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腹黑王爺囂張妃 第249章 瞞天過海

《腹黑王爺囂張妃》第249章 瞞天過海

鄒良轉達了皇上的話語,繼續說道:

“旌兒,為父覺得,皇上表達了三層意思。

一方面,他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尤其是要重用寒門學子。另一方面,皇上也看到寒門學子因為家庭貧困,出人頭地太難,他想要給他們在經濟上進行扶持,并讓為父拿出章程。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禮部是三王爺執掌,皇上怕明年選拔的人才,為三王爺所掌控。他提前打招呼,讓為父和金太傅配合,嚴防三王爺在科舉中做手腳。”

鄒旌聽了這些話,他思忖了片刻,對鄒良回道:

“父親,皇上想給寒門學子提供資助,這確實是一件大事。如果這個想法能實施,并持續進行下去,不出十年,咱們寧國必將涌現出更多人才。

這些人才,不會屬于任何派系。他們一旦出人頭地了,必定是真正的天子門生,會對皇上忠心耿耿。

皇上既然說,這個是婉婉提議的,咱們更要將這事辦好。明年就要科舉取士了,父親不妨以此為契機,先將各州各府的舉人個底,篩選出品學兼優的舉人名單。

這些人員名單,由縣學和府學的人確認。但禮部要派人暗訪,如果有人徇私舞弊,父親剛好可以進行人員整頓。

有了名單在手,再進行進一步篩選。如果有家庭經濟困難的,父親據實際況,向皇上奏請,讓戶部針對這些學子,提供一定金額的資助款項。

Advertisement

同時,眾學子進京應試,在路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皇上應允,讓各州各府的驛館,在收取食宿費用方面,對這些人進行相應的減免。如此一來,他們開支也相應減了。”

鄒良聽了這話,順著鄒旌的思路說道:

“每年科考那些時日,京城的客棧酒樓幾乎滿。許多學子因為住不上客棧,時常幾個人租賃一間民宅,將就著落腳準備考試。

這些外在因素,會影響他們的臨場發揮。如果為父向皇上奏請,以禮部的名義,事先找世家租賃閑置的宅院莊子,給那些應試的學子落腳。

對于世家來說,反正那些宅院閑著也是閑著,如果拿來安排學子住宿,可以在皇上面前表現一番。那些學子住了他們的宅院,如果中榜了,今后定會記著他們的恩惠。

對于世家來說,一個順水人,說不定就得了幾個進士的謝,未必是壞事。

應試的學子居住環境好了,也能靜下心來準備考試。他們今后出人頭地了,自然對皇上恩戴德,對于為父這個禮部尚書,自然也會激幾分的。

當然了,咱們要租賃宅院的世家,還是要挑選一番才。如果有那心懷不軌的,或者原本就想要拉攏這些后起之秀的,決不能租賃他們的宅院。

咱們這次牛刀小試,如果達到預期效果,就可以在資助學子方面,做更多的事。如此一來,不僅皇上高興,那些得了實惠的學子,他們了后顧之憂,更會進行自我約束。

Advertisement

他們知道,只要自己品學兼優,就會有朝廷資助的機會。就算沒拿到資助款,他們在進京應試時,食宿費用有朝廷減免,不用擔心來京后沒地方住。

這樣一來,大家對未來更充滿了希。”

鄒旌點了點頭,“父親言之有理,如果父親能夠把這些事辦好,今后的貧寒學子,必將益無窮。

對了,現在禮部有三王爺轄制,皇上今日已經提點了父親,不希三王爺手科舉。父親在這方面,還得小心謹慎才是。”

鄒良連連點頭,“前兩日兮兒來信,特意叮囑為父和旌兒,讓咱們防著三王爺。雖然沒有明說,但咱們經歷過狼山的事,知道三王爺野心,想要爭一爭那個位子。

你放心,為父心里明白著呢。這些時日,三王爺一到禮部,為父就拿著各種祭祀禮樂等章程,向他進行稟報。三王爺覺得這些事太過繁瑣,他不耐煩搭理。

今日他到了禮部,為父又用祭天的事找他。他給為父表明態度,今后這些日常事務,還是按原來的章程辦就好,不用事事找他稟報。

有他這句話,關于科舉取士的事,也屬于禮部負責的常規事務。為父打算先瞞天過海,只要皇上沒意見,為父背著三王爺先干了再說。

對了,他今日還打著歪主意,想要把三王妃的什麼表姑,說給為父做續玄,被為父找借口推了。為父把這事告訴你,是想要你心中有數。

Advertisement

三王爺這人,最喜歡彎彎繞繞算計人,你之前在地方上查貪腐,廢了他不人手。他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咱們可要防著他點。

同時,吏部的錢尚書,是三王妃的父親,這人向來老巨猾。三王爺縱地方巧立名目,變相攬財,定然不了錢尚書的暗中支持。

皇上把你晉升為吏部侍郎,也有制衡錢尚書的意思。你凡事多留點心,既要干好分事,也別讓錢尚書抓了小辮子。”

鄒旌聽了這話,對鄒良恭敬地回道:“父親放心,兒子現在京城,除了日常事務,連應酬都比較

只要咱們嚴守底線,不論三王爺也好,錢尚書也罷,他們想要算計兒子,兒子也不會傻等著,任由他們算計的。”

鄒良欣地點了點頭,“旌兒向來聰慧,為父信你。不過你還年輕,凡事多思多想,總不會有害。”

鄒旌點了點,對鄒良說道:“對了,父親,四王爺從通都城回來后,好似變了不。看來狼山那件事,對四王爺刺激大的。”

鄒良一聽“狼山”二字,眉心不自覺跳了跳,

“刺激能不大嗎?要不是逸王及時趕到,咱們就要全軍覆沒了。咱們喬裝改扮回到京城,就發現三王爺的人上躥下跳,想要補咱們的空缺。

在生死關頭,逸王和三王爺對他的態度,對比實在太明顯。就算四王爺是個傻子,他都知道誰好誰不好了。

四王爺之前對逸王和兮兒有偏見,對咱們同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現在不一樣了,上次他還住為父,說哪天上龔尚書,還有翰林院幾位老大人,大家出去喝個小酒。看四王爺那個樣子,還記掛著當初的生死患難之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