,最厚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含有氣泡,如珠現,猶如“攢珠聚球”般的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的一個傳統的方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