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腹黑王爺囂張妃 第216章 無間道

《腹黑王爺囂張妃》第216章 無間道

幾個師爺聽了二王爺的話,他們抹了抹汗,竟然不知道要如何安二王爺。

楚師爺突然想到一件事,“王爺,屬下要是沒有記錯的話,之前您那位大丫鬟紅兒,就是馮佑亮引薦給你的。三公子滿月宴上,紅兒已經確認是北闌的細,后來被你死了。

王爺你說,這個馮佑亮,有沒有可能,也是北闌的暗子?”

二王爺聽了一愣,他回想了一遍,他的那個大丫鬟,后來被收為夫人的紅兒,可不就是馮佑亮引薦給他的麼?馮佑亮當時怎麼說的?

“二殿下,這位紅兒姑娘,是在下去年外出游學時,偶然結識的。紅兒的兄長也是一名書生,在下巧結識了的兄長,和的兄長志趣相投,曾經到他家住過一宿。

前天在下偶然路過一個茶樓,發現一個擺書攤的人比較眼。在下走近一看,才發現是紅兒姑娘扮男裝,正靠給人抄書賺銀錢。

在下將請到僻靜詢問,才知道他們當地遭遇了洪災,除了紅兒姑娘,一家人都沒了。紅兒姑娘沒辦法,就跟著逃難的人來了京城。

的那些同伴,因為不人在洪災中沒了戶籍路引,被府的人攔截,一路上也逐漸離散了。

二殿下,在下很想幫紅兒姑娘一把,可在下的況殿下是知道的。在下目前養家糊口都略顯困難,想要幫助紅兒姑娘,也是有心無力。

Advertisement

在下再三尋思,就貿然把紅兒姑娘帶了過來,看看二殿下能否出援手,給安排個去。畢竟,年紀還小又是子,在外面靠擺書攤維生,總不是個事。”

二王爺當時打量了紅兒一番,發現長得眉眼致,目清澈如水。他當時問紅兒:“既然你自小識字,想來家境不差,家里出事后,你沒有親人可以投奔嗎?”

紅兒當時躬說道:“啟稟二殿下,民自小識字,是因為民的爹是秀才。我們家就民和兄長兩個孩子。民的爹在村子里開私塾教書,民小時候沒事干,就喜歡在私塾聽講學。

的爹看民喜歡讀書,也就連民一起教了。”

紅兒哽了哽,又繼續說道:“我們家遭了災之后,民也曾去投奔親戚。可那些親戚都遭了災,連自己的孩子都養不活,更別說養活民了。

就跟著親戚一起逃難,民的一個表叔說,他有親戚在京城的大戶人家干事。表叔帶著我們來京城,就是想找到那個親戚,看能否把我們也帶去大戶人家,找一份穩定的活干著。

可民還沒到京城,就被人攔著不讓進京,說京城是天子腳下,容不得我們這些流民。

府驅趕之下,和表叔他們失散了。

就想著,既然快要到京城了,不如想辦法進京,看能否找到表叔他們。民當時運氣好,在半路上上一家商隊,他們看民一人,起了憐憫之心,就將民帶到了京城。

Advertisement

因為民沒有路引,那商隊不敢收留民,就給民一些銀錢,讓民自己想辦法找表叔。民不知要如何尋找他們,就用商隊給的銀錢,買了男裝和筆墨紙硯,打算擺個書攤。

就是想著,擺書攤可以收點銀錢養活自己。同時,只要表叔他們進了京城,在街上逛的時候,或許就能上民了。”

二王爺當即讓紅兒寫了幾個字,發現的字端正大方,寫得還不錯。

二王爺就對紅兒說道:“爺邊還缺一個丫鬟,你且留在爺邊做事吧。”

紅兒當即跪了下來,砰砰砰磕了幾個響頭,“多謝二殿下收留,二殿下放心,紅兒一定好好干事,絕不給殿下添麻煩。”

就這樣,紅兒就留在二王爺邊。紅兒心思靈巧,將他照顧得十分周到,加上又自小讀書識字,二王爺時常帶在邊。

兩人朝夕相伴,紅袖添香,時間長了,紅兒也就從大丫鬟,功晉為紅兒夫人。

二王爺搖了搖頭,終于回到現實中來。他想起楚師爺的提問:“既然紅兒是北闌的探子,這個馮佑亮,有沒有可能,也是北闌的探子?”

這樣一想,二王爺覺得脊背發涼,“如果馮佑亮是北闌的探子,他能在朝中站穩腳跟,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王提供了助力的關系。

想到自己十來歲年紀,就被北闌的探子盯上,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竟然為北闌人的提線木偶,幫著北闌探子在王府和朝廷站穩腳跟,危害寧國的江山社稷。

Advertisement

如今馮佑亮與三皇弟勾結,三皇弟知不知道,馮佑亮可能是北闌的探子?如果不知道,他必將重蹈自己的覆轍,為北闌人利用的目標。

如果三皇弟知道馮佑亮的真實份,仍然與他相互勾結,這事細思極恐!”

二王爺站起來,對幾人揮了揮手,“你們先下去,本王要宮向父皇請罪。”

二王爺急沖沖宮,皇上聽說二王爺有急事求見,他將二王爺書房:“老二,何事這麼急迫?這里沒有外人,你就直說吧。”

二王爺跪著砰砰砰磕了幾個響頭,“父皇,兒臣犯了大錯。兒臣識人不清,導致引狼室,兒臣愧對父皇的教導。

那個馮佑亮,當年是兒臣把他引薦給金太傅。兒臣看他在仕途上坎坷,又讓他棄文從武,在兵部一步步升到了侍郎的位置。父皇,兒臣邊那個大丫鬟紅兒,就是馮佑亮引薦給兒臣的。

紅兒是北闌的探子,那個馮佑亮,也可能是北闌的探子。父皇明察,兒臣不是故意的,兒臣不知他是故意接近兒臣的。還請父皇下旨,將馮佑亮控制起來,查探他的真實份。”

皇上聽了這話,騰地一下站了起來,“馮佑亮可能是北闌的探子?此話可當真?”

二王爺一臉悔不當初,“父皇,兒臣當年認識馮佑亮的時候,只有十二歲。兒臣看他在欺辱時,很有幾分士子風骨,兒臣白給他銀錢想幫助他,他推辭不

兒臣覺得這人不錯,就一心與他結,還把他引薦給金太傅。現在想來,是兒臣自以為是了。他既然在仕途上都混不下去,為何一棄文從武,就能一路攀升?

現在想來,馮佑亮的主要目標,就是進兵部。父皇,兒臣犯了大錯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