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腹黑王爺囂張妃 第225章 遇人不淑

《腹黑王爺囂張妃》第225章 遇人不淑

鄒婉兮讓玳瑁把孩子帶下去,給們洗漱換一干凈的服,再吃點東西。

對婦人說道:“你既然已經來了城主府,有什麼冤,盡管說來。你放心,只要你所言屬實,我一定給你做主。”

夫人抹了抹淚,對鄒婉兮說道:“民婦名商燕,是道益縣人,祖上之前是經商的,到民婦爺爺那一輩,在經商時遇到了困難。

爺爺在無力經營的時候,就收攏了家財,不再經商,靠積攢的田產和老宅過日子。到我爹那一輩的時候,商家的家產又分了下去,由我爹他們兄弟進行分攤。

民婦的爹娘子嗣單薄,民婦曾經有兩個兄弟,都因為生病,年紀輕輕就沒了。到頭來,我爹娘最后的子,也就只剩民婦一個了。

因為民婦是獨,我們家也有五十畝良田,和一老宅。這樣的況,在當地也算小富之家。民婦的爹為了商家的香火,給民婦挑選了一個贅婿。

那人就是民婦的男人,名于三。于三家里很窮,他們有五個兄弟,家里的田產本養不活全家人,全靠在山上打獵,或者給人幫工過活。

民婦家那些田產,也有幾畝租給于三家種植。

我爹看于三的父母都很老實,家里過得也確實困難。加上于三長得一表人才,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我爹就找于三的父母商議,讓于三贅到我家。只要生下來的第一個兒子姓商,其余的孩子都隨父姓。只要于三對民婦好,我爹也愿意幫助他們于家一把。

Advertisement

于三和他爹娘聽了這話,都十分開心。要知道,沖著民婦家那些田產,當時有不人上門提親,想要當商家的上門婿。

我爹怕有些人心懷不軌,只想著霸占商家的田產,不會真正對民婦好。他挑中于三,就是覺得他們家風不錯,于三也老實肯干。

于三贅那些年,對民婦確實很好,也孝敬民婦的父母。我爹看于三不錯,就把我家全部田產,都給于三打理。

于三把大部分良田,以很低的價格租給于家,讓他們只給量的租子。其余的田產,就租給其他人,按正常租金收糧食和銀錢。

這樣一來,于家得了不便宜。我們商家的租金,則了許多。我爹覺得,只要于三對民婦好,損失點錢糧不算什麼,至他們沒有后顧之憂了。

沒想到前兩年,我爹娘先后去世之后,于三哄著民婦,把余家父母接到我家宅子。到了后來,他把我唯一的兒子改回了姓于,還對民婦挑三揀四,說民婦好吃懶做,不孝順公婆。

余家父母,也對民婦橫挑鼻子豎挑眼,說民婦對于家不好,不配做于家兒媳。

民婦開始還多番忍,可于三得寸進尺,對民婦挑理也就算了,還對民婦輒打罵。今年上半年,民婦實在忍不下去了,就讓商家幾個叔父做主,要與于三和離。

Advertisement

叔父們在清理我家的財產時,才發現在我爹病重垂危期間。于三悄悄把我家的田產和房屋,全部轉到了于三的名下。

也是這個時候,民婦才醒過神來,為何于三和于家,突然對民婦變了臉。原來他們已經將民婦的家財,全部謀奪到于家去了。

民婦就跑去縣衙喊冤,想要縣令大人給民婦做主。

可縣衙的師爺,是于三的一個族兄。他拿出過戶憑證,就是我父親買賣田產和房屋的契約,說我父親在彌留之際,將田產和房屋賣給了于三

那份契約上,有我爹的簽名,還有我的私印。城主你想,我爹娘給我招婿,不就是怕他們走了之后,民婦被謀奪家產麼?

他怎麼可能在臨終之際,把商家的財產以得可憐的價格,賣給與三,讓我失去依仗?可民婦好說歹說,縣令大人就是不聽。

民婦冤不,還被縣太爺以誣告之罪,打了一頓板子。

民婦回家之后,于三扔給民婦一份休書,把民婦和幾個兒,都攆出了家門。這個臭不要臉的說了,他當初答應了我爹,凡是我生的兒,都繼承商家的香火,跟著民婦姓商。

我生的兒子,就繼承于家的香火,跟著他姓于。

民婦在叔父家寄住了一段時間,想要拿回家產。可無論是民婦,還是幾個叔父出面,于家死活不答應歸還民婦家產。

Advertisement

民婦每次找縣太爺冤,都被縣太爺以誣告之名,打一頓板子。

沒過多久,于三娶了一個新媳婦,民婦就了當地的笑柄,他們說民婦對公婆不孝,被休了還想謀奪家產。

在叔父家住得久了,嬸子他們也不高興,覺得民婦當初缺心眼,被人謀了家產。現在一家人賴在他們家不走,給他們帶來了負擔。

民婦無法,只能帶著幾個閨來到湪城,請城主為民婦做主。”

商燕說完,沖鄒婉兮磕了幾個響頭。鄒婉兮聽了這事,讓人把扶了起來,“你放心,這事如果是真的,本城主定會給你奪回家產,絕不讓你半分委屈。

這事查清楚之前,你們先在湪城住下吧。在吃住方面,你不用擔心,有人會給你們安排好。”

鄒婉兮說完,讓黃福安帶著商燕母四人,送到專門的收容所里。那里面住著的,要麼是無家可歸的孤兒和老人,要麼是商燕這樣,因為家里遇上了事兒,來城主府冤的。

鄒婉兮看商燕等人出去了,拿出湪城縣令名單,不出所料,這個道益縣的縣令,正是之前賢王留下的員。

湪城接時,賢王與鄒婉兮達協議,城主府的那些員,賢王會全部帶走。

湪城各縣衙的縣令,愿意留在當地任職的,由鄒婉兮接收。如果不愿意繼續留任,想要回歸南莛的,賢王一律帶走。

鄒婉兮想著,既然有縣令愿意改換門庭,繼續在當地任職,也樂得接收,讓湪城實現平穩過度。

哪曾想,這些縣令在品行或能力上,都是有問題的。事實證明,各縣衙留下的縣令,其實都是賢王不要的。

鄒婉兮看著手里的員名單,咬牙切齒說道:“賢王這個狗東西,盡給我留些歪瓜裂棗。現在湪城走上正軌,我也該騰出手來,把這些害群之馬清除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