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腹黑王爺囂張妃 第215章 被人牽著鼻子走,該當如何?

《腹黑王爺囂張妃》第215章 被人牽著鼻子走,該當如何?

太子說完,看了看皇上的臉,接著說道:

“鄒旌這次回程遇襲的事,兒臣核查過了,看似山匪搶劫,其實那些人馬,與兵部侍郎馮佑亮或多或有點聯系。父皇,經過大半年查證,魯州貪腐案和民,確認是三皇弟的手筆無疑。

兵部馮佑亮,表面上看起來和二皇弟好。但二皇弟行事有分寸,從不手地方政務,和鄒旌沒有利益沖突。

鄒旌損害了三皇弟的利益,被馮侍郎暗中派人截殺。兒臣原本想不通的事,也終于想通了。這個馮佑亮,就是三皇弟在兵部的暗子。接下來要如何理,還請父皇定奪。”

皇上聽了太子的話,他思忖了一番,點了點頭,

“老三的心確實大了,上次狼山的事出來,他以為使團的人真的全軍覆沒了,迫不及待爭奪那幾個空缺。

朕對他小懲大誡,把頭的那幾個人全發配離京,又讓他坐了半年冷板凳。沒想到他不思悔改,面上做著閑散王爺,暗地里仍然利用地方大肆斂財。

他連親兄弟都能痛下殺手,對于擋了他財路的鄒旌,自然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了。

私造兵的事,還沒有查出來嗎?是不是也和他有關?如果證據確鑿,朕就算想顧念骨,也容不得他了。”

太子搖了搖頭,“除了駐州和臻城,兒臣把各州府都查了一遍,也不知是他起了警惕,還是沒有發現鐵礦,現在私造兵的線索全斷了。”

Advertisement

皇上苦笑了一聲,“朕這個兒子,確實有些才干,狼山的事查來查去,都和他沒有半點關系。

那些襲擊使團的人,說來也是好笑,竟然是江湖上一個不流的殺手組織。那位馭狼的,也是北闌二皇子的人。

面對這樣的結果,大家都以為,是北闌二皇子不忿寧國奪魁,私下請了殺手組織,來截殺寧國使團。當時朝堂群,要求出兵北闌,給使團的人討公道。

寧國剛經歷了與南莛的大戰,馬上與北闌刀兵,能獲得什麼好?朕把這事下來,想要先把患清除了,讓寧國先修養生息。

老三竟然還不知收斂,依然用地方大肆斂財,就算銀錢進了他的口袋,盡然抓不到半點證據?他唯一的把柄,就是在使團死遁回京期間,急迫了一點,想要爭那幾個空缺。

老三犯的那個錯,朕已經懲罰過他了,他干的這些事,要是沒有任何把柄,朕要如何懲治他?這些日子,已經有人給朕上折子,說朕將他冷落太久了。

這些人正在給他造勢,要朕重新啟用他呢。

既然現在抓不到他的把柄,等過上一陣子,朕就讓他負責禮部事宜吧。鄒良是個不溜手的,他想要掌控禮部,怕是不太可能。

私造兵的事,既然其它地方都查過了,只剩下駐州和臻城。這兩地方與湪城相鄰,湪城互市已經開出來了,想必小五也能騰出手來了。朕會給他傳信,讓他把那兩地方都查一查。

Advertisement

既然兵部的馮佑亮出了馬腳,你就重點關注馮佑亮,看看能否拔出蘿卜帶出泥。如果馮佑亮能夠把老三帶出來,那是最好。就算牽扯不上老三,你也先把和馮佑亮有關的人,一并拔出了。”

太子立刻躬說道:“兒臣遵命。”

在太子準備出去時,皇上對他說道:“老四這段時間閑來無事,你私下給他消息,就說老三是魯州貪腐案和民罪魁禍首。讓他幫忙盯著老三,時不時給老三添點。”

太子笑著點頭說道:“兒臣領旨,多謝父皇恤。”

太子回去之后,除了管著戶部的事,他的主要力,都放在核查馮佑亮這事上。太子既然已經確認,三王爺正對自己的位子虎視眈眈,他也不可能視而不見。

太子找二王爺喝了一頓茶,二王爺回去之后,就了幕僚到書房議事,

“這些年來,本王被人牽著鼻子走,諸位覺得,本王應該如何回報這人?”

幾個師爺面面相覷,其中一位姓楚的師爺恭敬地問道:“不知王爺這話從何說起?在背后算計王爺的又是何人?”

二王爺端著茶淺抿了一口,“兵部侍郎馮佑亮,諸位都悉吧?要不是太子皇兄今日找本王,本王還一直蒙在鼓里,以為他是本王的至好友。”

楚師爺說:“王爺,這位馮侍郎在微末時攀上王爺,要是沒有王爺提攜,他也不會為金太傅的弟子。

Advertisement

他走上仕途后不太順暢,想要棄文從武。也是王爺出手幫了他,他才在地方守備營一路升遷,現在為兵部侍郎。王爺對他的恩如同再造,他竟然不知恩,在背后算計王爺?”

二王爺點了點頭,自嘲地一笑,“這些年來,本王也是這樣想的。當年本王認識馮佑亮時,他還是一個落魄書生,因為抄書被人辱,連書攤都讓人掀了。

本王當時年紀小,看他挨了幾腳,不是急于還手或躲避,而是急著去搶地上的書本和紙筆。他把那幾樣東西撿起來后,珍而重之地護在懷里,讓本王覺得,這是一個赤忱之人。

本王不忍這樣的人辱,就想要幫他一把。你們知道嗎,本王最開始給他銀錢,他還堅持不,說是無功不祿。這樣一來,本王就更加欣賞他了。

之后,本王曾份,同樣以讀書人的份與他結,與他談論詩詞文章,給他引薦金太傅。金太傅當時見了他,說這人有幾分傲骨,但容易走極端。

現在想來,還是本王這位老丈人眼毒辣。可本王當時鐵了心想要幫馮佑亮,金太傅也就讓他當了個記名弟子。

事實證明,他在仕途中確實不夠圓,就算有本王引薦,有金太傅的名聲做支撐,他竟然照樣過得很困窘。

那一次,他請本王喝酒,說對不起本王,他在仕途上混不下去了,想要辭回家。本王不忍他打回原形,就給他出謀劃策,讓他棄文從武。

他從軍之后,在地方上勤學苦練,很快得了上峰賞識。加上本王與兵部打招呼,讓人對他加以關照,這些年過去了,他從一個大頭兵,逐漸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

正是有這樣的經歷,本王才對他沒有防備之心。本王覺得,就算任何人背叛本王,馮佑亮也不會背叛。真是沒想到,現實竟然如此殘酷,馮佑亮竟然是老三的人。”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